為什麼誇孩子“聰明”,可能會害他一輩子?

逮住娃一個小進步,可勁地猛誇“聰明”,不少從棍棒下長大的娃爸娃媽,決定斬斷“家暴”循環,對下一代表揚式激勵。

誇“聰明”過了頭,又擔心娃驕傲了,咋整?

其實,別小看“聰明”倆字,說多了後患無窮,倒不如換一個詞來表揚——努力

我從浙大的陳海賢老師那聽來一個故事,一個從小縣城考入的浙大的山村學生,從小生活在一致地猛誇“聰明”的環境裡,學習倒也不賴,考上名校,更是印證了旁人的誇獎——“你很聰明,為母校爭光”。而讀到大三後,居然門門掛科,整天待在宿舍或圖書館,不願意跟人說話,也沒勁頭去迎頭趕上,一幅破罐子破摔的喪樣。陳海賢幫他做心理輔導,這位同學說,其實高考碰到了好運氣,自己並沒有外人說的那麼“聰明”,到了大學更是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渺小到了塵埃,但心底裡卻始終抱守著“聰明”,不願意請教老師和同學,不願意跟家人說,不願意承認現實,以免被人嘲笑,毀掉那個曾經“聰明”的自己。

其實,你周圍一定不少人是在表揚和肯定聲中長大的,在一片“聰明”、“好棒”、“太厲害”中,他們就不自覺地陷入一種叫做僵固性思維的陷阱裡,導致脆弱的高自尊。

為什麼誇孩子“聰明”,可能會害他一輩子?

舉個栗子你就明白了,有一個實驗,讓兩組同學來做8道數學題,一組是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而另一組是經常被誇“努力”的孩子。開始的8道題難度適中,兩組孩子基本沒有費太多的腦細胞,就做出來了,接著要進行第二關的8道題,難度係數就高了不少。被誇聰明的孩子,在接下來的測驗裡,很多都不願意再選擇更難的題目,而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學生,卻選擇繼續做題,愈挫愈勇,繼續保持了對難題的興趣。

實驗證明,跟我們所 想的不同,誇孩子聰明不僅不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為什麼誇孩子“聰明”,可能會害他一輩子?

為什麼說,誇孩子“努力”比“聰明”更重要?

如果說誇“聰明”會陷入一種僵固型思維,那麼誇“努力”則是一種發展型思維。

陳海賢老師說,表揚“聰明”暗示了人的能力是相對固定的,而他們又被誇聰明,那他自然會努力維護自己聰明的形象,他們會把注意力從挑戰本身,轉移到最自我的關注上來。

相反,表揚“努力”則是暗示你的能力並不是固定的,可以通過努力來發展自己的能力,我們不需要有證明自己“聰明”的心理包袱,自然就能把注意力專注到努力本身。

我再轉化成更直白些——誇孩子聰明,其實是無形之中給孩子一種負擔,因為盛名之下,他們要不停地“衛冕”自己“聰明”的王冠;而誇孩子努力,就是一種成長型思維,他們會不斷的努力,不必在乎身上已經得到了什麼,而更在乎未來怎麼能繼續收穫什麼。

其實,何止是孩子,成年人未嘗不是如此。老闆誇團隊“優秀”、“榜樣”,不如誇“這個團隊一直都在努力,從沒覺得知足了,剩下的時間可以等著養老了。”成年人同樣會被“聰明”、“優秀”綁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