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要注意些什麼?

跑步作為我們日常鍛鍊身體的最常用方式,可見跑步在大眾眼裡有多麼重要。可是跑步是不是邁開腳步就跑呢?其實真不是,看似越簡單的鍛鍊方式其實越有講究。最明顯的就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跑步又或者說不適合長期跑步,比如O型腳的人,我們都知道跑步時如果用力不當很容易造成關節損傷。當然並不是說O型腳的人不能跑步,只是不適合長期或者一下子運動量去跑步。那麼我們在跑步時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跑步時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跑步前要做足熱身運動,把全身筋絡打開。我們都知道細胞需要休息,做熱身運動其實目的就是讓各種細胞甦醒,把全身的神經調動起來,那樣跑步的時候不容易扭到腳,又或者摔倒時能及時反應過來做好防護。

跑步時要注意些什麼?

第二,跑步的姿勢一定要正確。細胞具有記憶功能,我們運動目的就是讓自己更健康的同時可以塑造自身形象。錯誤的姿勢會帶來各種毛病,比如肩膀擺放不正確,影響個人形象之外還容易造成肩周炎。那麼正確的跑步姿勢是怎麼樣呢?

頭部與肩部:頭部要保持在肩部的正上方,不要向左右偏,頭與上身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上身基本正直,稍微前傾,同時跑步過程中面部肌肉要放鬆,這會使您節省很多體力。

臂和手:肘關節彎曲稍大於90°,兩手自然握拳,前擺時手稍向內,後襬時肘稍向外,同時要保證雙臂始終向前擺動,手臂和肩膀也要有意識地向後擴。

臀部:保持臀部在身體的正下方,而不能將臀部向前撅起,也不要把整個身體向前傾,這樣會引起後背疼痛,降低跑步效率,同時您將會發現您不能輕易將膝蓋抬高。

大腿和膝

:大腿前擺不宜過高,腿部後蹬不要充分伸直,長距離跑步時膝蓋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選手或在上坡時才需要太高膝蓋。

:腳尖要自然落地,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要摒棄腳後跟著地的跑法,哪怕這種跑法最普遍。記住,腳後跟著地意味著你的腳必須向身體前方伸直跨出;然後整個腳掌面著地,這就相當於把全身的重量都加在腳部;最後腳尖離地,所以您只能試著向後使勁蹬。用全身力量猛踩地面,自然容易造成膝蓋,臀部,下背部疼痛。

第三跑步過程應該速度不要單一。這一點是我自己感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堅持跑步減肥,而且速度也比較穩定,但效果並不好。因為我發現速度從一而終都是保持不變的時候身體的肉也沒有活躍起來,時間長了就容易感覺疲憊。於是我試了一下變頻跑步,發現效果非常好,整個人都很活躍,不容易感覺到疲憊,而且減肥的效果特別見效。這一點純屬個人心得,健友們也不妨試一下。

跑步時要注意些什麼?

第四跑步的選擇時間段。很多人以為早上起床空氣好很適合跑步,其實並不是這樣。跑屬於有氧運動,因為早上氧氣含量低,從科學的角度看早上並不適合跑步,相反下午五點到六點氧氣含量高,這是一天之中的跑步黃金時間。

第五跑步後不適宜大量飲水。很多人誤以為跑完步後需要補充大量水分,其實並不是這樣。跑步應該提前20到30分鐘喝水,但不宜喝過量的水。在跑步運動結束後,應該適當地補充水分,但不要大量喝水。最好的就是適量地攝入鹽水更有利於健康。不管是剛開始跑步,還是經常跑步,跑步前中後都最好不要飲用冷水,最好是以溫開水為宜。

第六跑完步後不要立馬停下來休息,應當慢慢降低速度,讓身體慢慢調節過來。身體慢慢調節過來後做一下拉伸動作,釋放一下神經。另外可以抱膝蓋蹲下去,這樣可以保養膝蓋關節。

以上都是小編的經驗所得,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應該主義的事項,我就不一一列舉。如果有什麼更好的跑步方法或者建議,希望彼此交流心得,共勉互相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