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回顾历史,

海沧是一处贯穿海上丝绸之路

多个发展阶段的宝地,

见证了从宋元刺桐港、

明月港清以后厦门港

一脉相承的海上丝绸之路,

是许多海外侨胞、

台湾同胞离乡的起点。

近来这一说法,又有了新的例证!

曾经众多闽南华人华侨的出海码头

——马銮古渡口遗址

2018年年底在厦门市海沧区

东孚街道东瑶村和贞岱村交界处被发现。

该处遗址属于明代建筑,

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是海丝文化珍贵遗存。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该处古渡口遗址位于东瑶村东部村口后头坪至贞岱村之间,由古埭(堤坝)古码头、古桥(海水闸门)护堤组成。

古埭

古埭长约300米,以长条石砌建而成,中部和内侧以三合土夯填,极为坚固;

古桥

古桥位于古埭西部,为一墩双孔石梁桥,朝溪流水流方向的迎水面为尖首舟形桥墩,桥下即为海水闸门,石壁上仍可见门槽凹痕;

古桥内侧有半圆形护堤,是保护海水闸门的设施,护堤还保留石构双孔涵洞和部分堤岸,涵洞石壁也有双层门槽痕迹;

古埭堤岸

古桥旁的古埭堤岸旧时作为海船靠泊的码头,现岸壁上还部分保留简易石梯。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厦门市博物馆考古部研究员郑东在对该处遗址初步调查保护意见中认为:

该处渡口保存较为完好,形成埭、桥、码头等配套设施,是珍贵历史遗迹,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术,反映了明代农业、海洋运输、交通、水利设施、桥埭建筑技术等历史信息,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可以作为古代闽南一代陆海共治及海丝历史的典范和例证。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海沧被誉为“海丝基因库、两岸桥头堡”,是闽南文化祖地之一。明清以降,闽南宗族先民大举出海创富,在东南亚落脚扎根,马来西亚的重要侨埠槟榔屿(即今日槟城)著名的华商“五大姓”中,大部分都是来自海沧辖区。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据方志、族谱记载以及村民口述,今天新垵、霞阳、东瑶、贞岱以及后柯一带的出海先民,都是从马銮湾上船,再到厦门港换乘大船后出海。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郑东介绍,此处码头曾是马銮西港最大的码头。旧时,此地为过芸溪东面不远的后头溪(发源于龙井村附近)的入海口。

明代,闽南先民在此建造堤坝,围海造田,堤坝内侧形成四五百亩农田,外侧堤岸以长条石砌筑,有较深的航道,成为马銮湾西港最主要的海运和水陆交通节点,直至上世纪50年代仍有二桅或三桅帆船停靠。由海船运来的海盐等货物在此卸货,并通过挑夫转运到角美等地;

出海者也在此搭船,到厦门港换船后下南洋。1958年,马銮海堤建成围海后,该码头失去海运功能,堤坝外侧的海湾淤积成为盐田,后来逐渐成为稻田和养殖池塘,现为农耕地;内侧现为农田、池塘。

对于这一海丝文化珍贵遗存

未来,海沧区还将组织相关团队

对该处遗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根据调研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海沧的丝路新发现!马銮古渡遗址究竟藏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