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單位同事孩子目前讀小學四年級,家長對學習抓得較緊,同事每天回家都會檢查孩子的作業。由於已經四年級了,很快就會面臨小升初擇校,全家都高度重視此事。

同事孩子本來成績一般,檢查作業自然也免不了和大多數家長一樣,經常會被孩子的各種低級錯誤氣的眼冒金星。然而今年過年後,事情有了很大的變化。

同事由於工作原因,加上路途較遠,回到家一般都在晚上7點多了,最近他檢查孩子作業,驚喜地發現,孩子的數學計算準確率大大提高了,不但如此,基本上沒有不會做的題。

同事十分欣慰,在這關鍵的時刻,孩子開竅了,這比什麼都讓人高興。為此,他狠狠地表揚了兒子,當然也不會忘了各種獎勵。

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然後奇怪的事發生了,一連幾次考試,孩子的成績很不理想。一次兩次可能有偶然因素,連著幾次都不理想,和平時的狀況相去甚遠,這就不得不讓人很奇怪了。

為此,同事請假專門去了孩子的學校,找到孩子的班主任瞭解情況。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是教數學的,雙方一交流,老師也覺得奇怪。

本來老師以為孩子的作業是家長檢查後訂正過的,所以準確率高也不足為奇。但家長說並非如此,他檢查作業基本挑不出錯,這讓老師也是非常疑惑。

老師可以肯定孩子沒有抄作業,也沒有和同學對答案,因為很多次有些稍難的題目班級裡就他一個做對了。但考試成績和平時的作業情況完全不匹配,可以肯定有問題。

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不得已,為了瞭解真相,同事偷偷在家裡裝了個監控。看完監控,同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邊上放著個計算器,他是使用計算器來運算的,這還不算,遇到不會做的題,孩子馬上去查“作業幫”,找到答案後抄寫在本子上。不但計算準確率高,還沒有不會做的題。難怪一到考試就原形畢露了。

小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是一個極其糟糕的習慣。學校佈置的作業,是希望孩子用筆來運算,通過作業的計算來熟悉計算的過程,培養孩子計算的能力。用計算器計算,完全失去了訓練的效果,長此以往,孩子的計算能力完全得不到訓練,更不要談什麼計算準確率的問題了。

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一個沒有計算能力的學生有多糟糕,怎麼形容都不為過。儘管有的孩子是自己計算完了用計算器來驗算,這也是要不得的,必須讓孩子通過筆算或者口算來驗證計算的準確性,這點非常重要,不然孩子到了初中完全無法適應正常的學習生活。

另一個糟糕的習慣就是一遇到不會做的馬上就查“作業幫”,這真是一件要命的事。先不說“作業幫”上的答案是否正確,用的方法是否合理。通過查“作業幫”來完成作業完全違背了作業的意義。

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因為一碰到不會做的就查“作業幫”,會讓孩子少了一個思考的過程,這個思考過程非常重要,相對孩子最後是否把題目作對,這個思考的過程更重要。

這個思考的過程是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的一種運用能力,在這思考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點在腦子中不斷的閃現,通過各種知識點的組合,搭配來解題,哪怕最後沒有做出題目,在這思考過程中,各種知識的運用,組合都在腦海裡滾了一遍,這不但是複習知識,還牽涉到知識的運用和個各種邏輯分析,遠比做對題的意義要重大得多。

小學生不要使用這兩樣輔助工具,一旦形成依賴,後果十分嚴重

依賴“作業幫”或者一遇到難題,自己沒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就求助別人,這樣的學習已經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無論是知識的運用能力和邏輯能力都得不到半點的鍛鍊,更不用說綜合能力提高了。

對於小學生來說,計算器剝奪了孩子的計算能力的鍛鍊,“作業幫”則代替了孩子的思考過程,這兩個輔助工具是孩子學習的大敵,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家裡孩子有這個習慣的一定要改掉,不然孩子一定無法應對初中和高中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