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方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上一期我們談到四川火鍋,和大家聊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網上有個段子,說四川人表示無奈的時候會說“行了,點鴛鴦鍋吧。”四川人看了都會哈哈會心一笑。

小地方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其實不只是四川人,你會發現西南很多小地方人都把能吃辣當成一種本事,互相之間還不服氣,四川說自己能吃辣,重慶人也說自己能吃辣,湖南人說自己比川渝地區都能吃辣,湖北人也要摻合一下,貴州人笑而不語啥啥的……能吃辣難道是個很了不起的事情嗎?他們在比什麼呢?比如內蒙產羊肉,全國聞名,這個羊肉它確實很好吃,大家都公認,有口皆碑,那麼你吹一吹,無可厚非。可是“辣”它又不代表“美味”,辣到極致,口腔潰瘍,菊花著火,簡直是一種折磨。這為什麼值得標榜一番呢?能吃辣這種優越感從何而來呢?

小地方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當然這並不是孤例,與此類似的是東四省與山東地區的拼酒文化,也是如此。在東北,你看到兩個體重180以上,留炮子頭的老哥去小飯館說來兩個“老雪”。你要明白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兩個它不是兩瓶的意思,而是兩箱。一般上來先吹一瓶,這叫潤潤喉,然後開始踩著啤酒箱灌大肚,只要有一盤雞架,邊喝邊尿……能從中午喝到凌晨,山東情況是有過之無不及。山東和東北的小地方人普遍把能喝酒當成一種本事,誰喝的多誰厲害,誰不醉誰牛逼,或者誰醉了之後幹了什麼出格的傻b事,比如在警車邊上撒尿了,或者嗚嗷一嗓子給隔壁桌的小夥嚇尿了之類的,這種上不了檯面的小事兒,都牛逼,都是吹噓的資本。不喝不行,誰酒杯裡留下酒了,通常就是一句“幹哈呢?養金魚兒呢?”給人一種剩酒有罪的感覺。

之前還有東北和山東的老哥比誰更能生吃大蔥的,讓人哭笑不得。反正就是小地方人特別熱衷於比這種四六不著的小事兒,在這些不著調的小事上一拼高下。誰誰誰特別能吃辣,誰誰誰特別能喝酒,或者誰誰又掌握了拿鼻孔喝酒,拿耳朵抽菸之類的小技能。都能讓小地方人自豪一番。根本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沒啥大事需要他去做,沒有存在感,只能在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面尋找存在感、建立優越感。

小地方人的優越感從何而來

如果你僅僅以為小地方人喜歡在這種小事兒上找優越感,那你就太小看小地方人了。小地方人其實也是特別雞賊的,自己能耐不大,但是隻要沾親帶故的人有點本事,他都能給你添油加醋的吹一番,成為他的談資。可能就是十多年前,在還沒倒閉的人人網上特別流行那種“我們家鄉沒什麼牛逼的,只是出了個XXX”,對吧?你們都看過吧。“我們河南沒什麼牛逼的,只是出了個老子”,“我們山東沒什麼牛逼的,只是出個了孔子”,“我們內蒙沒什麼牛逼的,只是成吉思汗的鐵蹄踏到了歐洲”……然後一群老鄉抱團轉發刷屏,那氣勢簡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老家淪陷了呢。當時我心裡就小聲BB,這些玩意跟你有雞毛關係呢?你一個考試重修都掛科的選手,你們老家出了個皇帝,你難道還能進宮當個太監?只要是認真觀察一下,越是小地方人就越願意分享這類和他八杆子打不著的東西。

另外,小地方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兩個字就是“尊嚴”,小地方人的尊嚴特別脆弱,不能說不能碰,稍微一說啥碰啥,完了,那就踩高壓線上了,一碗拉麵也能跟“尊嚴”掛上鉤。你看網友天天喊我瑞典人,我說啥了呢?

小地方人邏輯也非常有意思,不是混亂,而是一種……嗯,咋說呢。還是舉例吧,我說小地方人如何如何了,小地方人第一時間不是說我說的對或不對,而是極力的去證明,我“也”是個小地方人。這個“也”字就用的非常經典了,一切不言自明。小地方人的思維方式就是這樣:這個事兒確實是如你所說的這樣,但是因為你也是小地方人,所以你沒有資格說。大家最好看透不說透,繼續維持小地方人的優越感,這樣最好了。

中庸,這倒真的是一種老祖宗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