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女性结婚年龄调整到18岁,你认为对女性健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医学小侦探


这个问题是诱导性提问,非要回答者从女性健康角度来回答,请问有多少人结婚生育仅仅从身体健康角度来考虑?

提女性结婚年龄下降至18岁的和2019年提非婚生育子女无条件上户口的是同一个女人,这一点暂时不评论。

对于大部分平民家庭出生的女性来说,18岁刚刚高中或者中专毕业,如果是3+2大专,则还没有毕业,如果结婚生育,很大概率就是没法上学,凭高中/中专学历或者大专肆业去找工作的话,大概率能找什么工作,拿多少收入,会不会经常失业,相信大家心里有数。

那么大致会产生3种后果:

1.低收入家庭,子女在贫困和烦恼中成长,会不会变成不良青少年,呵呵。

2.为了避免情况1,继续上大学/大专去工作,这法律等于没有颁布。

3. 为了避免情况1,找年轻的富二代或者中老年有钱人结婚,只有极小一部分人能如愿。

由此看来,平民大概率遇到的情况是1和2,极少数人遇到的是3,对什么人有利,对什么人有害,一目了然。

中国目前结婚推迟的情况与维多利亚时代(1851年~1901年)的英国有点相似。

当时英国全国平均初婚年龄是女25岁左右,男27-28岁,其中普通工人男女平均初婚年龄都在25岁以下,拉高平均值的是中产,在30岁以上。1851年之后,中上层45-49岁未结婚的概率超过了10%,个人认为是高得恐怖了。

有不少研讨这一时期婚育问题的论文,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简单来说,当时英国的观念是:中上层结婚,女的不工作,男方要在婚后负担配偶子女过上体面乃至奢华的生活。

这让很多中上层英国男性负担不起,要么出国,到殖民地谋生婚配,要么和平民女性结婚,要么和有钱的贵族寡妇结婚,要么选择不婚。

而普通平民没有这些奢华观念,所以婚育年龄基本保持正常。

写到这里,笔者很想感慨一下:

西方有谚语: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人类历史的教训就是人类总是不接受教训。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简·奥斯汀,左边是家道中落的才子,后来当上了爱尔兰首席大法官,右边是庸俗却富有的乡绅,然而我们在《傲慢与偏见》中看到的是集财富、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达西先生。“我全都要?”当然简·奥斯汀是摄政时代,也就是维多利亚时代之前那个时代的人。


另外,请砖家和跟风者不要说什么新时代晚婚晚育/不婚不育是新观念,100多年前英国玩剩下的,脸红吗?

现代中国,从男女收入来说,男女都工作,笔者见过工作收入按岗位、工作表现还有人情关系有所不同的,还真没见过按性别不同的。

观念方面,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上阶层女性,聚在沙龙里抱团胡吹,钓金龟婿,平民受的影响很少。

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维多利亚时代

而现代中国,大量的化妆品、奢侈品和“轻奢”商家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自己的利润,雇佣各种媒体鼓吹晚婚/不婚,或是找非常富裕的男性来负担开支,防止女性婚后把部分收入转而支付夫妻共同开支,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种“软文”扩散得到处都是,有些APP的官方号,甚至亲自下场鼓吹男性应该在“女神节”向女性赠送豪车。

这使得各种收入的女性都有一部分“月光“乃至负债消费的现象,所以很多平民阶层居然也再现了英国当时中上层低婚育的奇观。

所以说,奉劝某些砖家,多读读历史,少看些鸡汤文,多到社会去调研,少在网上看水军表演。


近卫步兵师


我认为这个法律如果出台,那么应该是弊大于利的。不仅是从生理方面来说,还是从心理方面来说,还是从社会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生理方面:18岁的女孩子才刚刚成年,这个时候很多女孩子的月经还没有很规律,卵巢的工作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成熟的状态。而且身体的生长发育还没有完全适合结婚生育。

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女孩子,还缺乏必要的生理健康知识,不懂得怎么保护自己,也不懂得怎么避孕,怎么避免不必要的人流手术。很可能随随便便意外怀孕,然后草率流产。过早发生性生活和过早妊娠,都是可能成为对健康和分娩造成影响的高危因素。

心理当面:18岁的女孩子很多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生活中也不够独立自主。很多问题缺乏冷静的处理面对的方法,常常是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经验。如果过早结婚,俩人很容易因为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摩擦出现感情危机,很容易离婚。

教育方面:18岁的女孩子,正常情况下应该还在学校接受教育。如果这个时候跑去结婚,那么无疑会让很多女孩子无心学习,或者没办法继续学习。这对于女孩子的教育和以后的素质都是不利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18岁就允许结婚的建议还是不太好,20岁还差不多。毕竟结婚并非儿戏,能够更加成熟一点,可以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婚姻,才能更好地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妇产科女司机


估计是哪个砖家叫兽家里的女儿18岁(一般在学校读大学一年级)时肚子搞大了,想生下来,又没有到结婚年龄,办不了结婚证,怕人笑话,所以出此损招。

我觉得只有这个办法保证大大增加出生人口:1.药店禁止出售避孕药,避孕套。生产厂家禁止生产避孕药物。

3.增加10个情人节,对于开房的进行补贴。

4.小孩子读书,看病,全部免费。每个月发给相应的生活费。

希望砖家叫兽们采纳。谢谢!


球迷协会资深会长


典型的“有病乱投医!”

当下的生育率断崖式下降,根本原因是什么?

专家们即使心里明白也还是装糊涂!

何故?

“明哲保身矣!”

幸福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是不?😤

其实答案就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生不起!”

所以说,把结婚年龄降到18岁甚至16岁,就能生的起了?

或者再降到14岁,那简直是泯灭人性,畜牲不如!

而且在当下,18岁正常的女孩还是在上学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生理和心理都嫌稚嫩、不成熟。

难道我们的专家教授非要让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早早担负起生儿育女的家庭重任,来完成提高生育率的国家使命不成?

我对这样的专家教授,

唯有充满狠狠的唾弃!



向往旷野


毫无疑问,女性18岁结婚是优生优育的最佳年龄,也是世界各国都遵循的法定结婚年龄。

在我国由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期太长,导致部分女性18岁还在高中阶段上学,国外大部分国家16岁上大学,20岁左右大学毕业。其实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与国际接轨,让青少年尽早步入社会。目前一般大学毕业25岁左右。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创业多重压力集中在一起,根本不利于社会发展和青年发展。

国名素质提高要讲科学,18岁作为法定结婚年龄是与时俱进的更科学的规定。



元芳观点


这个在农村可以实行,因为农村上大学的不多,大部分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女人18岁正是生育的最佳年龄,现在女孩发育早,12.3岁就来月经,18岁身体和心智都已发育成熟,发生难产的几率很低,并且身体回复的很快,再者在农村大部分女人,是家庭妇女,不出去上班,养孩子的花费没有穷尽,这个过来人都知道,再说人不是都能上大学的,城市的教育条件相比农村好,但以后干活也不都是脑力劳动,还有大部分的体力工作,受不到高等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干体力工作,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国家在生育率低下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人口的平衡发展。也是一种很好的措施。


王先生281313


近些年,人口老龄化严重,生育率却不断下降,于是,放开二胎政策出台,鼓励大家生育二胎,但即便这样,还是不少人想要晚婚晚育,坚决不配合。

前不久,又有人提出,要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由原来的男22周岁,女20周岁,改成男20周岁,女18周岁,希望以此推动生育,让大家早婚早育,提高人口数量。

生孩子,说白了还是女人的事,那么,女人到底是早婚早育好呢?还是晚婚晚育好呢?

专家说出实话:各有利弊!

早婚,确实有利于生二胎

女人最佳的生育年龄就那么几年,早婚显然更有利于生二胎,当然,这是从身体的角度讲的。在女人的黄金年龄段生育孩子,对女人的健康影响会更小,也许还能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

早婚,也不宜过早

虽然女人适合早育,但也不是越早越好,小于20岁的产妇,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热等多种合并症,同时,在分娩时又易出现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产时并发症。

据统计,年龄在20至29岁的产妇死亡率为0.35%,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产妇死亡率为0.76%,所生婴儿死亡率高达69%。

晚婚,让女性选择更多

晚婚晚育可能会增加一些妇科疾病的几率,但晚婚却让女性的选择更多,尤其是相对独立的女性,晚婚可以避免不成熟带来的错误婚姻,减少再婚几率。

晚婚,也不要太晚

医学界也不提倡女性过晚生育,一般女性不宜超过30岁才经历生育。年龄过大,妊娠、分娩中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增多,难产率也会增高。

尤其要避免35岁以后再怀孕,因为卵巢功能在35岁以后逐渐趋向 衰退,卵子中的染色体畸变的机会增多,容易造成流产、死胎或畸胎。

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是25岁左右!

无论早婚,还是晚婚,婚姻都是女人的自由,生孩子更应该是女人自主的选择。无论早与晚,生儿育女都不是开玩笑的,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日常准备:

1、保证休息和睡眠:

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否则你的免疫系统将会受到影响,荷尔蒙分泌将被打乱,这些都不利于怀孕。

让自己有一个轻松的心情。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可以试着练习瑜伽,既可以放松心情又锻炼身体。

2、戒烟戒酒:

酒对精子的损害,早为人们所熟悉,烟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杀伤精子。

至少应在受孕前3个月就停止喝酒、吸烟。

营养准备:

1、补充叶酸

叶酸对宝宝的健康发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叶酸缺乏,有可能导致胎儿大脑发育不完整或者出现畸形,所以女性在怀孕前三个月就要摄入充足的叶酸。

富含叶酸的食物有苋菜、菠菜、生菜、芦笋、小白菜等。孕早期每天需补充0.4毫克叶酸。

2、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对宝宝和孕妇都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物质。

对于宝宝来说,α-亚麻酸是提高智力和视力必备的,因为α-亚麻酸对大脑和视网膜具有较高的营养生理作用。研究显示,如果宝妈在孕期能够正确补充α-亚麻酸,可使婴幼儿智商提高20%-30%。

对于孕妇来讲,α-亚麻酸一样不可或缺,它可以帮助孕妇对抗过敏,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α-亚麻酸有很好的清血降脂作用,对临界性高血压也有效果,可以帮助孕妇更好地保持体重,预防妊娠糖尿病。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不多,主要是紫叶苏子油、有机亚麻籽油等植物油,每天食用5-10ml这样的植物油,就可以很好的补充α-亚麻酸了,如果和酸奶搅拌食用,还有助于缓解孕后期的便秘问题。

心理准备:

事实证明,有心理准备的孕妇与没有心理准备孕妇相比,前者的孕期生活要顺利从容得多,妊娠反应也轻得多。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孕前孕后生活是轻松愉快的,家庭也充满幸福、安宁和温馨,胎儿会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简单的办法是减轻心理压力。可和丈夫彻底抛开一切,去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十天半个月,放松紧绷的神经,调节一下内分泌。

未来宝宝的健康与母亲孕前和孕后的精神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微妙关系。乐观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对未来宝宝的成长大有助益。

所以,夫妇双方在决定要孩子之后,要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让希望充满生活中的每一天。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周周爱生活


女性结婚年龄的调整,我认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调整不调整都是那样,即便是不调整,该早的还是会早,该晚的还是会晚,影响女性结婚早晚的关键不是法定年龄,而是由各自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在现实当中,一些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农村,一直都有早婚传统,很多农村孩子上完初中之后家长就开始张罗娶妇,我有朋友是菏泽下面县城的,他们那里18、9岁结婚当妈妈的很正常,超过25岁那都算得上是大龄青年啦。像这样的地方,结婚年龄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这是一种传统观念的问题。

但在城市当中,特别是北上广深这种超一线城市,女性的整体结婚年龄就会高很多,30岁结婚都算早的了,这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现实情况决定的。现在的本科大学生毕业都要23、4岁,如果再读研的话就接近30岁,然后再找工作换工作,折腾几年之后稳定下来再恋爱结婚,年龄往往就拖大了。

所以说,即使是提前到18岁结婚,仍然不会对现状改观,因为对很多女孩子来讲,18岁还正在学校读书,奋力拼搏准备考学呢,哪还来得及谈婚论嫁,而且家长和孩子也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我们也不需要对此过于提心,没什么意义。


元芳有看法


根据相关研究,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24-28周岁。18岁的女生虽然已有生育能力,但身体和心理发育可能并不完善,降低女性结婚年龄并不一定能提高人均生育率。毕竟生不生是个意愿和能力问题,但是能否养得起孩子才是一个制约生育意愿的重大障碍!一个女人可以象解放初那样生育十来个孩子,但是他们养得起吗?国家能承受得住吗?就算降低了结婚年龄,不等于人们会纷纷去牺牲自己的理想丶学习和工作而去登记!结果呢可能是更多人后悔而导致离婚率高企不下。


用户102705716761五福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内,正常适龄儿童从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基本上都在23,24岁的样子,所以我国婚姻法对适婚年龄才有此规定。并不是你想象的女性到了可以生育的年龄,就可以结婚了。农业社会才会出现这样的早婚情况。其他国家也有适婚年龄放的比较宽的,比如俄罗斯最低女性14岁,美国16岁,韩国也是16岁,基本上很多国家都是女性16岁,男性18岁,最低的要属伊朗,女性9岁,不过这情况跟伊斯兰教有关,不做讨论。虽然很多国家的适婚年龄都比我们小很多,但是这些国家的实际结婚年龄要远远高于这个岁数,受教育程度不同,晚婚晚育的比例更高。而我们中国由于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地区经济落后,受教育程度也较低,正是由于这样的发展不平衡,避免由于身体和心智发育不成熟,过早承受家庭和生育的重担,于是国家就以男22,女20来限定结婚年龄,这也是对年轻女性的一种保护吧。这么多年,执行下来,我个人觉得这个设定还是比较符合国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