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一】

赵之谦(1829—1884)字益甫、撝叔,号悲庵,别号铁三、无闷、冷君、憨寮、梅庵等,浙江会稽人。工书擅画,尤精篆刻,是位才华横溢、在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但也许是“天于绝代偏多妒”,他一生坎坷,溷迹俗吏,未至耋耄,五十六岁便谢世长去。

▼赵之谦《梓臣尊兄公祖大人属篆潜夫语》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祖籍浙江嵊县,后迁至会稽大坊口,他家数代经商,直到他才出现了读书人。据其子赵寿钰《府君行略》云:“叔天禀瑰异,颖悟倍常童,甫二岁,即能把笔作字;稍长,读书过目辄成诵。又好深湛之思,往往出新意以质塾师,塾师不能答……盖自髫龀至成童已便便然称学笥矣。”

▼赵之谦《书古人句四条屏纸本》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但就在他幼年时,家道衰落;十五岁时其兄又为讼案以致家产荡尽,生活“日益危苦,经岁奔走卖衣续食”而卒岁。赵之谦从年轻时代起就开始了鬻书卖画的生涯,他也当过塾师,即便如此,也难以饱腹。每当饥寒交迫之时,他便干脆闭门读书,其声琅琅若金石,人以迂怪目之,亦不介意。后入绍兴知府缪梓的幕中,三十一岁才中了恩科乡试第三名,成了举人。同治元年十二月,由温州航海赴京,据云途中因风暴曾飘至日本界。抵京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到京后,他的书画篆刻受到祁藻、毛昶熙、潘祖荫这些高官的激赏,由是声名大振,名动公卿。这时他还和友人胡澍、沈树镛、魏锡曾等时常聚会在一起,鉴赏金石,考证研讨。他前后一共参加了三次会试,但均未能考中进士。四十四岁时,应巡抚刘坤一之邀离开京城去江西,担任修编《江西通志》的总编,后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五十六岁卒于南城官舍。

▼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册》局部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虽然仕途蹭蹬未能得志,但始终未弃用世之心,去江西后誓不治印,画亦少作。其挚友魏锡曾集拓他的篆刻作品成《二金蝶堂印存》,他报以“稼孙多事”四字,其跋云:“然令我一生刻印赋诗,学文字,固天所以活我,而于我父母生我之意大悖矣。”他所孜孜以求的,却是“为五斗米折腰”,难怪他的同年好友张鸣珂有“谁知著作才,乃是风尘吏”(见《寒松阁集》)的感叹了。

【二】

清代碑学的兴盛,扫除了因帖学及馆阁体所造成的媚弱书风,给书坛带来无限生机。其篆、隶、北碑之成就跨越宋元,咸同之际北碑盛行,大有压倒唐楷之势,就是在这种形势中,赵之谦的北魏书拔萃而起,巍然于诸家之上。

▼赵之谦《楷书心成颂》轴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撝叔自云幼年即读过阮元《揅经室文集》,毋庸说集中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曾给予他重要的影响。叔学书由颜鲁公入手,看他二三十岁时所书,笔力雄浑,结字宽博,且没有丝毫时俗学颜的圆熟习气,显示出他对颜字的深湛功力。后来他又接受了包世臣的书学理论,遂皈依碑学,于北魏、六朝造像用力尤勤。这样他由“平画宽结”的颜字,一变而为“斜画紧结”的北碑,清劲拔俗,面目一新。清代写颜字的人很多,但能出其樊笼者,不过伊秉绶、刘墉、何绍基、赵之谦数人而已,他们真正得到颜书的精髓,创造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赵之谦《篆书铙歌》册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撝叔于北碑主要取法于《张猛龙》、《贾思伯》、《郑文公》、《龙门造像》、《石门铭》、《瘗鹤铭》、《李仲璇》,而对郑道昭诸碑尤为推崇,尝云:“北朝书无过荧阳郑僖伯。”(见印跋)他写北碑与金农、邓石如方法迥异。金、邓追求碑刻的效果,故斩钉截铁,锋铩毕露;叔重在领悟笔意,故婉转圆通,化刚为柔。因此他的北魏书不仅是“颜底魏面”,其用笔方中带圆,笔势飞动,结字茂密洞达,能别出心裁,自成一格。而相形之下张裕钊、李文田诸家便稍逊一筹了。正如日本学者伊滕伸先生所云:“赵之谦根据典型的北碑,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书风。所以我们以‘北魏书’命名其字,是非常适宜的,因为我们很难用语言来曲达其妙。”(《书迹名品丛刊·赵之谦吴镇诗》)

诚然,撝叔的北碑书与北碑相较,似欠古拙之气,在众多作品中也有极少数作品略有轻滑之感,但这绝不能作为贬低他在北魏书上卓越成就的口实,事实上他在同治四年写的《南唐四百九十六字》,法度谨严,气息高古,直逼北魏,后来他以行草笔意作书,脱尽恒蹊,创造出“叔北魏书”的面目,若《王右军祠堂碑》、《急就篇》,又如《益斋款屏》,均堪称合作。康南海赞南碑、魏碑有云:魄力雄强、气象雄厚、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广艺舟双楫》)。以此“十美”来称赞他的“北魏书”,殆亦俱足,并无愧色。

▼赵之谦《为觉轩临郑僖伯白驹谷题字轴》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隶书七言联》洒金笺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的篆隶亦冠绝一时。他的篆隶受邓顽伯的影响,但能与顽伯拉开距离,用笔有强烈的个性,篆隶点画起笔处,其横画常常顺势直下平拖,而竖画又时向左侧取势,作篆隶掺以其作北魏书的笔意,不强调逆笔,故显得轻松活泼,他不追求顽伯的厚重,风格因之而立。叔篆书用笔畅达,线条弯曲的幅度大,颇具姿态。他曾双勾汉碑多种,在隶书上下过很深的工夫。其隶从《刘熊》、《武荣》、《封龙山》、《三公山》诸碑出,其书黑多白少,虚实相生,燕尾处挑笔,重按而侧锋横刷,一波三折,节奏自具。

▼赵之谦《楷书南唐四百九十六字册》局部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的行草书也别具一格。“草贵流而畅”,但以北魏体势作行草,极易写得愣头愣脑,造作呆板,而叔的行草却能规避其弊,真是化机之手,生花之笔,令人叹服。何绍基的行草是“魏三颜七”,赵之谦则“魏七颜三”,而在叔行草中比其北魏书更易窥见颜字端倪。其小楷亦佳,如《补寰宇访碑录》手稿,极有北朝墓志风韵。

【三】

赵之谦对篆刻颇自负,尝云:“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无闲然矣。”(见印跋)他很早就开始治印,初摹浙派,后又力追皖派,同时能以诏版、汉镜、钱币、瓦当、封泥入印,敢于创新,自云“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语见印跋)。阳文北魏书及肖形边款,也为其首创。

▼赵之谦《隶书七言联》纸本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为少筠书八言联》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撝叔篆刻,大小、朱白印均擅长,大印“滂喜斋”有二寸余,而“悲翁小记”却不到半厘米。大印不散,小印无拘,笔势恣肆,刀法清峭,信为绝艺。叔典型风格的白文印,笔画横竖交叠,十分古拙。其中有一种线条较粗,如“庸曼德室”、“以分为隶”、“二金蝶堂”、“胡澍之印”近汉铸印,叔刻白文印很喜欢留朱,有时甚至将四边的朱加宽,以增加章法的虚实对比。另一种线条较瘦,朱多白少,如“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松江沈树镛收藏印记”、“灵寿华馆”、“朱志复字子泽之印信”等,则参用秦诏版、汉碑额的大意。其朱文印线条虽细如丝发,却圆润流走而又不失笔意。他善于发挥印章中篆书特殊的装饰趣味,如“长守阁”、“人书俱老”、“华延年室”、“大兴傅氏”、“定光佛再世堕落娑婆世界凡夫”等印;再如“郑斋所藏”、“叔度双勾”、“鹤庐”诸印,则又是从浙派衍生而来,笔画平直,秀挺劲拔。

古人论印所谓白文如“寒山称雪”,朱文若“春风舞花”,赵之谦可臻此境。用他的话来讲,朱文印“龙泓无此安详,完白无此精悍”;白文印“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扬州吴熙再(载)一人而已”(均见印跋)。是自诩亦是自评。叔印见重于当时并与扬州吴熙载齐名。虽然这两位艺术家无缘觌面,但赵叔对吴熙载很钦佩,同时也为他“谨守师法,不敢逾越”(见赵之谦《吴让之印谱序》)而感到惋惜。吴熙载六十五岁时看到《赵之谦印稿》,也十分惊叹其艺术才华,为刻名印两方相赠,而题叔印稿有“窃意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的劝告,两种观点正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思想。后来的吴昌硕说得好:“悲盦先生书不读秦汉以下,且深通古籀,而瓦甓文字烂熟胸中,故其凿印奇肆跌宕,浙派为之一变,可宝也。”(《悲盦印存》题词)

▼赵之谦篆书作品《一月得四十五日居》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篆书《悔不十年读书》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四】

赵之谦不仅是书法家、篆刻家,同时又是画家、诗人、学者。其著作有《悲盦居士文存》、《诗》、《六朝别字记》、《补寰宇访碑录》等,他的学问主要是研究汉儒经学、小学、金石考证。曾撰写《续汉学师承记》,其文“师法谨严,论说精美,在江藩书之右”(程秉铦撰《赵之谦墓志》),惜未完稿。叔一生嗜书如命,博闻强识,多收藏珍本秘籍,连零笺断楮也不放过,为购置书籍而省衣节食。曾自校编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在序言中记述了为刻此书筹款之艰难困苦,后因病梦游仙境,醒后遂发奋编刻丛书云云,而序中描写山仰观群鹤一节,波谲云诡,若梦似幻,文曰:“……但闻空中大声猎猎,如烈风,仰视则群鹤翔舞而出,羽翼蔽日,因问鹤数,竖言山外鹤不知其亿万兆也,此皆膺箓者,近已一千九百二十有九矣。已而清泪间发,变异殊甚,齐飞过前溪,俯瞰则水中影鹳、鹅、鸡、凫皆有之,且杂螳、蝱、蜣、蚚、螇、蠮螉之属,其为鹤者,百不一焉。”其实这是借梦抒愤,自鸣不平而已,也就是序中所云“俯仰身世十数年中,悲悯穷愁,噩梦忽觉,同治初元,航海入京师,屡试皆黜,栖迟逆旅”,而那些金榜题名的进士们,“其为鹤者,百不一焉”,相比之下,自己虽有经世之才,却不能奋飞,能不三叹?

▼赵之谦《行书南田诗四屏》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为子鹤书八言联》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撝叔工诗,但不多作,其“矜此七品官,远过万里程”、“老干槎枒酒气魄,疏花园满鹤精神”,均清隽可诵。同时他又是近百年来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尤擅花卉,其画早年笔致工丽,后来受到青藤、八大、“扬州八怪”的影响,纵笔泼墨,直抒胸臆,对近代绘画发展影响颇大,著吴昌硕、齐白石绘画之先鞭。

▼赵之谦《行书七言联》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南田老人诗行书扇面》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潘衍桐《辑雅堂诗话》云:“叔以孤愤、好嬉笑怒骂;诗文皆务为新奇,可愕;坐是不谐于世。”他亦自认:“犹有狂名在人口,致令文章为戎首。”因落第、丧妻给赵之谦在精神上造成创伤,使之成为双重性格的人。一是狂放不羁,独立遗世的艺术家气质;一是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者风度。他在京城,曾赤膊坐海王村书画肆,挥扇纵谈,旁若无人;而在江西任上,为一件争宗族的讼案,一直考证至《宋史》,清理宗谱,然后作判词达万言,使讼者结舌,数代悬案顷刻大白。

▼赵之谦《跛麻姑仙坛记》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篆书七言联》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赵之谦的艺术造诣是多方面的,单就其北魏书而论,在那端庄秾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不失骨体,其品与芙蕖相似。这是他的书品,其实也正是他的人品,是他艺术的生命,灵气、风格之所在。

王冬龄:赵之谦的书法篆刻艺术

【作者简介】王冬龄,(1945.12-),别署冬令、悟斋、眠鸥楼、大散草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兰亭书会名誉会员。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可加微信)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 赵佶 书法专辑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国展学术论坛实况报道

推荐展览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

陈忠康精品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最全记录)

"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

"望岳——南岳纪游书画展

傅志伟篆刻展

山房写字——廖伟夫书法作品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