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军队能将刘邦的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不顺势歼灭却要放了他们?

福建比美特集团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驻守在今天山西大同地区的韩王信勾结匈奴发动叛乱,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迎战。双方在今天今山西沁县一带首次交锋,汉军告捷后乘胜追击到大同平城,一路上信心十足的刘邦不断抛弃辎重部队,自率先头部队轻敌冒进,结果被匈奴冒顿单于所率的匈奴主力部队围困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根据传统史书的说法是刘邦帐下的谋臣陈平设计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单于之妻)行贿才使刘邦得以脱离险境,有的说法甚至绘声绘色地声称陈平派人带上金银珠宝向匈奴阏氏行贿时还特意附带了一副汉人美女的画像并告诉阏氏:汉朝皇帝打算将此女嫁给单于,阏氏担心汉女嫁过来后会夺走自己的恩宠,于是就劝冒顿单于退兵了。这个说法满足了人们的猎奇猎艳心理,不过您真相信这样的说法吗?两国交锋这样的大事居然靠着一阵枕头风就给对付过去了?如果冒顿单于是个没脑子的昏庸之人倒也有这可能,然而您相信一个没脑子的昏庸之人能把汉高祖刘邦围困七天七夜不得脱身吗?

事实上我们从冒顿单于的早年经历来看:此人杀伐决断实乃一代枭雄——冒顿是匈奴前任单于头曼的前妻所生,一直受到继母的排挤。头曼曾将冒顿送给月氏人作为人质。冒顿被送到月氏后头曼单于的后妻就唆使头曼进攻月氏以趁机除掉前妻所生的冒顿,从而让头曼改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冒顿偷了月氏的良马,骑着它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认为他勇猛,就命令他统领一万骑兵。冒顿制造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部下骑马射箭的本领,下令说:“凡是我的响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谁不跟着我全力去射击它,就斩首。”首先射猎鸟兽,有人不射响箭所射的目标,冒顿就把他们杀了。不久冒顿以响箭射击自己的爱马,左右之人有不敢射击的,冒顿立即杀了他们。过了些日子冒顿又用响箭射击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左右之人有感到恐惧的,不敢射击,冒顿又把他们杀了。过些日子冒顿出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单于的马,左右之人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他左右的人都是可以用的人。然后他跟随父亲头曼单于去打猎,用响箭射击头曼单于的头,他左右的人也都跟着把箭射向头曼单于,头曼当场身亡。之后冒顿又把他的后母及弟弟还有不服从他的大臣全部杀死。自立为单于。这时的匈奴受到东面的东胡和西面的月氏东西夹击,不得不在夹缝之中艰难求生。东胡为了试探匈奴的新君主,于是就逼迫冒顿交出国宝千里马。冒顿询问众臣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千里马乃是匈奴的国宝,断无轻易赠与他人的道理。然而冒顿却说:”不可因为一匹马而与邻国失和“。谁知东胡得寸进尺地向冒顿索要阏氏(单于的妻子),匈奴众大臣无不义愤填膺,但冒顿却说:“怎能为了一个女人而与强大的东胡作对呢?”得到匈奴的宝马和阏氏后东胡放松了对匈奴的警惕——在其眼中匈奴除了逆来顺受啥也做不了,于是东胡又向匈奴索要土地。冒顿拍案而起:“土地是国家根本,怎能随便送人?!”随即带领志在必得的匈奴人打败东胡。征服东胡后对当年在月氏当人质的经历念念不忘的冒顿兵锋西指,在匈奴的军事压力下月氏人分化为两支:一支西迁逃亡,被称之为大月氏;另一支留在了敦煌南山并臣服于匈奴,这支被称为小月氏,霍去病在河西之战后将这一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小月氏随即又归顺了汉朝。

冒顿为了权力杀妻、杀父从来都不眨眼——他可以把爱妾作为活靶子以考验士兵们的忠诚;为了迷惑敌人又不惜把另一个宠妾拱手相送以东胡。您相信这样一个人会被一阵枕头风忽悠得放跑敌人吗?可如果不是因为陈平设计忽悠所致,那么冒顿为什么不顺势歼灭了刘邦的部队呢?据史书记载: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然而他们迟迟没到来,以致于冒顿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这会不会是冒顿单于决定撤围的原因呢?应该说这种怀疑是有的。从冒顿的生平经历来看:他对谁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为他可是曾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出卖过的。冒顿和韩王信之前并无任何交情,完全是出于利益的暂时同盟,担心韩王信与汉军勾结在背后捅自己一刀这种心态应该说是完全正常的。不过这并不是导致冒顿撤围的最关键的原因——要知道韩王信的部队在此之前已被汉军重创,即使韩王信被汉军打服了,以致于暗中和汉军有什么秘密交易又如何呢?如今汉高祖刘邦都被围困了,只要消灭了刘邦,韩王信还能分不清哪边更值得投靠吗?况且就凭韩王信所剩的残兵败将也根本不足以改变战局。冒顿会因为这样一个小插曲而放弃歼灭汉军的天赐良机吗?既然冒顿撤军不是因为阏氏的枕头风,也不是因为韩王信部下的失约,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句话:“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刘邦在白登山突围后汉军的主力兵团也已经到达了平城。 《汉书·周勃传》也记载道:“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 这则史料清晰地告诉我们:由周勃所统率的汉军主力兵团在硰石战役之后向北继续追击八十里,然后又攻破楼烦三城,最后到达平城。表面上看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的确是陷入了匈奴的军队的包围圈之中,可实际上由周勃所统率的汉军主力兵团这时也已赶到平城,这意味着冒顿如果没把握在周勃所率的汉军主力向他发起攻击之前一口吃掉刘邦的先头部队,那么战局瞬间将变成刘邦的先头部队和周勃的汉军主力兵团内外合围匈奴军队。在此之前匈奴军队已围困了刘邦所率的汉军先头部队长达七天七夜都没能消灭这支军队,那么要在周勃所率的汉军主力兵团发起进攻前消灭汉军先头部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冒顿对此应该是没把握的。退一步讲即使冒顿真能在周勃发起进攻前吃掉刘邦所率的汉军先头部队并杀死刘邦,那么他又能获得什么呢?答案是一无所获。

战争从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之所以发动战争一定是为实现某种战略意图,那么冒顿单于发动针对汉朝的战争是何意图呢?显然不是为了灭亡汉朝入主中原——匈奴和后来的辽、金、元、清不同的是从没建立过较为成熟的国家体制,事实上冒顿时代才刚完成草原各部族的统一不久,人心并不安稳。被冒顿打败的东胡、月氏等部族正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发起报复性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冒顿哪有实力入主中原呢?再说即使他真杀了刘邦也不可能入主中原,大不了汉朝再立一个皇帝就是。杀了刘邦不仅不能使冒顿获益,相反会加剧匈奴和汉朝之间的仇恨,远的不说周勃所率的汉军主力将立刻对他发起打击。那么冒顿是否有实力面对汉朝的打击呢?事实上匈奴全盛时期的人口也不超过百万,真正拥有作战能力的不过一二十万人,即使再怎么动员征召把老弱病残都算上最多也就能凑足四十万大军,只不过由于匈奴地域辽阔,草原骑兵机动性强,于是他们不断利用打了就跑的战术袭扰汉朝边境,而汉军在追击过程中总感觉匈奴军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据史书记载:白登之围时冒顿所率的匈奴军队高达四十万,这意味着这已是倾匈奴举国之力拼凑出来的。如果一旦与周勃所率的汉军主力交锋能大获全胜还好,一旦失利意味着倾匈奴举国之力拼凑出来的队伍将全军覆没,即使冒顿没有战败可如果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那么也将使匈奴的国力一蹶不振,这意味着他将无力迎接汉军的下一次打击,也无力压制月氏、东胡等敌对部族。换句话说如果冒顿之一歼灭汉军先头部队并杀死刘邦,那就是拿匈奴的国运在进行一次豪赌——赌赢了对汉朝的根基国力无损,大不了另立一个皇帝即可;可一旦赌输了对匈奴就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冒顿根本无心杀死刘邦,也无意入主中原,因为他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发动针对汉朝的战争呢?其一是因为草原游牧经济相比中原的农耕经济的脆弱性——尽管中原的农业生产被形容为靠天吃饭,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灾荒年代基本的口粮是能满足的,然而对草原游牧民族而言:一场大雪就可能断了他们的生计。所以冒顿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就是劫掠物资财富,那么是否有目的之二呢?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巧合之处——冒顿统一草原诸部的时间恰好和中原地区形成秦汉大一统帝国的时间差不多。其实这并不是巧合,恰恰是因为秦汉帝国的诞生催生了草原诸部的统一。游牧经济本来是很脆弱的,对游牧民族而言要供养一个庞大的国家组织其实是相当不划算的,可游牧经济的脆弱性注定了游牧民族的劫掠冲动只能减弱而无法根绝,那么一旦定居的农耕民族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之后原来零散的小部落就无法再冲击这种大帝国的防线了,他们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各部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草原游牧帝国——这就是匈奴人得以一统草原的内在逻辑。问题在于:既然各部族臣服于匈奴单于的目的是为了拥有和南方的农耕民族抗衡的资本,那么要维系匈奴国家的凝聚力也就需要时不时发动战争了。事实上白登之围时冒顿已实现他的两大战略意图:他已从汉朝劫掠到自己所需的粮食等生活物资,与此同时对汉朝的军事行动也已大大提升了他在草原部族中的威信,杀死刘邦只会造成边际成本递增的现象,这样的亏本买卖怎么能做呢?如果这时冒顿再不撤军,一旦在与汉军主力的交锋中失利,那么匈奴倾举国之力征召起来的部队将有被汉军围歼的风险。不过在撤退之前冒顿最后使用了一招心理战战术——他没直接下令撤军,而是命令自己的部队撤围一角,被围困了七天七夜的刘邦一见匈奴军队的防线出现了一道口子立刻就钻了出去,这就使刘邦在后世史书背上了逃跑的名声,白登之围也就此被视为汉军的一场败仗。这对之后汉匈之间的博弈造成了极大心理影响,以致于在此之后汉朝历经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连续四代君主七十余年一直被匈奴压制,直到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才展开对匈奴的战略反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所谓白登之围其实就是冒顿精心策划的威慑汉朝君臣的一个局,杀死刘邦一开始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匈奴军队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不顺势歼灭而放走了刘邦呢?原因有三:其一、汉军抵抗顽强,匈奴军伤亡惨重;其二、汉军援军将至,匈奴灭了刘邦则汉朝援军会灭了冒顿;其三、冒顿自知实力不足以灭汉,又怀疑韩王信的军队会投汉,故先得实惠再作后计。冒顿的阏氏接受了汉朝的财物后给冒顿讲了一大通道理,这些道理都是军争邦交的精华,冒顿听后不得不接受阏氏的意见。阏氏只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如何会讲出军争邦交的精华呢?这自然是陈平教的。

刘邦在中原灭西楚霸王项羽的同时,冒顿也在草原兼并各部落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刘邦灭楚灭异姓王的时候,冒顿已经收复了大秦名将蒙恬占领的匈奴故地,实力十分强大。强大的匈奴军多次劫掠汉朝边境,胜多败少;韩王信就在马邑与匈奴军多次交战,次次都战败。刘邦下书责备韩信,言辞中怀疑韩信跟匈奴私通,韩信害怕被杀,就联合匈奴攻下了太原郡。刘邦亲率大军32万远征韩匈联军,多次击败了匈奴军队,结果轻敌冒进,自己和先头部队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主力部队则在外围包围了匈奴军。

冒顿亲自指挥大军围攻刘邦的禁卫军,双方血战七天七夜,匈奴军死伤较多,汉军也伤亡惨重。可以明确的是匈奴军虽然围住了刘邦,但是他是两线作战,也就是对内进攻刘邦,对外防御汉军的援军。刘邦的先头部队是骑兵,行军速度是步兵的5倍以上,主力步兵知道皇帝前往平城,故也在后面追赶;冒顿七天不能攻下刘邦的禁卫军,那么不出数日他就要面对汉朝的主力大军。不放刘邦走,那么必然会是汉匈两军的主力相斗,这绝对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冒顿可不想两败俱伤,毕竟汉朝的恢复能力强于匈奴,冒顿一旦失败还可能会被匈奴内部的对手倒戈。

阏氏给冒顿传达了三层意思:其一、汉朝援军将至,匈奴胜算不大;其二、就算匈奴惨胜也无法统治中原地区;其三、汉朝皇帝有天佑,否则为何七天七夜攻不下他们?所以匈奴人不能逆天而行得罪了天神。冒顿对第一点是认同的,毕竟围困是皇帝的先头部队,后续大军必然正在驰援;对于第二点冒顿是没有考虑过的,匈奴统治中原是不现实的,能抢一些就好了。对于第三点,冒顿只能理解为汉军战斗力强,灭刘邦不可能。另外冒顿还担心韩信的军队又投靠汉军了,那样他会遭到三军合击。最终冒顿心不甘情不愿的放走了刘邦,如果实力允许,冒顿必然会杀了刘邦。


大秦铁鹰剑士


匈奴军队能将刘邦的军队围困在白登山,为什么不顺势歼灭却要放了他们?

原因很简单,因为匈奴人围住的只是刘邦亲率的先头部队,而且还没能力围歼之。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反击匈奴。战役的初期,汉军进展顺利,连续击败韩王信的叛军,以及叛军和匈奴的联军,甚至还击败了冒顿单于的先头部队。

此时已经是冬季,天降大雪。而棉花这样的重要御寒物资要到一千多年后的宋元时代才开始推广。因此,当时汉军士卒自然缺乏足够的御寒服装。普通汉军战士多被冻伤,甚至有20%到30%的士兵被冻掉了手指。汉军的行动越来越迟缓,各部队之间也出现了脱节。

同时,刘邦在连胜之后,中了冒顿单于的示弱诱敌之计,产生了轻敌冒进思想。当刘邦亲率先头部队进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30里的白登山。主力二十万汉军则还停留在楼烦、马邑一线。冒顿单于抓住汉军的这一漏洞,调集整个匈奴帝国的三十多万骑兵,将刘邦和汉军先头部队合围在白登山。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情况十分紧急。

后世人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刘邦脱困的过程:无计可施的刘邦向随行的谋士陈平求助。陈平建议派人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让她劝说冒顿解围。汉高祖采用此计,派使者用重金贿赂求见阏氏,并送上一幅美女图。使者说“汉朝有这样的美女,现在汉朝皇帝的状况非常困厄,打算把这位美女献给单于,以求脱困。”阏氏见图,担心单于得此美女,夺走冒顿对自己的宠爱,便劝冒顿解围撤兵。她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就算你夺取汉地,可能也会水土不服,无法长住。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不如放他一条生路。”冒顿听后决心动摇,于是将包围圈放开一角,汉高祖刘邦这才顺利逃脱。

但实际上,这段为后世所多为津津乐道的使者与匈奴阏氏对话,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提及。相反,司马迁强调“其计秘,世莫得闻。”那个对话的版本,出自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桓谭的《新论》一书。至于桓谭是如何能将一件将近两百年前,当事人都不晓得细节的事情,描绘得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就不得而知了。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白登之围的记述,同一本《史记》中都展现了不同角度的细节描写,堪称汉匈历史当中的“罗生门”。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

《史记·陈丞相世家》“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史记·韩(王)信列传》“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闻冒顿居代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

《史记·匈奴传》“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 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从军事角度分析,刘邦因为轻敌冒进,与汉军主力脱节,导致整个指挥中枢和前锋被匈奴主力合围。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所带的粮食也要耗尽。在这窘迫之时,刘邦派使者贿赂匈奴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将包围圈放开一角,这些事情都确有其事。但是如果我们只按事情表面的现象去理解,就明显背离了冒顿单于的为人性格和军事常识。

冒顿是一个性格隐忍果敢,下手毒辣凶狠的枭雄。别人珍视的宝马爱妻,他是说杀就杀,说送就送。只要碍到他了,别说随从大臣,就是后母、异母兄弟,甚至亲生父亲,他杀起来也毫不留情。这样一个枭雄,现在调动了全国的兵力与汉帝国进行战略决战,并且已经包围了对方的整个指挥中枢。他怎么可能因为在他看来可以随意杀掉,随意送人的女人的几句话,就中止这么庞大而关乎国运的军事行动?

所以,冒顿主动将包围圈放开一个缺口,明显是一个反常举动。从心理学角度,当一个人有突然的反常举动,那么他一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其实我们综合前面的史料,同时换个角度考虑,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匈奴面对被包围的刘邦,可谓占据了天时:天气寒冷,汉军非战斗伤亡增多,战斗力下降;地利:将汉军重重围困;人和: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虽然被围的汉军无法突破匈奴人的包围,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匈奴人同样也无法突破汉军的防御。这就等于,冒顿单于动员倾国之兵,将刘邦和汉军前军包了饺子。但这个饺子夹生了,吃不掉。同时,后续汉军主力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等到第七天的时候,被包围的汉军、包围的匈奴人、前来解围的汉军主力,三方形成了一个僵持状态。之前占尽优势的匈奴人反而要担心被汉军内外夹击了。

本来冒顿单于也在等待韩王信叛军的支援,但韩王信的叛军却迟迟不到。背叛者从来都是得不到信任的,韩王信的叛军也是如此。冒顿甚至都开始担心叛军和汉军重新联合起来。因此,冒顿单于的战役决心不可能不发生动摇。但冒顿用兵一贯喜欢用假想欺骗敌人,使敌人出现误判,从而打破僵局占据主动。比如他对付东胡人就各种委屈求全,然后突然一击必杀。冒顿对汉军同样也是如此。之前匈奴和汉军的前哨战中,面对汉军战车与骑兵的正面突击,匈奴总是处于下风。因此,冒顿故意进一步示弱于敌,面对着汉朝的使者,故意将精锐隐藏起来,只显露老弱病残。于是成功欺骗了久经战阵的汉高祖刘邦,最终促成了白登之围。

因此,冒顿单于听从阏氏的劝告,主动放开围困一角,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假象和烟雾,背后有着更大的杀招。《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围师必阙”。强调包围敌人时,为防止敌军产生拼死作战的决心,要虚留缺口,以动摇敌军指挥官的意志,涣散敌军士兵的斗志。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时,发动致命一击,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覆灭。冒顿单于够呛读过《孙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残酷的生存竞争无时不刻在教授在他这种战争哲学。

从军事角度分析,冒顿在白登之围中给刘邦的这个解围一角的“甜头”,更像是鱼饵。但当时僵持的战局,逼迫着身经百战的刘邦只能硬生生吞下这个“鱼饵”。这时候,陈平的身影出现了。历史上的陈平不是那个后世描写的谋士般的形象。当时他的官职是护军中尉,汉帝国军队里的高级军官。历史上记载的陈平奇计,也不是那个“宫斗奇计”,而是一个重要的战术建议。陈平建议:士兵手持强弩,以战斗队形,徐徐撤出围困。

草原上的哲学,面对强壮的敌人要主动退让,以减少己方的损害。野狼捕猎时也是让开最强壮的猎物,只攻击病弱者。匈奴的哲学更是如此。面对着围而不乱、退而不溃,严阵以待的汉军阵列,匈奴人找不到发动致命一击的契机。同时,前来救援的汉军也赶到了。因此,冒顿单于只能撤兵北返,汉匈两大帝国的第一次碰撞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冷兵器研究所


因为马镫还没有出现,骑兵对步兵没有绝对的优势,白登之围是汉匈双方互相妥协。

给大家讲一个自豪的事情,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术是从中原学走的。在马镫出现之前,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法主要靠“骑射”,说白了就是把敌人当成猎物围起来,然后用弓箭射,能射死多少是多少,打不过就跑。

骑射的优点是战场伤亡低,但没有近战搏杀,很难取得胜利。游牧民族的南下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骚扰。现代战争也是同理,空袭轰炸是必要的,但地面进攻才是取胜的关键。

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大量组建骑兵,但将农民培养成一名合格的骑兵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也就是李广这样世代生活在边塞的子弟才能弓马娴熟。

卫青和霍去病的崛起并不单纯是因为裙带关系,他们把汉军拿手的近战搏杀移植到了骑兵作战中,发明了“骑兵冲击战术”。简单来说就是汉军骑兵不再与匈奴骑兵玩对射了,把弓箭换成戈矛,冲过去与匈奴骑兵対刺、对砍。

近战搏杀讲究“一寸长一寸险”,匈奴的骑兵弓箭和马刀非常吃亏。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近战搏杀伤亡惨重,背后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才能实现对士兵的有效控制。匈奴人的政治和文化还没发展到这个程度,他们的部队更像是合伙打劫,单于灭有绝对的权威。

此时马镫还没有出现,汉军骑兵手持长矛冲锋非常危险,坠马伤亡非常普遍,骑兵仍旧无法成为战场主力,多承担斥候的任务。

到了东汉末年,长期的战乱让中原将领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骑兵冲击步兵的战法,也才出现了马超、吕布等名将。魏晋南北朝时期,马镫出现后,骑兵在马上有了更稳固的依托,才有了对步兵的绝对优势。

南北朝时候,北方胡人在做雇佣兵期间学会了使用和制造马镫,他们佣兵自立时,汉人文臣又教会了他们建立中央集权制政权,从此北方游牧政权才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围住刘邦的如果是蒙古骑兵那后果就不一样了,蒙古的轻骑兵射完箭后,手拿长枪、狼牙棒的重骑兵就会冲过来,那时候刘邦的一世英名估计就要交代了。


史料不辑


原因很简单,冒顿根本就不可能歼灭刘邦。

关于白登山之战,大家最熟悉的说法是:刘邦的三十二万大军遭到冒顿四十万匈奴大军的包围,被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陈平出了一奇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称单于妻妾为阏氏),最后单于放了刘邦一条生路。

以上的说法,有不确实之处,我试分析如下:

第一,刘邦被围的军队,并非三十二万。

自冒顿单于大举南下用兵,韩王信献马邑城投降匈奴。匈奴骑兵越过句注山,围攻太原,进逼晋阳。叛降的韩王信更是甘作急先锋,从晋阳南下,直达铜鞮。

刘邦御驾亲征,统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直扑铜鞮,韩王信大败,一路向北狂奔。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率领一万骑兵紧急驰援,双方战于晋阳,匈奴大败,灌婴阵斩一名匈奴将领。这时,天降大雪,气温骤降,汉军冻伤人数达二三成之多。当时刘邦得悉冒顿单于驻军于代谷,且兵力单薄,便“悉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后世史家根据这一记载,认为刘邦所有兵力都被围困在白登山,这是严重错误。

由于冒顿单于故意以老弱残兵示弱,刘邦严重误判,认为代谷的匈奴军队不堪一击,因此,他让周勃率领汉军主力继续追击韩王信以及匈奴被击溃的援军,自己只带一部分军队抵达白登山。

《资治通鉴》明确写道:“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这个写得很明白了,当时刘邦的三十二万大军,并未到齐。那么其他汉军哪里去了呢?

来看看《汉书》“周勃传”记:“(周勃)后击韩信军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在晋阳之战后,周勃率领主力部队追击韩王信至硰石,又攻破楼烦三城。

何以见得周勃的部队是主力部队呢?再来看看《资治通鉴》这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高帝逃离白登后)至平城,汉大军亦到,胡骑遂解去。”这是刘邦解围后,注意“汉大军亦到”这几个字,说明刘邦被围困的部队,并非主力部队,周勃的才是主力,是大军。

因此,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远没有三十二万人之多,也许是几万,也许是十几万。

第二,陈平的奇计并不奇

史家的第二个错误,把白登解围归功于陈平的奇计。

所谓陈平奇计,就是陈平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阏氏就向冒顿单于吹枕边风,冒顿单于被女人一磨,心一软,就把刘邦给放了。

这简直是开天大的玩笑。

冒顿单于这个人,是历史上罕见的枭雄,以铁石心肠而令人胆战心寒。当年为了训练一支绝对效忠自己的部队,他发明以鸣嘀为号令。为了检验士兵的忠心,他以鸣嘀射爱妾,鸣嘀所至,士兵们毫不迟疑地万箭齐发,把爱妾射成刺猬。后来,为了示弱于敌,当强邻东胡前来索取冒顿的宠妾时,冒顿二话没说,把宠妾拱手相送。

在冒顿眼中,女人只是工具罢了,他何尝有过怜香惜玉?他是爱江山甚于美人,从来不是可以被女人所左右的人。

说冒顿单于因为听了女人的枕边风而放走刘邦,这是天大的历史笑话。

第三,冒顿放走刘邦,是因为没法消灭刘邦。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且来细细分析一下。

A、刘邦虽然被困七天七夜,军队并未遭大损失。

我看了史料,没有汉军伤亡的记录,我认为损失微乎其微。为什么呢?因为白登山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是战国时代赵国遗留下来的一段长城,原本就是为了对付擅长以骑兵发起进攻的游牧部落骑兵,在此坚固城墙之下,匈奴的骑兵的机动优势丧失了。

另外,对比当时汉匈双方的武器装备,汉军要远远占优。

汉军最可怕的武器是劲弩,其性能远远优于匈奴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匈奴人的甲胄多是采用兽皮,简单粗制,防御效果不理想,而汉军的甲胄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精良工艺,在抗刺穿性能上,要远远强于匈奴。匈奴的盾牌大多采用木制,面对汉军的强弩,这种落后的防御武器并无太大的防御效果。

B、冒顿单于怀疑韩王信的余部,与汉军有勾结。

韩王信叛降匈奴后,部队被汉军打残了,他的部将王黄便拥赵利为赵王。王黄、赵利与冒顿单于约定,会师于平城,共同围歼刘邦。然而,到了约定的日期后,王黄与赵利的军队并未出现。《资治通鉴》说:“(冒顿单于)疑其与汉有谋,乃解围之一角。”冒顿单于怀疑这两个家伙反复无常,担心对自己不利,便主动撤围一角。

不过,这个理由还是很不充分。王黄/赵利就是残兵败将,就算两人与汉军勾结,似乎也不对冒顿构成多大的威胁。

那么,冒顿撤围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呢?

C、汉军主力赶到平城,是冒顿撤围的最大原因。

再回到《汉书》“周勃传”:“还攻楼烦三城,因击胡骑平城下。”周勃统率的大军在打败韩王信后,又追击八十里。回师时主动进攻楼烦,攻下三城。这里就要看仔细点,好好分析一下。周勃追了韩王信后,又主动打楼烦,为什么呢?显然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接到刘邦的命令。

从《资治通鉴》的“帝先至平城,兵未尽到”的记录可以看出,刘邦到了平城后,是要等待周勃部队前来会师,显然是派人去通知了,但周勃跑得太远,等他统领大军抵达平城时,刘邦已经被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了。这里又要特别注意一句话:“因击胡骑平城下”,周勃大军开到平城,已经同胡骑,也就是匈奴骑兵交锋了。

直到这个时候,汉军的三十二万大军才集齐了。

好,再来分析冒顿为什么要撤围。

首先,双方兵力是势均力敌。冒顿有四十万大军,汉军有三十二万,匈奴兵力略多。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一个事实,四十万是匈奴的举国之兵,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而汉军仍然可以增派大量的后备部队投入战场。

其次,自从刘邦御驾亲征后,汉军与匈奴骑兵几度交锋,均大败敌军。《资治通鉴》记:“汉兵击之,匈奴辄败走。”“复屯聚,汉兵乘胜追之。”从前几次交锋看,匈奴均落败。因此,四十万匈奴兵对阵三十二万汉军,并不占优势。

可以说,在周勃大军赶到平城时,冒顿单于消灭刘邦的机会已经没有了。

匈奴已经是动用倾国之兵,一旦被强大的汉军反包围,匈奴不仅将赌上军队的命运,还要赌上民族与国家的命运。这种严重的后果,冒顿即便是战争赌徒,也不敢轻易以整个民族的命运来进行一场旷世豪赌。


君山话史


简单地说,既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必要。

没有能力

匈奴人的战力被后人无限夸大了,一直以来,人们感觉汉人被匈奴人欺负,这倒是事实,但这不是能力问题。匈奴人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又有马匹作为交通工具,机动灵活。而汉人以步兵为主,因为没有马镫,还是以车站为主,中原各国交战,目的是彻底摧毁对方,抢占对方领土为目的,力求是歼灭对方。所以必须稳扎稳打。匈奴则完全相反,他们从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领土对他们而言概念并不强,突袭抢劫才是他们的目的,打仗完全是为了获得即时利益,简单地说就是抢劫。他们会精算成本,不会为胜利损失利益。所以是趁你不备抢完就跑,很少纠缠,而且一走就不知踪影。中原王朝虽然军力强盛,但对他们无从下手,不等你部署完军队,他们早就无影无踪了,而就在你不防备时,他们又会突然出现。匈奴人就像动物界里的平头哥蜜獾,中原王朝则像一头狮子,看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蜜獾的战斗力和狮子不在一个档次,但是蜜獾机动灵活,即便是被咬到脖颈,在松垮的皮肤下,身体依然能够转动,可以转过身来咬狮子一口。所以在草原上,狮子基本不会招惹蜜獾,不过蜜獾想战胜狮子,除非这头狮子病的快要死了,硬碰硬蜜獾基本凶多吉少。

另外,匈奴人打仗也不是小说里说的那样,快马弯刀,他们的主要兵器就是弓箭,所以古人在说匈奴人多少时常用控弦之士来代表。那时还没有马镫,骑在马上奔跑时根本无法射箭,需要停下来射箭,对方接近了就跑。对战则必须下马,和中原军队地面对拼,缺乏冶炼技术,兵器占劣势,又缺乏实战阵法演练的匈奴人基本是毫无胜算。

刘邦被围,摆开阵型,与对方对射,匈奴人也拿他们办法,但是逃跑基本不可能,速度比人家慢,前边被人家前面迎头痛击,后边被追着屁股打。

回看历史,一般在中原政权稳固时期,就是蹂躏匈奴草原民族之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蒙恬让匈奴人知道了什么才是强大军队,汉武帝时期,漠北无王庭,隋炀帝饮马长城窟,唐朝李靖更是西北少数民族的梦魇 。此后因为马镫的普及,以及燕云十六州屏障丢失,中原几乎没有天然马场,草原民族的才真正强大起来。

没有必要

匈奴军队虽然机动灵活,但毕竟也有不少短板,侵扰掠夺搞偷袭还可以,吞掉中原政权,他们想都不敢想,草原上没有中央集权的体制国家形式,一般都是较强的部落击败较弱的部落,然后以盟主的形式形成部落统一,以减少内部争斗,共同抵抗其他政权的威胁。骚扰边境,掠夺财务是他们战争的目的,与中原政权死磕,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冒顿单于是个非常精明的人物,他知道消灭刘邦并非易事,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而结果并不会对中原政权造成致命威胁,自己从中并不会捞到多大好处,说不定会招来更大的报复,明显是赔本的买卖,消灭刘邦实在没这个必要。双方各退一步,才符合双方利益。更何况此时局势对匈奴也非常不利,被围的刘邦并非主力,周勃和樊哙此时正带领大军对匈奴发起猛攻。被刘邦打的节节败退的冒顿单于,趁此机会示好,解去白登之围,才是利益最大化。


山野论史


匈奴不在白登之围时灭刘邦的原因:

一、匈奴虽然击败了东胡,但还有大月氏这个强敌。

冒顿大约是在秦朝二世即位元年,杀父亲头曼单于,自立而建立匈奴帝国。从冒顿被送到月氏做质子,就可以看出月氏对匈奴还是很强悍的。

冒顿即位后,将都城从阴山北的头曼城,迁移到鄂尔浑河东侧。随后冒顿击败东胡,又并吞了楼烦、白羊,收复了被蒙恬夺取的河南地。

大约是在公元前205年,冒顿单于开始攻打月氏。当时项羽攻打自立的田荣;刘邦被从齐国回来的项羽在彭城击败得一塌糊涂。

公元前202年,匈奴和月氏才告一段落。

公元前201年,匈奴攻打刚迁移封地到晋阳的韩王信,韩王信投降。

公元前200年,刘邦率军攻打韩王信,被匈奴在白登城包围。

即:白登之围时,匈奴刚刚和心腹大敌月氏开战6年,匈奴对汉朝只是采取骚扰和扶持汉朝敌人,不让汉朝出于稳定状态。

如果匈奴真正和汉朝陷入长期作战,月氏肯定会对匈奴开战。匈奴再强,也无力同时击败汉朝和月氏的夹击。

公元前176年,冒顿击败月氏,月氏大部分迁移到准噶尔盆地。

公元前162年,匈奴老上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月氏于是从准噶尔盆地迁移到伊犁河,小部分翻越祁连山,成为小月氏。

从此匈奴彻底击败了月氏,一统北方草原。

匈奴月氏战争,从公元前205年,持续到公元前162年,合计44年。这44年匈奴月氏战争,给了西汉休养生息的时间。



二、匈奴认为汉朝土地不能放牧,没有太大价值,占据了不好治理。

在《史记 高祖本纪》中记录了阏氏对冒顿单于的话:

“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

这话对于我们没有什么感觉。但实质上这是阏氏坚持游牧文明的表现。汉文帝时期的中行说所说的:

“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彊者,以衣食异,无仰於汉也。”

三、汉朝兵力还是比较强悍,匈奴不能同时和月至、汉朝开战;加上匈奴扶植的势力不够强。

公元前200年,西汉军在晋阳击败匈奴军,又在楼烦西北击败匈奴军。虽然正是这两次的胜利,让刘邦大意而中了冒顿的埋伏,但西汉军还是可以抵挡匈奴军的。

当时投靠匈奴的韩王信、自立为王的赵国后人赵利、反叛的陈豨、卢绾等都没有能够面前对抗西汉军。如果这些人能够站稳脚跟,匈奴不介意帮助他们和西汉开战,但他们连脚跟都站不稳,匈奴难以借助他们抗拒西汉。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原因很简单,匈奴军吃不掉被围的汉军,虽然仅仅只是刘邦少量突前的孤军,匈奴都吃不掉。

那么刘邦是怎么陷入白登之围的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不是知名的淮阴侯韩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意图进攻太原。刘邦亲率大军平乱,先在铜辊歼灭韩王信主力,之后又在晋阳击败韩王信残部和匈奴两万骑兵。匈奴被迫放弃军事重镇晋阳。随后,刘邦乘胜追击,兵锋直指离石,大破之;旋锋娄烦,再大破之。

至此,汉军一连串的野战大胜使得刘邦有所轻敌,于是决定脱离大军轻军突袭最终在白登山孤军被围。刘邦的冒进的原因有二,一是一连串的胜利让刘邦轻敌,在并未探明匈奴军虚实的情况下孤军冒进,这很好理解,这本是一场平叛作战,汉庭并未做好国战准备,更不知道匈奴精锐尽出意图南下吞汉;二是从军事角度讲,大军出征在外粮草消耗巨大,乘胜速战速决是上策。

战役进行至此汉军陷入危急关头,但是匈奴倾尽全力的强攻却始终不能歼灭汉军,史书记载汉匈两军激战七天七夜,陷入僵持,匈奴军一筹莫展。与此同时,汉军大部队抵达平城,与刘邦本部遥相呼应,战局逆转,匈奴军被逼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所谓匈奴冒顿单于听信枕边人的几句话就放了刘邦实属胡扯。冒顿单于是个弑父杀妻统一了草原的一代枭雄,如此野心勃勃且手段毒辣狠厉的人会听从妇人的枕边风?

白登之围后汉匈和解的实质就是冒顿单于就坡下驴的无奈之举,汉朝方面也认识到匈奴实力强劲,两国交战天下将得不到修养。

总结就是,整个从平叛至与匈奴的交战,汉朝接连夺取了娄烦,太原,大同等地,将匈奴势力永久地驱逐出了山西境地,同时也顺势逼迫匈奴和解,使得汉匈数十年没有大战,汉朝得意休养生息,为将来汉武大帝北击匈奴彻底解除北方的边患奠定基础。

说句题外话,汉匈和解不是匈奴单方面对汉朝的不平等压迫,匈奴在最巅峰时期未能吃掉国力贫弱的汉朝是因为汉军白登之前一连串的野战胜利,以及白登山上数万孤军亦能坚守挫敌七天七夜的实力来支撑的。谈判从来都是双方实力平等下才能有效进行的,否则就是狮虎对犬羊的暴政,想靠奴颜婢膝地讨好实在是痴心妄想,花钱,从来买不到和平和尊严!


江东小白板的话事堂


白登之围时,匈奴人的处境要远比刘邦危险,如果双方再这么耗下去,匈奴这个民族很有可能在那一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且听我说:

首先,匈奴人拿不下白登

匈奴作为典型的草原民族,虽然骑兵厉害,但缺少攻城武器。别看刘邦当时只是率领前锋与匈奴决战,但毕竟他是皇帝,手底下至少也得带个十万八万的人,否则也不敢轻敌冒进!

小小的白登城有这么多军队防守,匈奴人又不擅长攻城,所以他们只能将白登围住。也就是说,当时刘邦和冒顿两人处于相持阶段。

其次,汉军主力马上就来了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很清楚,就在冒顿大军围困白登的时候,汉军主力已经逐渐接近。汉匈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变化,如果冒顿不见好就收,那么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大概率会被汉军打败,灰溜溜的跑回草原!


但是,以上两个条件只能说明冒顿实力不济无法歼灭白登守军,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来自汉军,而是草原的雪灾和那一年的寒冬!

草原地区一到冬天极为寒冷,气温常常低于零下40度。在这样的气温下,如果再爆发风雪天气,经常会造成牲畜和人口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造成一些弱小的游牧部落的灭族。历史上,草原民族人畜冻死大半的事件并不少见。

而在公元前200年,也就是白登之围这一年气候尤其寒冷。不要说北方草原就连白登一带都比往常气温低得多,以至于很多汉军的手指都冻掉了。

可想而知,草原上气候就更恶劣了。而冒顿带来的40万草原骑兵说明,他的老家只剩下了老弱妇孺,如果冒顿不尽快回草原备灾,那么留守的妇女儿童很难度过冬季。所以,冒顿不能恋战。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将抢来的粮食赶紧运回去!

众所周知,古代游牧民族喜欢在秋季南下劫掠,这个时候正是牧草枯黄的季节,牲畜逐渐瘦弱,难以滋养牧民。游牧民族急需南方的粮食,而这个时候正是南方农耕区收获季节。所以,游牧民族在秋季大举南下再好不过了。冒顿已经完成了抢劫计划,正是由于刘邦率军北上抵御,迟滞了冒顿回军时间。(我估计当时冒顿想会一会汉朝皇帝,毕竟两人都是当时的一代雄主)

说实话,如果冒顿不赶紧回去,大雪封山他就回不去了。假如冒顿恋战错过会草原的机会,可想而知,在汉军援军解白登之围后,刘邦肯定不会放过冒顿及匈奴士兵,那么冒顿的军队在公元前200年这个冬天将会被汉军围歼在中原。

而草原的留守人员由于得不到接济,再加上又遇到了罕见的寒冬,估计也得团灭!

所以啊,冒顿要不见好就收,匈奴人在公元前200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


历史风暴


我来回答,我是瓦窑堡的碳。

先简单回顾一下白登山之围的经过:

《史记》:“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白土曼丘臣、王黄立故赵将赵利为王以反,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

大概意思是:就是韩王信在匈奴的进攻之下倒戈,兵锋直指太原,又立了赵利为王,汉高祖亲自领兵平叛,结果天寒地冻,军中士兵冻掉手指头的就有二三成,被匈奴包围在平城,七天后才解围。

整个战役的经过大概就是这样。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戏码了,陈平献计贿赂匈奴阏氏,匈奴骑兵解围一角,汉高祖得以得救。

关于这次解围,《史记》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陈丞相世家》解释为: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司马迁认为“其计秘,世莫得闻”,所以说不清。现在所传大概是,陈平让人给冒顿的老婆送了一份厚礼,其中附了一张美女图,并对冒顿的老婆说,如果汉军实在没有办法,就会把画中的美女送给冒顿。冒顿的老婆害怕因此失宠,于是就劝冒顿放过刘邦。

其实,这一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冒顿是什么人?匈奴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没有之一!  

他一手将匈奴从一个在东胡和月氏阴影下苟延残喘的小部落,打造成东亚第一霸主。  

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念,冒顿连爹都杀了!至于女人……呵呵!!!当初,东胡人先跟冒顿索要良马,然后又跟冒顿索要他的妻子,他全给了。  

等到东胡人要土地的时候,冒顿就再也不忍了。这样的一个雄主,会被所谓的美人所说服?

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笑话。

其实冒顿单于之所以解围,刨去枕头风,更重要的考量是韩王信所部王黄、赵利二将失期。

《匈奴列传》记载: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于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至于韩王信那俩部将为啥失期摆了单于一道,是不是陈平的鬼主意,这个嘛,还真有可能。

因为《匈奴列传》紧跟着就是一句:

是後韩王信为匈奴将,及赵利、王黄等数倍约,侵盗代、云中。

背约总要有约可背,易言之,此前赵利、王黄显然的确与汉朝有勾搭,估计就是陈平秘计的一部分。

总之,根据现存史料推断,所谓的陈平秘计大致包括:

一、贿赂阏氏,吹枕头风;

二、收买韩王信部将赵利、王黄,威胁冒顿侧翼。

感谢您的赏脸,如果不忙,赏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