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來源 | 布穀聽聽(ID:iBookgood)

一到期末考試,相當一部分家長心裡就打鼓:孩子每次單元測驗的成績都不錯,甚至期中考試也在前幾名,可一到大考,複習得很周全也會掉鏈子,比平時的成績差好多……

尤其是五六年級,期末考試“低水平發揮”的孩子比例在增加,而小升初遞交材料時,要求孩子期末考成績全優的初中,卻在迅速增加。

家長心中的謎題變成了:怎樣穩定孩子的應試心理,提升他(或她)的應試能力,讓分數漲起來?

在大考迫在眉睫之時,咱們就來說說其中的竅門。

一、考前掌握三大技巧,平定緊張情緒

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一上考場,大腦一時間空白,該會做的也不會做了。這說明孩子的緊張情緒影響到他的正常發揮。咱們做家長的,在考前準備的細節上,就要幫助孩子,讓他的心理穩定下來。

主要要做到三點:

1早餐不要曬愛心,平常早餐即可

有的媽媽認為孩子早上吃得越豐富,考得越好,於是一反平時的習慣,搞出一桌“愛心早餐”,甚至把雞蛋煎成愛心型,把飯糰捏成熊貓臉,還用五顏六色的蔬果在菜碟上排布成唐詩意境……千萬不要這樣幹!

第一,“不平常”的早餐提示孩子,“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考不好怎麼對得起我?”這會加劇孩子的忐忑;

第二,吃得過撐,讓血液都流到消化道里去了,孩子反而犯困,頭腦不清醒。早餐保證熱量和蛋白質就夠了,像牛奶配果醬麵包,豆漿配煮雞蛋和菜包子,這種平時吃慣的早餐,可以讓孩子保持平常心。這裡要提示一句,有的孩子考試當天,胃口比平常小,這很正常,不要逼他多吃。

在考場上,肚子稍微空一點反而有利於發揮。

2文具準備齊全,筆要多準備幾支

考試要用的所有文具,前一天晚上就要備齊,特別是數學,三角尺、圓規、直尺等文具,到了考場上再急急忙忙想起來舉手商借,會打斷孩子的思路,加劇緊張情緒。

考試用筆要多備幾支,特別是新簽字筆,筆頭上的蠟封要去掉,先嚐試一下出水是否流暢。

雖然監考老師會為孩子每人發一張草稿紙,不過,多準備幾張空白A4紙,也讓孩子考起試來更加從容不迫。

3課本與錯題本成為心理壓艙石

小學的主課考試,會在一兩天之內考完。有的孩子認為,反正去了學校也沒有多少時間複習了,索性除了文具盒,什麼都不帶就去考試了;也有心事重的孩子,帶了一書包的作業和講義、測驗卷去考試。

這裡要提醒一下,考試那天書包的分量,與孩子心理的緊張度密切相關。

書包過空、過輕,孩子就容易浮躁,很可能在考前打鬧玩耍,試卷發下來半天進入不了狀態;

過重,孩子可能越到考前越自卑,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準備好。

所以書包裡除了帶好文具,帶著課本與錯題本就夠了。咱們做家長的不妨告訴孩子,考前半小時,把課本打開,把經常記不住的地方再看一遍,錯題本再翻看兩頁,這不是為了猜題、押題,而是為了全身心地進入到考試的氛圍裡,讓自己在平靜中略有興奮度。

二、考中掌握四大技巧,消滅慌亂型失分

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孩子考試失分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沒有掌握基本概念,有的是不會靈活運用發散性思維,有的是審題有謬誤,有的是粗心大意。

但一到大考,就比平時小考成績差很多的孩子,多數失分來自考場上過分慌亂,解題節奏沒有掌握好。我們家長應著重幫孩子解決這一問題:

1專注於自己的解題節奏,不要被別人帶跑

小學生心智不成熟,經常會在考場上東張西望,看別人的解題進度究竟怎樣。發現自己比別人快,就洋洋自得,比左右小夥伴都慢,就心裡發慌。

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容易在解題的過程中分心,被別人的節奏帶跑,出現意想不到的差錯。咱們當家長的可以用一個比喻說服孩子——考試就像打乒乓球,題目,就是出卷老師飛快抽過來的球,如果你總是分出半顆心去,打量左鄰右舍怎麼接球,你自己的球還接得到嗎?

2難度逐漸上階梯,不要跳著做題

一般來說,期末考試的出題難度是“逐步上階梯”式的,所以叮囑孩子拿到數學卷子,不要先去看最後一題的難度,拿到語文和英語卷子,不要先去看最後作文題的難度。

很多孩子,一看最後一題的難度出乎意料,心理就像馬其頓防線一樣潰不成軍,一面做前面的題,一面心中打鼓,在為最後一題找思路、打草稿,這樣就破壞了集中精力,逐個擊破難題的能量。

要按照出題順序,心平氣和地解題。實在不會的先放一放,而不是跳著做題。跳著做題很可能難以估算時間分配,越做越慌;還可能漏做題目,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

這裡要提醒的是,數學卷子可能把思維最具突破性的放在倒數第二題,所以,如果在這裡卡殼了,是可以先把最後一道綜合題先做出來的。

3審題要批畫,理解不走彎路

不管是數學、科學,還是語文、英語、思品考試,考試成功的第一步都是審題。為避免做題時走彎路,所有的資深老師都傳授過經驗——一面審題,一面要把關鍵詞勾畫出來。這樣避免漏看解題的重要提示,也避免理解上有歧義。

在英語聽力開始前,要讓孩子抓緊時間瀏覽和批畫每道題目的四個選項,事先對聽力題的答案做到有數,一旦播放聽力內容,孩子就能迅速抓取正確答案。

對語文、英語作文題的批畫,是形成寫作框架,避免繞彎路、寫走題的重要因素。孩子可以保證在此基礎上,在5到10分鐘內快速形成寫作的核心思想,與基本的作文提綱與結構,至少拿到四分之三的成績。

4檢查要有重點,草稿紙就像藏寶圖

做完所有題目還剩15到20分鐘,檢查全部題目已經來不及,看到凌亂的草稿紙更不知如何下手,於是孩子就開始在考場上畫小人、切橡皮,各種玩耍、消磨交卷之前的時間。

作為家長,我們要告訴孩子檢查的技巧:

  • 比如數學,草稿紙就是藏寶圖,打草稿時就要把A4紙摺疊、編號,有疑惑的地方打上問號,做完後回過頭來,重點看計算、推導有疑問的地方。
  • 比如英語,聽力部分不要隨意更改,除非你發現邏輯上有問題,因為離開了聽力語境,70%的孩子會把正確答案改成錯的。
  • 比如語文,可以在檢查時撈回分數的,多數是閱讀理解部分,它的文章,都是課外的閱讀材料,不是死記硬背的內容,可以重點在這方面重新思考。

三、考後掌握兩大技巧,讓心理再次平穩

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1所有考試結束前,少跟同學對答案

考完語文,一對答案,就飄飄然,導致數學考試滑鐵盧;

考完數學,一對答案,頓時哀鴻遍野,連英語都想棄考了。

孩子在心理上的這種大起大落,對期末考試的穩定發揮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因此咱們做家長的最好教導孩子,考完某門主課後,略微放鬆一下,喝水、上廁所,克服與人對答案的衝動,迅速打開下一門課的課本與錯題本,讓大腦的興奮區域提前轉移。

身為爹媽,咱們也要剋制住自己盤問孩子的衝動,不要說什麼“考不好爸媽不怪你,要有平常心”之類的場面話,也不要以“看你名次掉下來,我怎麼收拾你”來威脅人。

孩子壓力已經夠大了,此時,重要的精神支持就是,讓他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可以問一問學校食堂的菜譜,也可以問一問監考老師孩子是否認識,以及班主任安排的考後議程,但點到即可,不用帶著情緒去評論。

2所有考試結束後,鞏固模糊的記憶部分

考完試,孩子當然應該放鬆,但試卷講評課還是應該認真去上。孩子小,普遍有這種心理——這會兒我搞明白了,老師也不會給我加兩分,這種馬後炮還有什麼用?

咱們當家長的可不能和小孩子一樣短視啊,尤其是孩子記憶模糊、理解有偏差的部分,與其過一兩個月再來從頭領會,不如考後立刻加以澄清與鞏固。

美國小學教育名家雷夫先生說:“懊悔是最好的反思良藥,是記憶這潭水中最好的澄定明礬。”

趁著考試失分的後悔勁兒還十分濃烈,趕緊把不記得的記牢,把不會的搞懂,這些知識與思路,未來還有很多機會要考核,要運用,難道現在不是最好的掌握時機嗎?

考試,就是幫助孩子實現心理淬火。

那些知識孩子都會,就是一考就發慌;孩子每次大考,成績都比他實際水平低……各位愛子心切的媽媽,為孩子的長遠發展考慮,咱們就不要這樣當面給孩子找藉口了。

孩子考不好,只有三種可能:

  • 一是知識掌握有漏洞;
  • 二是凝聚性思維有餘,發散性思維不足,換言之就是能模仿,難有創見;
  • 三是心理上的承壓能力不過關。

最後這一點,也是需要經過大考的反覆歷練,來淬火鍛打的。

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強化心理、迎接挑戰的簡單方法:

  • 如在試卷發下來之前,反覆鬆開拳頭,再緩緩握緊;
  • 如穿上上一次取得好成績的那件“幸運外套”,使用自己的“幸運文具”;
  • 如在考前昂首挺胸,主動朝著監考老師微笑;
  • 如給自己起一個“英語小王子”“難題小克星”之類的綽號……

而只有把期末考試當作是心理淬火的一次良機,主動迎上去,把懼怕考試、躲閃壓力的心理雜質煅燒掉,孩子才會迅速成長、成熟起來,不再懼怕生活中的各種考驗。

而這,才是考試的終極目標之一,不是嗎?

學霸媽媽告訴你:掌握考試前中後獨門技巧,次次期末成績不會差

華明玥

雙魚座,學的是化學,搞的是文學,出版散文隨筆集7部。家庭教育業餘重量級選手,長期為各家知名家教期刊撰稿,發表家教類文章上百萬字。獨生女為武漢大學優秀畢業生,本科期間獨立譯著6本,現已於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