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遍读《水浒传》,我居然读出了以前从未读出的东西

每一次读到《水浒传》宋江他们征完方腊准备回京那一节,就非常的不忍再往前看,因为心里知道这一节很多的英雄好汉其一生渐渐要有个了断了。有时候还假想,假若施耐庵的《水浒传》跟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只存下来前八十回,后面的戛然而止了该多好,但真看了结局之后,又觉得有结局也有有结局的好处,——《水浒传》的结局让我极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在有限的时空内创造出来的那种磅礴和无限,以及其在白驹过隙之刹那间所挥发出来的那种让人荡气回肠的长久质感。

不分天人的至世是“道”,不分你我叫“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世界是“仁”,不分贵贱贫富,一道惩恶扬善,还原那个有个“有道,有仁,有德”的光明乾坤,这个是“义”。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这些英雄好汉所处的正是一个“道德仁皆已尽失”的时代,他们只因这一个“义”而啸聚山林,替天行道。从一开始,他们中就有人明白“复仁”是一件“不可实现”的事,但即使如此,他们也还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也是这样选择的。

之所以如此敢于把自己的一生也陪进去,大部分人最主要的原因还不是家国大义,而是源于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物以类聚,同气相吸,有缘千里来相会之后,他们之间所形成的那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充满仁义,爱人如己的氛围和真感情。尽管他们最终没能在这个世上建立起一个“德充仁实”的理想国,但他们在这个替天行道的路上早已互相间建立起了一个情同手足的有仁有德的小世界,这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已经很够了,尽管“义”在此处低到了“还人情债,还恩”的地步,但实现此种“义”也有实现此种“义”的生命价值感,——你对我肝胆相照,我自然对你坦诚以待,你给予我滴水之恩,我亦自当涌泉以相报,这是煦煦的人性美,这种大美人性里惺惺相惜的部分,便是他们大无畏前行无悔的最大动力。

结束最后一次出征,宋江他们悉数几人坚持还要回到国家机构中,实现为国为民再次立功立业的夙愿,这固然值得称赞,那些为了同样梦想而已粉身碎骨了的众兄弟更令人敬畏,但最让我震撼的还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没有损伤兄弟大义,却看透了朝廷,仕途,甚至是看透了更多人生玄机的其他一部分英雄好汉,功成后,他们最后为自己的下半生选择了另外一条条更为从容的走法,——如返回深山逍遥修行的公孙胜,以及紧随他脚步的樊瑞,朱武;不惜圆寂也要“还原自己本来面貌”的鲁智升;从此退出江湖,隐姓埋名,浪迹天涯的燕青;泛舟去到化外岛上另辟天地的李俊,童威,童猛;急流勇退,纳还官诰,复回沧州为民,后无疾而终的柴进;辞官返回老家独龙冈,经商致富,最终得以善终的李应,杜兴;告官远离喧嚣,过回当初平淡生活,成为江上渔者的阮小七......这里面再一次照见了《水浒传》的伟大,它之所以非同凡响,最主要的还不是因为它艺术手法方面极其深厚的缘故,而是源于内容意境上它写出了个体生命中那些隐藏不见却又至为深刻的东西,这个需要每一个读者去参悟,凭自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小时候,初读《水浒传》时,它所教给我的最多的一种东西是,——“仅凭一身正气,即足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单是一颗诚心,放任行四海都不会缺少知己”,“光明纯善之人,无论何时都不会生忧;坦荡无欺之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没有路”。到如今,每一次复读它,它依然能让我如逢知音,如沐春风。

第二遍读《水浒传》,我居然读出了以前从未读出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