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國在二戰中死戰不降,你認為二戰的進程會如何發展?

姜胃志


1940年6月21日,法國除了戴高樂為代表的法國反抗軍以外的其他政府宣佈投降。這在當時的歷史上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法國為什麼要投降呢?如果它沒有投降,而是選擇反抗到底,那麼二戰的進程會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呢?這其中的前因後果就請聽筆者娓娓道來。


作為一個西歐國家,法國的國土面積並不是很大,只有57.6萬平方公里,只比中國的四川省稍微大一點,這樣一來面對德軍的閃電突襲,法軍根本沒有戰略縱深可以與其周旋,這就構成了法國的一個軟肋。由於受國土面積小,人口基數小的限制,無法組織多梯隊防禦,所以無法在首戰失敗後積極組織力量層層抵抗。

但當時法國再被攻陷以後也不是完全喪失了抵抗的資本,它在海外還有大片的殖民地,完全可以憑藉著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和海軍力量,將戰場轉移到北非和科西嘉,但最終法國還是選擇了投降。

當時法國的領導層意志已然崩潰。都說一個國家要想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信念是最重要的,而且領導層的意志更是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戰略方向和生死存亡。法國的領導者們,在一戰受到重創之後,此時國家上下,包括領導階層在內都失去了頑強抵抗的意志,從某種程度上也就加速了法國的投降。


題目說如果法國沒有投降會對二戰帶來怎樣的影響,影響當然是有的,一隻蝴蝶煽動翅膀都能引來一陣颶風。何況擁有那麼多殖民地的法國,不過就當時的情況來看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況且傳統的西方列強之間的戰爭,兵敗投降,是很正常的事情,結果最多隻是割地賠款,相比於國家滅亡來說,法國還不如早早地投降,既可以在短期內享受舒服的待遇,也可以為以後的作戰積蓄有生力量,如此看來當年法國選擇投降無疑是符合法國國情和國際態勢的。

雖說推演歷史意義不大,但既然題中有問,那筆者就淺顯的列舉兩種法國死戰不降的影響,對盟軍也有利有弊。

首先法國死戰不降,必定會大量消耗英法聯軍的精銳,也可能不會出現敦刻爾克大撤退,但法軍必敗不會被改變,這樣一來英法聯軍元氣大傷撤出歐洲大陸後也很難恢復,後來的諾曼底登陸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歐洲第二戰場無法開闢,對二戰進程有很大影響。

死戰的弊端當時的英法統帥也有所察覺,我們再來說說好處,法國不投降另一方面必然會拖慢德軍同意西歐的腳步,為其他國家贏得準備時間,尤其是蘇聯,萬一蘇聯提前察覺德軍的野心,把部隊從遠東調回或者另募新兵。蘇德戰爭就不會是歷史上的結果,甚至可能打不起來。不過在當時沒人會預測未來,法國的選擇也無可厚非。

綜上所述,法國死戰不降,對二戰的發展有好有壞,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法軍的選擇無疑是最合適的。


鄧海春


你好!由冬眠蛇回答此問題。

法國在二戰死戰不降,只能是死的更慘重,更難看一些,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可能。

當德軍穿過阿登森林,與1940年5月14日攻陷色當以後,法國的敗局基本已定。此時的英法主力還在比利時等著迎擊德軍主力,而真正的德軍主力已經通過色當迅速開向英吉利海峽,切斷了聯軍退路,鐮刀收割行動見效,聯軍有隨時被包餃子的危險,他們潰退至敦刻爾克,在英國人的努力下,大部分英軍被接走,法軍多數做了俘虜。



此刻,法國有以下幾個問題已經無法解決。由於德國閃電戰的成功,荷蘭,比利時等國迅速淪陷,這些國家的國民為了逃避戰亂湧入法國成為難民,可法國政府面對一敗塗地的戰局哪裡顧得上這些人,他們的到來造成了後方更大的動搖和負擔。



法國的空軍不知道在忙些什麼!法國陸軍號稱歐洲第一,但是他的空軍卻發展滯後,開戰以來,他們未能對陸軍形成有效支援,讓德國空軍把法國坦克打了個稀巴爛,法國陸軍對陣德國裝甲師簡直成了被屠殺,而空軍這麼沒作為還把制空權給丟了,法國政府為了避免巴黎遭受波蘭華沙那樣的悲劇, 只得宣佈巴黎為不設防城市,將他拱手讓給德國人,繼續抵抗下去,法國其他的城市都會像華沙一樣變成廢墟,毋庸置疑。



敦刻爾克之後,法軍還設立了一道防線,可是愚蠢的戰術使得他們拿德國裝甲師一點辦法都沒有,又沒有制空權,德國裝甲師得以四處突破,尤入無人之境。而法軍每天的傷亡人數高達10萬人以上,每天如此!法國戰前進行了總動員,全國兵力才400萬,不算前期損失,就這麼打下去,也只能撐一個多月,軍隊就打光了,到時候拿什麼死拼?


所以投降是明智的,只是老貝當不應該和納粹合作,他應該像戴高樂學習,流亡到英國組織流亡政府,接著和納粹幹,只是戰局的悲慘狀況讓他徹底絕望了,淪為納粹的傀儡,實為可惜。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史書上冬眠的蛇


法國在二戰前擁有歐洲數一數二的陸軍,其在二戰初期的失敗乃至屈辱投降令人震驚扼腕。尤其投降,對於法蘭西這樣一個有尊嚴的民族而言,將永遠是民族歷史的恥辱。

(這是對於法蘭西民族的恥辱時刻)

但理性分析,在德軍“黃色方案”成功實現“鐮刀收割”,將盟軍包圍在敦刻爾克後,法國選擇投降,其實是當時最為明智的選擇,即使繼續死戰,對二戰的進程影響不大。原因,簡而言之,那就是法國人根本不具備繼續大規模抵抗條件。

首先從軍事角度分析,

一,戰略防禦上,法國缺少類似蘇聯,中國的廣大國土縱深,無法組織多梯次防禦,一旦德軍突破一線防禦,後方岌岌可危;

二,交通運輸上,法國乃至西歐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普遍先進,但這反而有利於德軍裝甲部隊“閃擊戰”,實現快速開入法國內地,並切割包圍法軍各部;

(不同於法國,蘇聯糟糕的路況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閃電戰”的效果)

三,武器裝備上,1940年5月,盟軍近30萬人,40個機械摩托步兵師和裝甲師被圍於敦刻爾克,儘管大部分法軍得以撤退並不久重返法國參戰,但那些遺棄在沙灘上的武器裝備,尤其是坦克,裝甲車等珍貴的重裝備卻永遠損失了,拉大了德法軍的裝備差距。

四,有生力量上,法國在戰爭爆發時動員野戰部隊達224萬人,對於一戰受重創的法國而言,已是動員極限,加之開戰初期德軍在阿登實現突破,並於色當擊敗法軍後,大量人員被俘,組織鬆散,無法再重組防線。

(色當戰役後潰散的法軍士兵)

繼而分析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便是經濟。戰前法國的工業(尤其是國防工業)和人口主要分佈於巴黎盆地和塞納河下游,以及東北部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而當德軍裝甲部隊及後續主力跨過阿登山脈後,很不幸,以上要害地區直接暴露在了德軍面前,色當戰役的慘敗無疑加劇了形勢的嚴峻性,如果繼續作戰,法軍必定無法保住以上發達地區。

(阿爾薩斯-洛林工業區緊靠德國,一旦戰爭爆發,必然受到威脅)

國防工業,後勤補給中心乃至兵源地的喪失,從根本上宣判了法國的失敗。她註定無法支撐到外部力量介入的轉折點。

軍情君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軍情解析


恰恰相反,如果以當時法國的軍隊拼死反抗,不僅不會加速二戰進程,還會延緩。畢竟如果完全消耗掉法國本土部隊,後面的諾曼底登陸基本不能完成了。後期的大反攻也沒有這麼多有生力量。

我們看看當時的力量對比。

當時聯軍的主要組成力量是英、法、比利時、荷蘭。而當時的情況是比利時、荷蘭已經投降,英國兩個師被殲滅,而法國更是損失慘重,陣亡了大約5萬人,總損失了30萬。所以,到“紅色方案”發動時,法軍只能以不足70個師來應對德軍壓上來的135個師,當然沒有勝算。

而我們注意的是,法國投降的時間是1940年6月21日,蘇德戰爭爆發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說,如果法國不投降,拼死反抗,那麼蘇德戰爭就不會爆發,以法國當時的實力,又沒有縱深戰場,有生力量被團滅的概率達到90%以上。一旦法國被團滅,靠英國一個國家能牽制住德國西線戰場麼,如果沒有西線戰場的牽制,蘇聯結局如何還是兩說,德日一旦會晤,打通亞歐線,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災難。

法國在不能抵抗德國的情況下,投降,撤向英國,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法國保留了法國艦隊、法屬北非殖民,在德軍佔領下,由於法國人的生活歷來比較富裕加上很長時間內免收戰火和盟軍轟炸之苦。以至於在諾曼底登陸前巴黎人甚至有閒心跑到諾曼底海灘上度假。

而法國本身保留了有生力量,是以後進行大反攻的保障。


笑嘗歷史百態


應該說,法國的投降,其實是降於領導層的意志崩潰,如果法國有一個意志堅定的戰時政府領導(這在第三共和國後期幾乎是不可能的)繼續打下去的話,這仗還有的熱鬧。

法國投降實際上是領導層意志的崩潰,而非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資本

以當時法軍的狀態而言,守住法國南部的機會不大,但是法國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和一支力量相當強大的海軍,如果抵抗意志堅決的話,法國政府和軍隊完全可以退到北非和科西嘉繼續作戰,這樣一來,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加法國海軍,在地中海面對軸心國海軍就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馬耳他也能獲得法屬突尼斯作為堅強後盾,意大利海軍的壓力會遠比歷史上要大,向北非的運補也會變得更加困難,意屬昔蘭尼加和的黎波里則會受到兩面威脅,盟軍在北非的戰略態勢會有很大的改善,軸心國很可能會比歷史上更快丟掉北非。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如果法國有堅定的抵抗意志,那麼即使退到北非,憑藉法國海軍和皇家海軍聯手,仍然是大有可為的。

至於東線,希特勒必然會搶在蘇聯完成戰備和動員之前進攻的,且不說向東擴展"生存空間"是希特勒一貫的戰略思路,搶在美國參戰之前拿下蘇聯也是避免兩線作戰唯一的選擇,否則一旦美國參戰,蘇聯完成戰備,戰略走向何去何從一目瞭然,而美國參戰取決於美國以多快的速度勒緊德國盟友日本的脖子。所以,法國的崩潰和投降,實際上極大的改善了軸心國的戰略態勢,讓德國可以在1941年放手全力進攻蘇聯,而如果法國不投降而是退到北非繼續抵抗的話,盟軍的態勢就會大大改善,從某種意義上說,法國的投降雖然對最終結局不是決定性的,但是確實對進程帶來了重大影響。

法國投降迅速的改善了軸心國的戰略態勢


DDG的老船塢


額,法國投降之前,主力部隊已經被德軍包圍了。法國維繫政府投降,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首先,法國主力部隊被殲滅的太快。1940年5月10日,德國先在比利時佯攻盟軍,盟軍派出主力部隊增援。結果,德軍裝甲機動部隊突然從阿登山區進攻法國,直達沿海地區!德軍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已深入到比利時的盟軍主力包圍起來,切斷了補給與通訊。此時的70多萬盟軍部隊,就只有等著挨宰,或者跳海了。所以有了敦刻爾克大撤退,撤出32.4萬人。

1940年6月3日,德軍實施紅色作戰方案,進攻法國新拼湊的魏剛防線。該防線由49個師加上英國的2個師組成的,和馬奇諾防線的17個師,連成一線。結果,到17日,法國全線崩潰,法軍近百萬人被圍殲。18日,法國政府宣佈停止抵抗。

其次,法國已經沒有兵力,支援前線了。馬其諾防線的兵力,只適合配合工事打防禦戰,不可能支援中路作戰。而法國國土面積狹窄,主力已經被圍殲了。剩下的西南部地區,已經沒有兵了。也沒有充足的戰略縱深,去準備足夠的戰略預備隊。

這就看出蘇聯和中國戰略縱深的優勢了。德軍雖然進入蘇聯東部地區,但是烏拉爾、西伯利亞是他夠不著的。蘇聯可以在這些地區繼續重組軍隊,不斷地向前線輸出兵力。中國當時的情況也是如此,以土地換時間。只要進入持久消耗戰,那麼戰局將會走向對我們有利的一面。德軍就是跟蘇聯拼消耗,拼殘廢的。

最後,就算法國不投降。也撐不過一個月。這麼短的戰略縱深,又沒有強大的後備役部隊。在當時的作戰情況下,是無法對抗德國的閃電戰的。繼續抵抗下去,就只有一個流亡政府了。

至於殖民地的抵抗,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法國投降確實二戰中很慫,被國際人取笑,感嘆拿破崙時代的世界第一陸軍已經都變成軟骨頭。

但是法國如果全民焦土抗戰,法國是輸的更慘!

法國當時是有兩股勢力,一股是投降的法國政府,一股是以戴高樂為代表的法國反抗軍!

其實法國的抗戰進程跟中國的抗戰進程是有點類似的,中國提出“以空間換時間”,這是個對的策略。

法國也 變相的執行了這個策略。把德軍拉入縱深,並保存自身實力。不僅如此,還把更多的國家捲入反德軍的戰爭中。

德軍雖然侵佔的大量打土地,卻迎來了更強大的反抗,法國英國美國等都進入了反軸心陣營,德國被迫一國對多國開戰。

如果法國剛開始就一味抵抗,那就造成蘇德戰場那樣的大戰,實力上比蘇聯差好幾條大街的法國,將會被德軍打的灰灰湮滅!


但是實際上投降的法國當時確實很慫!明明有資本可以做出抵抗,可以更好的保存國家利益和後方根據地,但實際上法國高層已經崩潰,已經認命,直接投降了。

這件事國際上都看不起,幸好有個戴高樂,不然法國人真的沒臉見同盟國友人了。


真兄弟旗艦店


不請自來,我是【今古縱橫】的槐叔,我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槐叔老規矩先來個定義:“法國如果在二戰中死扛,那結局是徹底亡國,連維希政權也不可能存在,而對於德國是沒有影響的,其他一切和真實不會有區別”。

(德軍越過阿登森林)

<strong>關於法國投降,首要要了解法國為什麼要投降,答案是沒有兵了。

法國號稱有170萬陸軍,但是國土面積大,主要分散部署在馬奇諾防線和比利時到沿海附近,機動兵力不足。1940年5月,納粹德國閃擊低地國家,法國40個師和英國遠征軍9個師蜂擁撲向比利時。因為當時英、法認為只要守住比利時這個口子,德國人是進不了法國的。

但是,沒想到德國進攻法國的主力繞過馬奇諾防線,穿過阿登森林,直接到了法、英聯軍的後方,而這時候比利時宣佈投降,聯軍只有撤回法國本土,數十萬聯軍就一下子被包圍在狹小地帶。之後就發生了敦刻爾克英軍撤退的故事。但是法軍40個師幾乎全部投降,原因是幾十萬人在一小塊的地方根本無法展開作戰。

(英國遠征軍敦刻爾克撤退)

這時候,法國人已經慌了,法國總理雷諾已經和剛當上英國首相的丘吉爾說:“這場戰爭我們要輸了”。法國臨時又拼湊了數十萬軍隊前往阻擊德軍,結果慘敗投降,而馬奇諾防線上的20萬人也被包圍投降。

從5月10開戰到6月10日,法軍一個月已經損失士兵百萬之眾,這仗是沒法打了,要抗也扛不住了。因為,法國徹底沒兵了。

法國沒有力量再抵抗,如果抵抗結局會很慘,而對於德國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瞭解了法國放棄抵抗投降的原因,就來想象一下法國堅決抵抗的結果。沒有守軍、也愛好藝術的法國人肯定還是會將巴黎立為不設防城市,德軍完全正常進入。隨後法軍只有向南撤退,並且加緊招募殖民地軍隊來防禦。

(德軍進入巴黎)

但是按照德軍的戰鬥力,所剩無幾又缺乏士氣的法國軍隊估計最多再撐個一個月了不起了。而殖民地軍隊根本沒有這麼快趕到,盟友英國人這時候正慶幸遠征軍回來了,更不會出手相救。

那麼,法國就此會被正式亡國,法國人所遭到的待遇可不像真實情況那樣舒服了。在被納粹德國佔領的國家中,法國人受的是最優待遇。當時的巴黎,除了街上的黨衛軍,基本看不出和以前有什麼兩樣。如果抵抗到底,那結果不敢想象了。

同時,對於德國來說,最多也就是法蘭西戰役再多打一個月,那最多針對英國的“海獅計劃”也再拖延一個月到8~9月份而已,沒啥影響。而英國想在一個月之內有所作為基本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槐叔認為,二戰法國抵抗到底對於法國人是沒有任何好處,對於德國也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二戰進程一切照舊。

一家之間,感謝您的閱讀,如有不盡之處歡迎一起探討。敬請關注【今古縱橫】,謝謝。


今古縱橫


啥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法國死戰不降,戴高樂將軍也不可能上臺,法國的有生力量也將消耗待盡。德國進攻蘇聯也將廷遲,就連原子彈德國都有可能先製造出來,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如何誰也無從知道。所以說那樣世界的災難可就真的到來了。一件事從二個方面來看,正面與反面它們的利害關係大著呢?從總體上看,法國二戰中的懦弱,使德國希特勒驕傲自大了。他認為法國都不堪一擊,蘇聯也強不到哪去。大大低估了蘇聯的潛力與英國的耐力。實際上從他兩面作戰,就註定滅亡的一天,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罷了。再說事物沒有假設,事情也沒有後悔藥。我們都應該順其自然,坦然面對一切。這樣我們就不可能後悔,也就終身無憾了。


吳鳳傑3


法國當時最大的悲劇在於,當德軍從阿登森林突破後一舉拿下軍事重鎮色當,坦克集團就一路向大海方向穿插。閃電戰賦予德軍最大的“魔力”就在於一方面讓身處比利時的40萬英法聯軍腹背受敵,另一方面讓龜縮在馬其洛防線的幾十萬法軍又無法機動,此時法國匆忙組織起來的10萬後備隊部隊迅速被打光。法國土地面積雖然在歐戰是第三,但也僅僅54.7萬平方公里,也就比四川大一點,所以面對德軍裝甲部隊,法國最終只能無奈的投降。事實上阿登森林110公里的路段全是山路,並且有大量的森林擋住去路。德國工兵整整砍了兩天的樹才讓大部隊通過,真是不容易啊!

至於法國政府如果要選擇拼死反抗,只會更多的讓法國士兵白白消耗在德軍的坦克大炮之下,對二戰影響甚微。倒是撤到英國的法軍保留了實力,為最後的反攻積蓄了力量。當然,法國投降也和當時歐洲各國之間戰爭的形態有關。傳統意義上歐洲列強之間的戰爭並不是你死我亡的亡國滅種,打敗了就是割地賠款,所以法國根本沒有必要死戰不降。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的是,面對法國的迅速潰敗和統治層的奔潰,英國人迅速收縮兵力,徹底打算放棄法國。老辣的英國人的判斷十分精準,法國要投降。所以一方面英國人要把自己的軍隊全部帶走;另一方面法國的有生力量也要儘可能的多帶走一些,未來這些法國軍人都是反攻歐洲的炮灰。隨著英國軍隊撤回本土,法國人不投降也沒有其他路可以選擇了,死戰不降對二戰進程毫無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