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佛陀80歲逝世。據說他滅於拘屍那迦城(印度北方邦境內)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的娑羅林中。關於他一生的傳說,很難肯定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不過從中大體可以看到早期佛教僧侶的一般生活情景,有助於對佛教基本教義的理解。

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佛教經典的產生

按照佛教徒的傳統說法,佛教經典三藏都是釋迦牟尼親自宣講和制定的。事實上,佛教經典決不是一個人的創造,也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們往往是隨時隨地就以“如是我聞”的格式在社會上湧現出來。佛教流傳到哪裡,那裡就會有新的經典出現。除了“論藏”部分有作者的署名之外,一切經、律,既無作者,也無真正的製作時間和地點。

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因此,佛教典籍既多且雜,很難作歷史的考察。即便按佛教自身的傳說,最古老的典籍,也是在佛教產生兩三百年之後,由佛教不同派別的僧侶彙集編成的。因此,要判定哪些教義是釋迦牟尼的思想,已經不可能。但作為最早流行的一種思潮,即學術界所謂的“原始佛教”言,還可以看出一個輪廓。這些最古老的典籍,有許多共同的說法,反映了佛教的基礎教義和歷史的連續性,也就是早期佛教的基本內容。

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沙門思潮的共同與延伸

作為 的一種,佛教與其它沙門派別既有共性,又有差別。一般說,早期佛教對當時沙門普遍關心的本體論問題不願考慮。《雜阿含經》(卷三十四)載:當“外道”沙門向佛詢問關於世間“常”還是“無常”,世間“有邊”還是“無邊”,如來死後是“有”還是“無”,身體與生命是“一”還是“異”等十四個問題時,佛陀不置可否,拒絕作明確的答覆。他認為,當前最緊迫的是人生解脫問題,討論本體論徒勞無益。譬如人中了箭,不是馬上去拔箭治傷,而是先討論箭是什麼做的,弓是什麼形狀等,那就是本末倒置,走入歧途。

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佛陀及其弟子們關心的問題,集中在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解脫方面。佛教的全部學說,基本上是按照這一主題展開的,這一主題又集中凝聚在四諦說中。

佛教基礎教義:四諦學說

“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形成可能較早,相傳佛陀悟道的核心就是四諦,也是初轉法輪的根本內容。

佛教史: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四諦說

所謂“諦”,有“實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學通用的概念。“四諦”亦稱“四聖諦”,意為“四條真理”,即苦、集、滅、道。四諦又分為兩部分,苦、集二諦說明人生的本質及其形成的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或者說,前者側重於解釋世間,後者側重於創造出世間。四諦的這種組織結構,可能借鑑印度醫生治病的“四俠”,早期佛教把人生本身就看作是一種病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