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是“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这个说法来源于南北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品藻》的第四则故事,原文如下: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当时诸葛家三兄弟各侍一国,但是三人能力有所不同,其中诸葛亮最高,诸葛瑾次之,诸葛诞最末,所以把三兄弟比喻为了龙虎狗三种动物。

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是“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诸葛亮

诸葛亮是龙。他有“卧龙”的绰号,也是三种动物中唯一并不真实存在的,也有“超凡脱俗”的意思。 而看诸葛亮的一生,用龙来比喻可谓恰当之极。

《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名为“乾卦”,《大象传》对卦名的解释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恰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不屈不弃,矢志抗魏的决心。

“乾卦”的六爻爻辞用龙做比喻,描述了龙成长的七个阶段,又恰与诸葛相合。"潜龙勿用"对应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或跃在渊"对应他崭露头角,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飞龙在天"对应他执掌蜀汉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亢龙有悔"则指他见北伐无望,五丈原上内心不甘的无声恸哭。

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是“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龙生于江河湖海,纵横于风雨云端,但龙也有苍老,终究抵不过自然流光。

诸葛瑾

诸葛瑾是虎。 猛虎雄踞山林,威风八面,却困守一山,不思开拓。自保之才足矣,进取之心不足,用来形容诸葛瑾,再合适不过了。

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于上流,(诸葛)瑾进攻浮桥,真等退走。虽无大勋,亦以全师保境为功。——《吴录》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真率军来讨伐东吴,在与曹军的作战中,诸葛瑾有“全师保境”之功,这是诸葛瑾人生中唯一一次军事上的成绩。作为一名军事统帅来说,这份成绩单是不合格的,敌人进犯领地,却只以爪牙之利,做“守山之虎”,能决胜于山林,却不敢逞威于平阳,这是诸葛瑾永远不能达到一流统帅的原因。

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是“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后来诸葛瑾因资历累官至大将军,成为东吴军方的头号大佬,却也因此说明了东吴在军事上的无力。

诸葛诞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他们的从弟,也就是堂兄弟。

诸葛亮三兄弟为什么是“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

诸葛诞是狗。此狗并非“走狗”,称诸葛诞是狗不是对他的贬低,而是褒奖。诸葛诞的“狗”既是功狗,也是忠狗。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 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功狗”的称谓始于汉高祖刘邦,他曾经称呼萧何为“功人”,用来比喻他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称呼手下的猛将们为“功狗”,用来比喻他们作战勇猛、杀敌立功。所以后来人用“功狗”比喻功臣。 诸葛诞为曹魏平定了毋丘俭、文钦之乱,是他对曹家的功劳。

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魏末传》

贾充拿司马家取代曹氏的可能性来试探诸葛诞,惹得诸葛诞勃然色变,厉声说道:“如果魏国皇室不存,我将以死明志!”后来诸葛诞为反抗司马家篡政,起兵造反,被司马昭亲自率军平定。诸葛诞本人也被胡奋所杀,除了在东吴做人质的儿子,全族上下皆被司马昭杀死。

诸葛诞忠于曹氏,在司马家把控朝政时敢于站出来为曹氏说话,“忠狗”的名头是当得起的。

诸葛家三兄弟,不管是在蜀、在吴还是在魏,都对自己侍奉的君主忠心无二,从没有过背离之心,只是风云变幻,三家竟然皆未完成一统,最后政权却归了司马氏,只能说是世事无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