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澄城劉家窪遺址被確定為芮國後期都邑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被确定为芮国后期都邑

大墓M1出土甬鍾。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被确定为芮国后期都邑

大墓M1出土金虎。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被确定为芮国后期都邑

大墓M2隨葬銅鼎。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被确定为芮国后期都邑

劉家窪墓地發掘現場。

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被确定为芮国后期都邑

劉家窪墓地範圍示意圖。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原標題:澄城劉家窪遺址被確定為芮國後期都邑

劉家窪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村西的魯家河東岸塬邊,北距黃龍山約10公里。該遺址2016年底因被盜而現於世人眼前,後追繳回該遺址文物多達402件(組)。此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市、縣相關文博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勘探和搶救性發掘。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一個湮沒數千年的周代封國漸漸顯露真容。然而,這究竟是誰的封國?墓地葬的是哪位諸侯?

2019年1月2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重大考古成果,劉家窪遺址出土了帶銘文的青銅器,其中有“芮公”“芮太子”銘文。至此,繼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地之後,芮國後期的又一處都邑遺址被確認,這一考古發現對推動關中東部周代考古乃至周代歷史社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芮國”

不是第一次出現

“芮國”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近年的考古發現中。2005年,在距離劉家窪不足100公里的韓城市梁帶村的考古發掘中,隨著一大批珍貴精美文物的面世,這個沉睡數千年的諸侯國重見天日。此項考古發現也成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震驚中外。

2017年底劉家窪遺址入圍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但由於當時尚未出現帶有文字的隨葬品,所以墓主人的真實身份一直是個謎。

在兩個相距不足100公里的地方,一個在史書上都無過多記載的小芮國,為何要建兩處都邑?2700多年前的古芮國到底發生了什麼?劉家窪芮國都城遺址和梁帶村芮國遺址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淵源?

芮國是從商代晚期便已見諸史籍並經歷了兩週和春秋早期的一個小國。芮與周室同源,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把卿士芮伯良夫封在芮邑,周成王在位時芮國正式建立。芮國國君被稱為芮伯,曾在周王室擔任司徒的職務,長期出入於周王朝的政治中心。

梁帶村芮國遺址的M26號大墓曾出土了眾多精美陪葬品,由此推斷出墓主人為春秋早期芮公的夫人芮姜。而此次劉家窪大墓主人也是春秋早中期的芮國國君,從時間上來說與梁帶村芮國遺址發現的墓主人時間幾乎重合。

“我們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發現劉家窪和梁帶村兩個芮國遺址的年代只相差10到20年,甚至更短,沒有隔代。”劉家窪考古隊副隊長孫戰偉告訴記者,“這麼推斷,劉家窪遺址的大墓主人應該就是被仲姜趕出芮國的國君芮伯萬了。”

至公元前640年,芮國被秦穆公所滅。《史記·秦本紀》秦穆公二十年,有“秦滅梁、芮”的記載。在歷史舞臺上,芮國先後活動了400餘年。

此次經劉家窪的發掘得以確認,填補了芮國後期歷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地)向東周諸侯國發展演變的典型案例。

出土銅器銘文證實

墓主應為芮國國君

“目前,劉家窪遺址確認的墓地有4處,共210餘座墓葬,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發現了2座帶墓道的‘中’字形大墓(編號M1與M2),南北向,東西並排分佈。”劉家窪考古隊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紀委書記種建榮說,“這兩座大墓規模宏大,墓主人應當是諸侯國國君級別,但究竟是誰,這一謎團仍需進一步的考古發掘來破解。”

近期,記者專程趕赴考古現場。在魯家河東岸塬邊記者看到,鐵網圍擋的墓地發掘現場,M1、M2兩座帶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已清理到墓底,但被盜嚴重。它們的西北不遠處,各有一座長方形的車馬坑,有待發掘。12米深的M2大墓,墓室底部棺槨之間,東部的7件青銅鼎、1件青銅簋已經被提取,一個5米長的編鐘架子仍靜臥在泥土裡,上面是斑駁的木雕痕跡,嵌著蚌片、蚌飾等飾件,鍾架下面倒塌的土裡覆壓著7件編鐘,1件編鐘已被提取。文保專家給編鐘架子“打吊針”,不斷加固,準備適時提取木雕痕跡。

“兩座大墓均遭嚴重盜擾,人骨不存,墓主葬式不明,出土隨葬品多少不等。M1劫後殘留各類隨葬品總計240件(組),重要的包括彩繪木俑、銅簋、2組10件編磬、2套殘存9件編鐘等。M2保存狀況相對較好,出土各類文物400件(組)。”種建榮說,“這兩座大墓還出土有大量的車馬器,不少兵器與少量玉器。最關鍵的是,M2槨室東北角建鼓銅柱套上刻銘‘芮公作器’,下壓的1件銅戈上亦有‘芮行人’銘文。考古專家據此判斷,此墓主應當為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國國君。”

除了大墓,東I區中型墓M6、M49、M27隨葬亦很豐富。其中M27與M49出土有青銅器銘文資料,M27兩件銅鬲口沿上鑄有“芮太子白”等銘文,為判定墓地性質提供參證。

首次發現

金首銅樽權杖

“M2大墓儘管被盜,但出土了玉器、兵器和金器,有的金器是首次見到的,非常重要,比如金的權杖頭,應該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金的權杖頭。”種建榮說,這件長約1.4米的金首銅樽權杖十分精美,權杖頭上飾有蟠螭紋。杖,既是一種生活用具,也是一種象徵身份和地位的裝飾品。中國人用杖,由來已久。我國曆代王朝,都有賜杖予老臣的慣例。

緊鄰M2大墓,就是編號M3的豎穴土坑大墓,墓口長7米、寬5米,墓槨室大小和兩座“中”字形大墓差不多。獨特之處在於槨室四壁共置9個壁龕,每龕有一年輕女性殉葬,下肢甚屈,身上有硃砂。M3大墓雖然也被盜,但仍然出土了豐富的隨葬器物,銅鼎、5鎛9鈕的編鐘、大量的車馬器及罕見木格漆繪牆圍與1件漆器。由於在大墓中沒有發現任何兵器,考古專家由此推測墓主可能為芮公夫人。

出土螺旋狀金耳環

顯示外來文化交流頻仍

“這個地區古文化底蘊深厚,文物遺存豐富,古遺址、古墓葬相對集中,周鄰發現新石器遺址以及戰國、秦漢墓葬。北邊10公里處黃龍山腳下是魏長城,北邊2公里多2014年發現了西周時期的九溝墓地。東北3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良周秦漢宮殿遺址。”據專家介紹,劉家窪遺址處於黃河與洛河之間的渭北黃土臺塬帶,是勾連北方與關中以及與中原的重要通道,秦與三晉爭鋒的重點區域,地理位置關鍵。這裡在西周屬於抵近王朝北部邊界的王畿地區,是王朝經略之地。東周時期則處於周戎之間、秦晉之交,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帶。春秋時期,秦、晉長期在此拉鋸、爭鋒。

“遺址中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狀金耳環、金手鐲等飾物,充溢著濃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氣息。”令考古人員意想不到的是,在兩座特小墓中竟出土了3件金耳環。“不到3平方米的墓裡,為啥會有金耳環,卻沒有一件陶器?”種建榮認為,“墓主不是陝西人,是外來人,是北邊的少數民族,是戎狄人。不同族的人埋在同一個墓地,我們就不能說它是家族墓地,這是一種近緣關係,是一種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需要做DNA鑑定,進行科學分析。”據瞭解,整個墓地出土銅器最多,還有金器、鐵器,這個時期的鐵器比銅器還重要。

“經過10年、20年的持續考古,把關中東部釐清,然後打通關中社會與周代社會的核心區域,這樣的話,我們對周代社會問題的認識就會上升到一個高度。”種建榮說,“兩週之際伴隨著周王室的東遷,關中東部地區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學界對兩週時期周王室在當地的籌劃治理與分封模式方面的認識十分模糊,劉家窪墓地的發現上接梁帶村芮國墓地,為研究東周時期關中東部諸侯國的存滅概況、與北方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變遷、人群流動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絕佳的資料。”(記者 郭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