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过年了,看着身边的人和大街上的人都高兴又迫切的往家赶,你此时什么心情?

吐槽段子手一正浩


我做开发工作。今年这个年是我来上海后过的第6个年,之前的5个年都可以在家休息一个月,因为平时加班多,到过年可以调休一个多月。

从上海到我老家市里火车只有一趟需要24小时,到了市里时没有回县里的车。高铁也只有一趟12小时,到市里大半夜11点多,同样没有回县里的车了。

飞机飞行时间3小时多点,加强候机等行李需要6个小时的样子,从市里做汽车回县里要乘大巴需要4个小时左右。那时从来没觉的离家远,因为会提前回去也看不到别人拉着行李箱,也许别人会看到我,羡慕我吧。

今年,换了份工作,加班是常态。深感生活不易,假期前后不让调休,更不让请假。过年的两天假还是费了好大特批的。因为我若是不请假,没到家呢,年就过完了。所以过年要坚持到最后2天。

最近几天公交、地铁的人都少了,经常看到拖着行李箱的人,也有几分羡慕,但是我会告诉自己我也快了……





程序小妞


我做iOS开发工作,这是在南京过的第三个年。第一年过年的时候是在一家小公司,过年前的两星期单休换了两天假,腊月27回的家,快回家的一个月就开始抢火车票,抢到最后愣是没抢到,最后没办法做的大巴车,做了将近十个小时才到家,在外漂泊真心不容易

第二年过年的时候是在南京最大的it公司-苏宁,过年的时候好不容易请了一天假,而且还要写各种理由人事审核啥的,火车票也是没抢到,买的腊月29的汽车票,结果路上堵车,堵到腊月三十凌晨3点才到,真不容易。

第三年是在南京一家上市公司下边的一家小公司上的班,平时加班比较少,打算长期干下去,腊月请了一星期婚假,回老家接了个婚,刚回来一个星期公司大裁员被裁了,一脸懵逼。大概是腊月20左右,等媳妇又上了几天班,买的腊月25的汽车票回家过年,路上碰见好多拉着行李箱回来的人,脸上都洋溢着高兴的笑容,腊月二十五不到天黑都到家了,今年算是回家最早的一次了,多赔了陪了家人和朋友。





拍客小孟的日常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大家都盼望着可以早点回家,可以家人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看见大街上的人们领着行李大包小包的往家赶,就会好羡慕,想着自己也快了心情就无比的激动。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唯一一次过年没有回家,因为家里要添一位新成员,即将迎来我们的小天使,加上回家的路程也有一些远,过年回家的人也太多太拥挤不方便,所以就没回家,在这边就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过了一个年,每每看见路上来来往往拖着行李回家的人,就无比羡慕。





杭漂IT测试小洁


我在武汉,大学多,放寒假后,大学生基本都回去了,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外地的,所以真的发现少了很多年轻人,当然,主要是注意妹子少了。还有很多大学周边的商贩也随之提前关门返乡了,真的很明显。中国很多中大型城市,到了过年都会比较空,虽然城镇化的进程这几年有很大推进,更多人在大城市定居了,但是老家总还在,所以作为武汉土著,其实很羡慕能够回农村老家,不过过年城市空了又感觉仿佛回到小时候那个不那么繁华喧闹的武汉,也别有一番滋味。

当年我去重庆云阳的大山里支教,最后一个学期离开时,正是快过年的时候,突然镇上多了很多人,十倍不只,我就感叹中国人口每年的迁徙规模,也很感动那么多背井离乡去外地打拼的人们。

习主席说了,我国现在主要的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终有一天,发展越来越平衡,就业机会越来越广泛而平等,可能到那时,春运的现象反而就没有这么明显了。





每天一点有趣的冷知识


毕业后一直在家附近工作,不说天天回家,至少一周回家一次,谈了场异地恋,离家来到其他城市,租房子,找工作的迷茫,对家的思恋,开始一个月回家一次,现在两年了,习惯了!只是每次下班,纠结买菜还是点外卖的时候,特别想家,在家上班天天吃现成的,没有买菜做饭的琐事,没有捧着手机不知道吃什么的纠结!

所幸离家不是特别远,汽车两个半小时,不用抢票,但是怕堵在路上,去年回家堵了两小时,今年回家稍晚点,2号回家,看着别人拖行李箱很羡慕,想想自己还得坚持两天,加油!年后正月16上班,还是挺知足的!


胖歪渔啾啾


最近这三年我在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每当过年厂子里的活是最忙的时候,所以不放假,把心态调整好,一切向钱看吧,加油!


小姐妹视频


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 我回家的目的却是为哥哥办后世 家里父母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走在街上感觉这年味与我无关 匆忙办理完后事又返 没能陪父母在家过年 你说我什么心情


熊猫逛韩餐


我这么多年也没有在外漂泊一直在家工作,离父母的城市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看见那么多的人都回家过年了,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年三十儿的时候回家可别堵啊。



Lulu明明


地球载着人类以(29.78 3千米/秒)的速度在指定轨道公转一圈,从大家约定俗成的起点(正月初一)又转回了起点称之为年,人们在地球上欢呼雀跃,称自己又长了一岁。其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但是没有人过月、过日、过时、过分、过秒也像过年一样的庆祝,可能是这样太频繁了,来不及庆祝。其实过年不只是在过时间,过年已经成为汇亲、访友、感情交流、聚会…的代名词。

现在的年味不足,其实是因为它的寓意本质改变了:时间和代名词之间找不到定位。如果有人在年月日时分秒中,每一秒都像过年一样开心的话那么每天都是过年,每时都是过年,每刻都是过年,每秒都是过年。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不一定非要等到人们共同约定的起点时间为主。


人力管理导师


一边智暂冷清了,一边短暂热闹!过年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