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乌到大连 74岁老人终圆梦祭祀未谋面烈士父亲

天健网消息(记者 丁一)“骆平烈士,男,辽县市委组织部部长,1947年5月9日在革命工作中牺牲。”在位于高新区思亲路68号的大连市烈士陵园里,骆平烈士的墓碑纤尘不染。跟其他烈士的墓碑一样,墓前摆放着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鲜花,青松翠柏环绕中,宁静肃穆⋯⋯

4月5日下午,骆平烈士墓前来了一群步履匆匆的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七旬老者,他手捧菊花,因为心急,几次脚下踉跄。“爸,儿子不孝,儿子来迟了,儿子来看你了!”这名老人出生于1945年,今年74岁。他出生刚几个月,正值解放战争爆发,父亲骆平为他取名骆远征,表明自己要北上革命的决心。随后骆平离开家乡义乌,随大部队北撤至山东,后编入华野一纵三旅负责民运工作。自此,骆远征再也没见过父亲。

从义乌到大连 74岁老人终圆梦祭祀未谋面烈士父亲

骆平烈士后人第一次为其扫墓祭祀

骆平离开家乡时,大女儿9岁,二女儿5岁,骆远征对于父亲的了解和记忆,都是通过母亲、祖母和大姐。“父亲出生于1910年,18岁时加入共青团,后来入党,是当时义乌中学第一任团支部书记。”

按照骆远征带来的《义乌方志》记录,骆平曾用名骆文龙、骆文彬,1937年春到陕北红二方面军干部学校学习,后来到延安抗大第二分校学习,1939年毕业后赴抗日前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不久回浙江老家组织当地游击队。回到老家后,他先到中共金华县委工作,后任义乌县委宣传部长。1942年5月义乌沦陷后,骆平任八大队中队指导员、义东北工委和诸义东县委宣传部长、诸义东办事处民政科长等职⋯⋯

“父亲从1939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在家乡干革命,二姐和我先后出生,但因为年纪小,对父亲都没什么记忆。”骆远征告诉记者,1945年父亲离家北上后,他们再也没有过他的消息。直到解放后,有人告诉他们“父亲牺牲了”。当地政府还送来了写着“无上光荣”的烈属牌匾。

从义乌到大连 74岁老人终圆梦祭祀未谋面烈士父亲

老人展示相关材料

“我们只听说,父亲牺牲后埋葬在大连。具体什么情况,葬在哪里一无所知。”这么多年来,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但一无所获。直到今年清明节前夕,堂兄骆逸民联系上了大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并提供了相关信息。大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这条求助非常重视,经过查实,发现骆平烈士就葬在大连市烈士陵园,于是立即把反馈信息告诉家属。

按照原始资料记载,骆平烈士于1947年5月牺牲,骆平牺牲后安葬在大连最早的烈士陵园——大佛山烈士陵园,后来动迁搬至英雄纪念公园,多年未寻得烈士家属信息,一直就在骨灰堂存放。2015年大连市烈士陵园落成成后,把大连市内零散烈士进行集中整合,全部搬迁至新建陵园安葬。因此,骆平烈士从英雄公园骨灰堂搬迁至烈士陵园。

4月5日,骆远征夫妻和3个子女,以及11岁的外孙,从义乌和上海两地飞赴大连,祭扫父亲陵墓。大连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到机场等候,将烈士家属接到陵园。这是骆平烈士牺牲72年来,第一次有亲人祭拜。亲人们为骆平烈士献上鲜花,在墓前向他讲述了这些年家庭的变化。虽然叙述伴随着泪水,但每个人心中更多的是感动和激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