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導讀:沒有品牌,沒有技術,就沒有話語權!如果說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只是引發地震,那麼不久前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表態考慮增持合資公司股份,將是這次地震引發的“大海嘯”。畢竟,後者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超過15%。而合資公司股比限制取消,以及最新的《外商投資法》出臺,則會讓汽車合資公司的“裂痕”加速出現。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在狼堡的迪斯博士表達要改變在中國合資公司股比之前,他還是中國合作伙伴眼中少有的君子。他親自執掌中國三個多月來,每天為這個最大市場殫精竭慮,並加強與中國合作伙伴的溝通,推進其龐大的電動化戰略,以減少中國市場下滑帶來的衝擊。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然而現在他的印象在上海人陳虹眼中發生了變化。後者執掌下的中國最大汽車上市公司——上汽集團認為,他在沒有同中方溝通之下就表示要調整合資公司股比,破壞了雙方友誼的小船,而且小船隨時可能傾覆。“未有過磋商、感到遺憾”,彷彿在痛斥大眾集團和迪斯的“先斬後奏”。

“關於股比問題,目前大眾汽車集團正在評估這一可能性;在未來我們也會進一步和中國的合作伙伴洽談,如何進一步增強中國市場在我們世界版圖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電池生產、電動汽車生產及軟件研發方面,我們都會與合作伙伴攜手並進;因為在未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將繼續增強。”3月12日,迪斯在回答中國媒體的提問時如是說。

上汽集團在迪斯博士這一番肺腑之言後,市值瞬間蒸發了上百億。要知道,去年一年,上汽最高市值也才蒸發了千億左右,可見迪斯博士給中國最大汽車集團造成了多大的“殺傷力”。同樣,江淮汽車也受到波及。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作為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會不會讓迪斯同志賠償些突然襲擊的精神損失費?未來,上汽集團的投資者與券商機構也可能更加謹慎,沒人知道大眾集團和通用汽車,會不會不時地弄出一些動靜。從這背後不難發現,中國汽車合資公司外方股東正就股比問題,走向徹底“攤牌”。

這對於沒有品牌、沒有技術,就沒有話語權的合資公司中方股東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未來它們躺著掙錢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根據上汽集團、東風集團、廣汽集團、北京汽車、長安汽車幾家上市車企公佈的最新年報和銷售數據,不論是銷量,還是淨利潤,合資公司的貢獻度都在七到八成,有的甚至完全依靠合資公司貢獻的利潤生存。

汽車K線認為,如果說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份只是引發地震,那麼不久前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表態考慮增持合資公司股份,將是這次地震引發的“大海嘯”。畢竟,後者在中國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超過15%。合資公司股比限制取消,以及3月15日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出臺,則會讓汽車合資公司的“裂痕”加速出現。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2018年4月,博鰲論壇就釋放出放開汽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的信號,當時華晨寶馬就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第一個打破股比限制的合資公司;6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發佈,自當年7月28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同年7月,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消息被坐實;10月,寶馬集團CEO克魯格來中國收穫“果實”;隨後,華晨中國(HK:01114)發佈公告,以290億元人民幣向寶馬轉讓華晨寶馬25%的股權。

隨後,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福特汽車等公司紛紛眼紅,傳出有意對其中國的合資公司進行增持或控股,一股打破股比束縛的力量正蠢蠢欲動。

尤其在《外商投資法》迅速通過,配合合資股比限制取消,表明中國對外開放是真實的、有決心的。即便是後顧之憂非常多的日本汽車公司,也在中日關係轉暖,表明了今後會考慮提出合資公司股比變動的事宜。

有意思的是,今年一季度,外資公司高層也頻繁到訪中國,雖然看似一團和氣,但中外股東博弈升級卻不可避免。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3月22日,中國北方重鎮天津,一汽豐田“亞洲龍”下線儀式上,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甚至在日方股東面前,用“全球最優秀”來形容一輛合資汽車產品,而即便是紅旗品牌,也不曾見到他如此評價。一汽集團希望,一汽豐田未來三五年能夠實現百萬輛年產銷目標。

4月3日下午,中國上海,福特發佈其中國“2.0戰略”尾聲,江鈴汽車董事長邱天高在舞臺上突然大聲喊出的“家和萬事興”,頗讓人玩味。要知道,福特全球高層和福特中國高層,以及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等均在場。當然,這也可能只是一個“小插曲”。

相比之下,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已達到一定規模。去年大眾集團在中國汽車銷量超過400萬輛,也許是覺得自己在中國太大而不能倒,所以迪斯敢於吐露真言。

有業內人士認為,大眾這是在錯誤估計自己,如果沒有一汽和上汽兩大合作伙伴,大眾在中國很可能早就因各種質量問題被弄得跟福特、現代起亞那樣。大眾此時有意削減合資公司中方股比,實為冒險之舉,中方也許有反制措施,可能令其失去最有效的背書。

除了如日中天的大眾汽車,不斷削減“閒置”產能的現代、起亞在中國也並非沒有想法。趁著現在自身狀況不好,不正是與合資公司中方股東探討改變股比的好時機?

中國汽車合資公司“裂痕”擴大

不過,相比這些已經老邁的合資汽車公司慢慢出現裂痕,去年至今,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就mini品牌合資國產,吉利集團與戴姆勒全球範圍聯合運營推動smart品牌轉型,併成立合資公司,則表現出另一種新的、平等的合資合作業態在誕生。

這打破了既有的舊格局,也可能開創中國汽車發展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