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物流圈內的朋友,尤其是做合同物流的,對倉儲物流應該不會太陌生,它在整個物流環節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供應鏈的角度,物流過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給”和“需求”組成,當供給和需求節奏不一致,也就是兩個過程不能夠很好的銜接,出現生產的產品不能即時消費,或者,存在需求卻沒有產品滿足。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建立產品的儲備,將不能即時消費的產品儲存起來以備滿足後來的需求。

供給和需求之間既存在實物的“流動”同時也存在實物的“靜止”,靜止狀態即是將實物進行儲存,實物處於靜止是為了更好的銜接供給和需求這兩個動態的過程。

說起倉庫管理,我們很難繞開倉庫運作效率低這個話題。大多數人拍腦門都可以想得到的原因是,庫內的員工工作不努力、偷奸耍滑。但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是我們冤枉了一線職工,帽子扣得有點大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下。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01 月臺選擇

如果是三方物流進駐到客戶方的倉庫內提供倉儲服務的話,我們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如果這個業務是需要三方物流來提供倉庫時,就要慎重考慮了。倉庫硬件的選擇,一定是要基於後期方便運營管理這個出發點,考慮產品的特性,以及,提卸貨的車輛類型。

物流人在選擇倉庫時,首先會考慮是否有月臺。有月臺的我們稱之為“高臺庫”(庫內地面距離室外地面的高度大概有1.35-1.45米的高度差),沒有月臺的我們稱之為“平面庫”。

在汽車配件倉庫工作的朋友,可以回想下自己所在的倉庫屬於哪種類型。大部分都是平面庫,對吧?而且,裝卸門前面會有一個雨棚,提卸貨的車輛主要是飛翼車,車輛在雨棚下面作業。汽車配件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單元化的方式,所以,在裝卸車時,大部分是帶盤的形式,無需裝卸工單獨在車廂內碼放。叉車司機從庫內取出貨物後,走到雨棚下面的飛翼車的側面,直接裝車。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不熟悉汽車配件產品特性的朋友,如果在選擇倉庫硬件時,找了一個高臺庫,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叉車司機從備貨區取貨後,要先從庫內走出來,下一個緩坡,然後繞道飛翼車的旁邊完成裝車。然後,再上坡回到庫內的備貨區取下一盤貨物,如此循環往復。

大家對比一下,高臺庫和平面庫,裝卸帶托盤的汽車配件產品,所用的時間。顯然,前者用的少,說明平面庫更適合。

對於快消類的產品,因為貨品比較小,需要人工堆碼,運輸的車輛大部分是廂式貨車或者是高欄車,作業時,通常要開啟後門。那麼,有了前面汽車配件產品的對比,你會發現,此種業務,高臺庫更適合。不理解的朋友,我做簡單的補充。

假設使用平面庫,那麼,裝卸工人碼放完一個托盤的貨物後,就需要叉車司機將貨物從車廂尾部取走(因為車輛的底板距離地面有1米多的高度),轉移到備貨區,或者臨時放到車輛旁邊的區域中,再集中往庫內轉移。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而高臺庫的話,車廂的尾部跟倉庫的裝卸門是可以直接連接起來的(通過電動裝卸平臺),那麼,裝卸工可以直接把碼放完畢的貨物從車廂內拉出放到備貨區。所以,你看到沒?快消品更適合用高臺庫,因為不需要叉車司機配合裝卸作業。

特別提醒一點,租賃倉庫時,有時會遇到下沉式的月臺,一定要慎重考慮,此種月臺適合的裝卸環境稍微特殊一些,像快消品就不太適合,因為車輛停靠以後,其作業面是斜著的(車尾低,車頭那一側高),當貨物裝車完畢,車輛啟動後,很容易因為車身前後的高低差造成車廂內的貨物倒塌。

所以,在項目啟動過程中,一定要從運營效率的角度去考慮倉庫月臺的類型,採購人員千萬不要自顧自地完任務,要跟運營團隊進行溝通。如果這個階段選擇錯誤,將會給後期地運營帶來很大的成本增加,等貨物全部入了倉,再想換倉庫就很難了。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02 貨架選型

熟悉倉庫管理的朋友,對倉儲貨架應該不會太陌生,比如:橫樑式貨架、駛入式貨架、重力式貨架、穿梭式貨架、琉璃式貨架等等。對於那些合同期較長(如3-5年),貨物較為規則的產品,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貨架存儲。

貨架倉(貨物放在貨架上存儲)和平面倉(貨物直接放到地面上存儲),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貨架倉提升了單位面積的存儲能力,充分地利用了倉庫的空間,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時代,單位面積存儲的貨物越多,分攤到每個貨位的成本就越低。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不能單純地比較單位面積的存儲成本。確實,因為隨著貨架的安裝,相對於直接在地面上存儲的情況,還需要增加高位電動叉車,甚至是輔助的存儲設施,比如穿梭車貨架需要配置穿梭車。因為文章篇幅關係,在此不做具體的拆解。

給出我的結論,貨架倉的性價比,長遠上看,更高一些。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接下來,我聊一個之前,碰到的一個案例。客戶的痛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爆倉,一個是低效。

在去現場之前,我對客戶的情況做了簡單的瞭解。該客戶屬於快消品行業,品類(品種)很少,每天每個SKU的生產量很大,產品的週轉速度很快。工廠和倉庫在同一個院內,也就是說,產品下線後,直接就從線尾的暫存區進行交接,存儲到廠內倉。

到了現場以後,眼前清一色的橫樑式貨架,把我給嚇住了,心裡稍微有了點底。在對幾個時間段的庫存數據以及訂單數據做了簡單的分析以後,再次印證了我的推測。爆倉和低效的問題,全是因為不合理的貨架設計。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前面所講的所有貨架類型中,最省心省力的方案就是橫樑式貨架了,因為,這種貨架類型幾乎適用於所有的產品,壓根都不需要動腦子,因為一個排位只能放一個托盤的貨物,排位的利用率要麼是100%,要麼是0。而駛入式貨架和穿梭車貨架就稍微複雜些了,因為一個排位可以放少則4、5盤,多則10幾托盤的貨物,那麼在設計時,就需要考慮排位的進深數,這可就是學問了,不合理的設計可能會造成,比如,表面上看,計劃的存儲盤數很多,但實際的存儲卻很少,這就是典型的進深數設計大了,排位的滿載率低的情況。

像客戶所生產的產品,其特性是每個SKU的批量很大,批次少,那麼,就非常適合使用大進深的貨架,比如駛入式和穿梭式,我個人時比較偏向穿梭式的。那麼,接下來,咱們簡單對橫樑式和穿梭式貨架做一個對比。

存儲能力方面,假設有2個各5000平米的倉庫,A倉庫全部使用橫樑式貨架,B倉庫大部分使用穿梭車貨架(5進深),然後再配置少量的橫樑式貨架,那麼,大家在設計完之後,觀察一下倉庫佈局,最直觀的感覺就是,A倉庫的叉車通道數量明顯多於B倉庫的,B倉庫的貨架密度更大。這也就解釋了爆倉問題,如果採用穿梭式貨架,爆倉問題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的。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叉車上下架效率方面,假設要從橫樑式貨架倉和穿梭車貨架倉,分別取走同代碼同批次的產品各5盤,那麼,在橫樑式貨架倉庫作業的叉車司機,肯定是要從5個不同的排位(可能在不同的區域)完成取貨下架並轉移到備貨區,而穿梭車貨架倉庫的叉車司機,可能只需要從1個排位,按順序將貨物取走。不是太理解的朋友,可以拿出來一張紙,簡單的畫一下就能感覺出來不同。

所以,在考慮貨架的選型時,一定不要偷懶,要基於以往的存儲數據進行分析,找出最適合的貨架類型,千萬不要拿萬能的橫樑式貨架來對付。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03 績效考核

聊倉庫員工的績效考核前,咱們先來看一個簡短的故事。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週下來,每個人只有一天能吃飽,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後大家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不止,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於是,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均也只能認了。這樣,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人的本性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方面,比如說,自私、懶惰、不患寡而患不均、趨利避害等。

哈佛的一個教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第一次考試結束後,教授採用了平均主義,給大家打了分,同學們都拿到了B+,第二次考試後,大家都拿B-,第三次,大家都拿了C+。這個時候學生,站出來了,讓重新恢復以前的考核方式。

迴歸到咱們物流倉庫的管理中,如果說,所有的職工,都發一樣的工資。那麼,那些原本乾的不錯的,努力付出的人,就會因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對等,也開始變得懶散,作業效率自然就會下降。

作為倉庫的管理人員,就要根據人性的優缺點和工作的實際情況,來建立績效考核方案。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績效考核的考察項,能夠量化的一定要量化考核,實現多勞多得,不能量化的,要給出標準。

2)績效考核的結果,要定期進行公佈,比如,每週甚至是每天出來一個排行榜,樹立榜樣。對於連續幾個月總是排在後幾位的,要適當地給予處罰,甚至是淘汰掉。

3)建立績效面談機制,主管們最好是每個月都要跟自己的直接下屬面談一次,幫助他們補足自己的短板,在職場的路上,拉他們一把。

如果你所在的倉儲團隊,基層的員工還是在吃大鍋飯,那就不要抱怨員工工作效率低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儘快建立績效考核機制。要知道,沒有人跟錢有仇!

分析丨第三方物流倉儲管理:運作效率是設計出來,不是監督出來的

倉儲作業效率低,除了上面所講的幾個因素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產品的佈局設計不合理,將流轉較快的產品存儲區域設置在了貨架的最高層;庫存準確率低,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找貨上;同一個排位上存放了多個批次的貨物,發貨時按照先失效先放行需要挑貨等等。時間所限,不再一一贅述,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補充。

僅以此文,提醒各位物流倉儲管理人員:重視倉儲管理中的各項設計工作,效率是設計出來的,不是監督出來的!

今天的話題,你怎麼看?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物流者說,實戰物流人的聚集地。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