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百姓日用即是道 ”

王艮,字汝止,號心齋。生活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上半葉的明成化、嘉靖年間,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臺安豐鎮)人。他出生在一個“灶戶”家庭,幼年只讀過四年私塾,因貧輟學。本以製鹽為業,處於社會底層。十九歲起客居山東,“奉庵公命商遊四方”。由於理財得法,家境漸富,為其日後潛心學習、研究儒家經典創造了必要的生活條件。

王艮25歲經過山東曲阜,拜謁孔子廟堂。回家後發奮讀書,《論語》《大學》等書不離手,隨身帶書,逢人質義,默坐體道,閉關靜思。夜以繼日,寒暑無間。29歲那年,經過幾年的學習和談論儒家經典,王艮毅然以先覺為己任,他借一個自己奮臂托起墜落之天的夢境來抒發自己“整布”天下秩序,拯救萬民的志向。

王艮的家鄉原來有個風俗,家裡都設有神佛像進行祭祀。為提倡儒學精神,他首先勸說父親從自己的家裡撤去神佛塑像,換上自家祖先進行祭祀。此舉帶動了全鄉的人敬祖學儒。

王艮在他的傳道講學活動中感慨:“言堯之言,行堯之行,而不服堯之服可乎?”於是,他按照《禮經》描繪的場景,製作出五常冠、深衣等,以此作為他傳揚儒學的形象標識。

據統計,王艮有名可查弟子近500人,還不包括一些未收錄的著名弟子,如王襞的弟子李贄,羅汝芳的弟子湯顯祖、焦竑的弟子袁宏道、徐光啟等。他和他的弟子影響日廣,他的講學活動也多在泰州,後人把以王艮為代表的儒學流派稱為泰州學派。

泰州學派的活動跨越16—17世紀,其強調民本思想的理論,把平民作為傳道講學,深得下層百姓的歡迎。從他們強調人的主體性,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快樂之學”“格物正己”等觀點,突出顯示了王艮以民為本的思想情懷。

“百姓日用即道”說。王艮主張從日常生活中尋求真理。要求統治者把滿足群眾穿衣吃飯作為第一需要,把“百姓”和“聖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認為聖人之事就是百姓日用之事。王艮不僅思想上認為“百姓日用即道”,在行動上他也關心百姓生活為己任。1523年,淮揚一帶大饑荒,王艮到真州找商人借貸大米二千石賑濟災民;向巡撫請求開官倉放賑,感動巡撫。又廣施“藥飲”抑制“大疫”,救活很多百姓。

“快樂之學”說。王艮認為應當快樂、自然地學習。他見學生董邃白天“瞑目趺坐”而學,立即讓他不要“自作鬼魅”,學生王汝貞持學太嚴,他就說“學不是累人的”。他撰寫的《樂學歌》中說,“不樂不是學”,提倡弟子們自然快樂地學習。為此,他還撰寫了《樂學歌》: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樂是學,學是樂。於乎天下之樂,何如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

“格物正己”說。王艮認為“格物即是止至善”。這裡面隱含著一層意思,就是統治者自己要以自身之“矩正”,做天下人的榜樣,才能治理好天下國家。

王艮的學術思想,打破了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藩籬,受到了後世的好評。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就論說其為“赤手以搏龍蛇”“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經學大師劉師培稱王艮“化民成俗之功,不在陽明之下”。侯外廬稱泰州學派“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第一個啟蒙學派”。美國學者迪百瑞說“它是16世紀中國土生土長的走向現代化力量的一個真正的希望”。

王艮一生以布衣傳道,終身不仕。嘉靖八年、十六年先後有兩位朝廷高官分別推薦王艮入朝做官,都被王艮婉言謝絕。(王新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