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吕碧城(1883年~1943年),民国四大才女之首,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 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女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吕碧城的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及第与清末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学政,家学渊源。

吕凤岐是清光绪三年(1877 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山西学政。和张之洞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令德书院,即今山西大学的前身。吕凤岐藏书三万卷,工诗文,著有《静然斋杂谈》《石柱山农行年录》等著作。

吕碧城祖籍安徽旌德,生于太原,长于安徽六安。

光绪十年,吕碧城两岁的时候,吕凤岐就辞官携家带眷到六安定居了。

吕凤岐辞官后不在故乡旌德买房子置地,却在六安购置房产,可见吕凤岐早有归隐六安的打算。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吕凤岐在“甲申岁于六安之东南乡买了一小庄子”后,又在六安城里盖了宅院和长恩精舍书屋。但长恩精舍建造三年方落成,而吕凤岐则不幸于当年秋病故。

当时1895年吕碧城12岁(一说13岁),由于吕家一门生四女,并无男子,族人巧取豪夺,霸占吕家财产,唆使匪徒将母亲劫持。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

吕碧城9岁议婚于同邑汪氏,10岁订婚,此事却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认为小小年纪的吕碧城,竟能呼风唤雨,于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吕家孤女寡母不愿争执,答应了下来,双方协议解除了婚约。然而在当时女子被退婚,是奇耻大辱,对其今后对婚姻的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家庭破落,婚约解除后,她不得不随同母亲远走娘家,吕碧城的母亲带着四个尚未成人的女儿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

1903年,吕碧城想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被保守舅父严辞骂阻,说她不守本分,要她恪守妇道,年轻气盛的吕碧城,一怒之下,下定了不再委曲求全、苟且度日的决心,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逃登火车",奔赴天津。不但没有旅费,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

在赴津的列车中,幸遇好心人佛照楼的老板娘,将其带回家中安顿下来。当得知舅父署中方秘书的夫人住在《大公报》社,吕碧城便给方太太写了封长信求助。此信巧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所见,英敛之一看信,为吕碧城的文采连连称许。不仅如此,英敛之亲自前往拜访,问明情由,对吕的胆识甚是赞赏,邀吕到报馆内居住,受聘为《大公报》第一名女编辑。

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格律谨严,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

此后,吕碧城的诗词不断刊登于《大公报》,引起社会名流的关注。



清廷内廷秘史缪珊云曾作诗云:“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罕慧启文明。绛维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可见吕碧城的名声和影响之大。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秋瑾也曾经用过"碧城"这一号,京中人士都以为吕碧城的诗文都是出自秋瑾之手,两人相见之后,秋瑾"慨然取消其号",原因是吕碧城已经名声大著,"碧城"一号从此应当为吕碧城专用。秋瑾因感到自己的才学不如吕碧城,也避免让旁人将她和吕碧城搞混,于是不再使用“碧城”这个名字,而改用“鉴湖女侠”。

1907年春,秋瑾在上海办《中国女报》,创刊号的发刊词是吕碧城的手笔。1907年7月15日秋瑾牺牲,吕碧城即时用英文写《革命女侠秋瑾传》,在美国发表。

1904年10月3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倡办人吕碧城署名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章程》(即北洋女子公学创办章程)。 10月23日开学。傅增湘的监督(校长),吕碧城任总教习(教务长)。北洋女子公学不仅是京津一带最早建立的公立官立女学堂,而且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立官立女学堂。教务长那年21岁。两年后,北洋女子公学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学堂,吕碧城任监督(校长)。这一年,她不过23岁。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耍手段,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吕碧城被任命为总统府机要秘书,后来还当了参政。1915年,袁世凯搞“中华帝国”,要当“洪宪皇帝”。吕碧城不干了,“挂冠”南下,带着老母亲去了上海。凭着积攒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以及个人智慧,她做起生意,从事外贸运输。三五年间,成了沪上富翁。

经济基础筑牢了,她要提升自己,1918年她去美国留学,进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珠玑,吟咏自如,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传世著作有《吕碧城集》、《信芳集》、《晓珠词》、《雪绘词》、《香光小录》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吕碧城曾作柳梢青词:“人影帘遮,香残灯灺,雨细风斜。门掩春寒,云迷小梦,睡损梨花。且消锦样年华。更莫问,天涯天涯。孔雀徘徊,杜鹃归去,我已无家。”

一语成箴!吕碧城虽与英敛之、严复、袁克文等民国名流有过交集,但也都无非是一贯的须眉一厢情愿地对吕碧城的倾心而已,吕碧城不是没有儿女情长,只是生平可许的男子,梁启超有妻,汪精卫过俏,汪荣宝有偶,张謇又太老。总之是时人无有可配之辈,因而她宁愿“此心只凭月,不向乱宇摇”,终身未嫁。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1943年1月24日在香港九龙辞世,享年61岁。遗命火化,骨灰和面为丸,投诸海中,结缘水族。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吕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