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今年35岁的尚书是沈阳第五人民医院的内镜诊疗中心主任,他自参加央视《开门大吉》、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等节目后,以正能量的医生形象被全国观众熟知。他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及辽沈各大主流媒体报道,网络点击上亿次,成了深受欢迎的网红医生……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用笑容让患者重获信心和力量

2012年7月,尚书从沈阳医学院毕业后,走进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他遇到的第一个患者,是王淑珍老奶奶。老人得的是肺部小细胞肿瘤,可是,她坚决不化疗,反质问医生:“我这么大岁数还能化疗?”这时,尚书走了进来,他令人倍感亲近的微笑让老人顿生好感。她说:“你像我孙子。”尚书说:“那孙子说话听不听?”老人说:“听,我听。”结果,老人接受了化疗。一个月后,她可以走着回家了。临别时,她说:“尚医生,听说你快结婚了,到时奶奶要参加的。”尚书说:“奶奶,我一定请您。”王奶奶递过来一个红包,说:“我可能活不到那时候,这是奶奶的红包。”尚书说:“不行,奶奶必须到我的婚礼现场。”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半年以后,老人的病情复发,再次回到医院。尚书一看检查结果,发现癌细胞扩散了。他拿着片子走进病房,老人问:“怎么样?”尚书很不自然地晃晃手里的片子,说:“您看,挺好的。”说罢,他匆匆地离开了病房。

尚书刚一走,老人就哭了,她说:“我完啦,我看到尚医生不高兴……”

几天后,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尚书对老人进行抢救,他一边哭,一边给老人做心肺复苏。最终,老人还是走了……

这天,尚书一直在哭,他就觉得老人是因为他那天的表情而提前走的。其他医生护士都不敢跟他说话。主任见状,就将了他一军:“尚书,你要是这样,趁早别干了,我们现在的技术不行,要努力钻研业务才能救人,只一味悲痛是不行的。”尚书这才重新振作起来,渐渐学会坚强面对生死,以最好的精神状态给患者以生的希望。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事过半年,尚书的新婚妻子在下班的路上被王奶奶的女儿拦住,她递过来一个大礼包:“本来我和哥哥要到你们婚礼现场讲几句祝福的话,可是母亲走了,我们心情不好。母亲有个遗嘱,说是尚医生让她多活了半年,她让我们送一份结婚礼物,嘱咐买套床品,要全部红色的……”

妻子把这份珍贵的礼物拿回家来,尚书抱在怀里,泪流满面。

2013年秋天,一个19岁的姑娘住进了医院,她已到了白血病晚期。听说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有个尚医生能使患者开心,她的父母就领着她来了。可是,这个姑娘已经失去了生存信心,拒绝进食。

尚书走进了病房,温和地看着她,问:“你好吗?小妹妹。”姑娘打量他好久,忽然说:“尚医生,你穿西装打领带的样子,真帅。”尚书说:“是吗?你也美呀,你要好好活着,你一定会好的。”姑娘两眼放光地说:“好的,我听您的,我吃饭。”尚书说:“好!那我以后就天天打领带。”

那天下班后,尚书特意买了20多条领带,每次查房都要换一条新的戴上。姑娘的病情很重,但自从尚书负责她的治疗后,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起来。她在愉快的心情中度过了有限的日子。

姑娘在病房里过了最后一个生日。那天,她的爸爸找到尚书,说:“请到我们的病房去一趟,女儿今天过生日。”尚书说:“那我们多请些人吧。”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尚书把全病房的人都请了过来,有医护人员,也有患者,10多个人。姑娘的脸已完全变形,正戴着个大口罩。尚书问她:“我今天打的这条领带还好看吗?”她点点头,然后,流着眼泪说:“可是,我现在不好看了,我不能让你们看到我难看的样子……”妈妈吹灭了蜡烛,大家含泪给她唱了生日歌。爸爸躲在角落里喝啤酒,一边喝一边哭。

几天后,姑娘依依不舍地走了,尚书亲自为她送行。姑娘的父母说:“我们还是要谢谢尚医生,女儿多活了几个月,而且每天都是开心的。她是开心地走的啊!”

医患关系最好的诠释就是倾听

有一天,辽宁省肿瘤内镜中心的朱佳老师对尚书说:“那种全国知名的闯关答题节目还没有一个医生去展示自己的博学和才华呢。尚书,你应该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职业,现在社会上对我们的误解太多了。”尚书听了,不禁怦然心动:“好,我试试。”

2015年,尚书参加江苏卫视闯关答题节目《一站到底》。那天,面试官视频面试出了100道题,包括政治、文史、体育、娱乐等方面,平日阅读量丰富、学识渊博的尚书答对了80多道,结果他成功入围了。

这个节目开办以来,还没有过肿瘤科医生来参加。尚书想好好展示沈阳五院肿瘤科医生的素质和风采。在节目中,尚书谈吐优雅,讲述了他与那个患白血病姑娘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观众,尚书被网友誉为现实版《滚蛋吧,肿瘤君》中的吴彦祖医生。

央视《开门大吉》的编导看了这期节目后,立即联系了尚书,希望他能向全国人民展示医者仁心的故事,展示和谐的医患关系。尚书爽快地答应了,他要趁此机会做一项公益事业——为沈阳五院癌症康复协会筹集资金。

于是,尚书带着自己的家人、护士长站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在节目中,尚书送给主持人尼格买提一个听诊器,尼格买提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尚书对他说:“这个听诊器,一头连着医生,一头放在患者心上,医患关系最好的诠释就是倾听。我希望在《开门大吉》这个舞台上,把这个象征着和谐医患关系的听诊器传递出去。”尼格买提听到这里,特别感动,说:“这是我听到的对医患关系最好的解释!”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在节目中,尚书给大家讲述了他与王奶奶的故事、与白血病姑娘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导演说:“尚书,这期节目创造了收视新高,首播就有2000万人收看,之后多次重播。”节目组和尚书所在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也接到无数观众和患者打来的电话,他们表示愿意支持医学发展事业,更理解了医生的辛苦和不易。尚书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医院的抗癌协会赢得了1.5万元的经费。

当网红传播医患之间的真情

当时,与医疗相关的负面新闻较多,客观上对医生和医患关系造成了很深的误解。尚书的两次登台,让他成为老百姓心中医生正面形象的代表。尚书走红之后,患者来沈阳五院就诊的特别多,就因为相信这里有尚书这样的好医生。很多患者特地跑来找尚书咨询,并要求合影留念,有人甚至从黑龙江跑来就医。

尚书觉得应该借助这个机会,更多地传递医务工作者的心声,架起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于是,他努力通过层层海选,终于登上了北京卫视节目《我是演说家》的舞台。

尚书平日虽然话不多,但喜欢演讲。这次他要为医者正名,为改善医患关系找到出路。在节目中,尚书做了5场精彩的电视演讲,涉及医学科学、癌症、医德、医患关系等相关话题,至今仍在朋友圈中转发。尚书的演讲被《人民日报》及辽沈各大主流媒体所转载,网络点击上亿次。其中一篇名为《医德》的演讲稿,是尚书利用工作之余,每天写到凌晨3点,一共改了21次,这也是传播度最高的一篇。

火上加火,尚书成了医生的代言人,并在下一季的《我是演说家》中重新返场,成为全国六强演说家。至此,尚书的医者正能量形象被全国人民熟知,也被人们称为“网红医生”。

走红后,尚书依然是那个4天一个夜班、每周出诊做手术、勤勤恳恳为患者服务的小医生。其间,有好多医药和保健品企业试图找尚书做宣传代言,都被他断然拒绝。他说:“我永远都是一名医生,不会去欺骗患者。”

尚书的公众形象和公益价值很快被电视媒体进一步发掘,从2018年开始,央视和辽视邀请尚书做健康节目的主持人。

尚书考虑再三,首先他觉得改善医患关系绝不是靠一两次演讲的呐喊就能做到的,自己的演讲确实让整个社会对医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杀医伤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尚书觉得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其中就有患者对医疗知识了解太少,医疗信息不对等,从而造成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他认为医学科普势在必行,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其次,很多媒体长期被虚假医药人员占据,这个阵地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来占领。第三,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且表达能力极强的专业全科医生绝对稀有。最后,尚书决定通过电视媒体,每天为大众传播健康知识。

于是,尚书走上了电视荧屏,在完成正常诊疗工作之余做节目主持人。他每周拿出半天时间到辽宁电视台录制健康节目,每个月拿出一个周末时间去北京录制中央电视台的健康节目。

就这样,在医学科普的道路上,尚书为所有的专业医生又搭建了一个展示医务工作者形象的平台。

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尚书访问过的专家一共830人。在这个过程中,尚书无论是医学专业知识还是主持能力,都大幅度提升了。

在尚书的眼中,健康从来都是自己的事。他认为健康的理念应该从每一个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人中汲取。尚书在肿瘤科见证了将近2000人的逝去,所以,他现在也做“生死教育”,通过一个个现实的例子教导人们不要避讳谈死,以及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抚慰哀伤,只有真正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活。

网红医生与绝症患者之间的真情


尚书的生死教育和医学人文知识,也在逐步地推广和完善。目前,他已经录制了付费课程,人们可以在各大视频网站观看。尚书认为,中国的医生从上学开始就没有一门专业的沟通课程和医学人文课程。所有医生都只用技术来评价水平高低,觉得会治病就是水平高。然而,到了临床工作中,他们才发现,更多的时间都是需要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跟其他科室的同事沟通,那才是治病救人的前提和基础。这些知识在国外是需要用整整一年时间来学习的,而在中国是缺失的。下一步,尚书想借用自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把医学人文和沟通课程好好推广一下,从全国的医学院校开始到每一家医院。那么,即使有一天医生看不好患者的病,但也能很好地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成为朋友。医学触碰不到的边界,还有一只可以触碰到的手臂,叫做人文。

现在,尚书已经成为沈阳五院内镜诊疗中心的主任,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正在为肿瘤的早期治疗和微创治疗进取创新。同时,他也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上发挥着自己更多更大的作用。


作者/关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