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縣雙泉村中華鱘養殖基地建成使用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是古老的珍稀魚類之一,也是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2018年年底,沿河自治縣洪渡鎮通過招商引資貴州古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該鎮雙泉村建成中華鱘養殖基地。

該基地位於雙泉村雙泉河的上游,水資源豐富,天然水溫在20攝氏度以下,非常適合中華鱘魚的生長。

在中華鱘養殖基地,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有的在餵養鱘魚,有的在查看昨天剛產的50斤魚卵。

據瞭解,1斤魚卵有2萬粒,3斤魚卵可產6萬魚苗。從魚卵到魚苗,再到大魚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最高可達300斤左右。

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2年被列為瀕危物種。眼前是通過人工受精繁殖的中華鱘,具有很高的藥用和觀賞價值。

據貴州古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雙長河介紹,該公司是看重貴州的冷水資源,計劃在雙泉村投資6000萬元,做鱘魚的系列產品,從苗種生產一直到魚子醬的加工,以及魚籽品的系列加工,做一個鱘魚的全產業鏈。目前已經投資1200萬,現在能夠做到中華鱘魚的催產,人工受精,孵化,大規格魚種培養,公司目前已經有6萬斤的後備產子鱘魚大概在養殖,預計2020年春天就可以見到沿河自治縣洪渡鎮雙泉村基地產的魚子醬。

該村的這一汪好水,清澈見底,曾經養育著當地百姓。如今,這汪好水不僅養人,還養殖了珍貴的中華鱘。截止目前,該公司已支出60萬元的務工費。待中華鱘產生效益後,將帶動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讓一汪好水變成致富源頭。

“中華鱘魚養殖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來的,基地從動工到現在初步投入運行,洪渡鎮黨委、政府都是高度重視。鎮黨委、政府都是專門派班子成員,長期跟綜服務這個企業,幫助基地解決在生產、建設中的困難,盡力的做到讓這個企業都能夠在雙泉村,工作做的安心,生活也放心。”沿河自治縣洪渡鎮副鎮長趙強說。

該項目的建成使用,不僅填補了沿河自治縣養殖中華鱘的空白,而且為百姓致富開闢了一條新路。(張洪權 黃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