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東坡笠屐故事的由來

紹聖四年(1097)七月,蘇東坡以瓊州別駕的虛銜謫居儋州。東坡在儋州廣交朋友,“時從其父老遊,亦無間也”。且看東坡如何記敘他與黎子云兄弟往來的。

蘇東坡《和陶始春懷古田舍二首並引》記載:“儋人黎子云兄弟,居城東南,躬農圃之勞。偶與軍使張中同訪之。……城東兩黎子,室邇人自遠。呼我釣其池,人魚兩忘返。……”又據《訪黎子云》雲:“野徑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語說坡翁。東行策杖尋黎老,打狗驚雞似病風。”《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之一記載:“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東坡雖是“有罪之臣”,但他與黎子云友善。“載酒過從,請益問奇,日益親炙。”因此才有“遇雨借笠而歸事”。

東笠屐故事飛越千山萬水,便有文字和繪畫記錄東坡謫居天涯的風雅韻事。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東坡笠屐圖》歷代版本

自宋以來,歷代畫家十分喜愛東坡笠屐故事。他們根據自己對東坡的接受與理解,創作了形態、服飾、笠屐迥異的《東坡笠屐圖》。

(一)宋李公麟的《東坡笠屐圖》。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著名畫家,好古博學,多識奇字。此圖東坡體胖,髯疏,頭戴竹笠,腳著木屐,面朝左,腰微彎,雙手提袍,神態悠然自得。

(二)趙孟堅的《東坡笠屐圖》。趙孟堅,南宋元初著名畫家、收藏家,字子固,號彝齋居士。工詩文,善書法;擅梅、蘭、竹、石,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此圖東坡戴笠著屐,體胖,多髯,頭微仰,向右,目光遠視,右手拄竹杖,左手輕提袍,神情淡然。

(三)趙孟頫的《東坡笠屐圖》。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南宋末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此圖,東坡體胖,頭向左略低,微笑,左手捋須,右手低垂靠腰後,戴笠著屐直立。畫面有題詞。

(四)錢選的《坡仙笠屐圖》。錢選,字舜舉,宋末元初,著名畫家,“人物師李伯時”。海南東坡書院《坡仙笠屐圖》是清代光緒五年(1879)儋州學正劉鳳輝從惠州仿製回來刻制鑲嵌於東坡書院牆壁上。

(五)唐寅的《東坡先生笠屐圖》。唐寅,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此圖無背景,東坡戴笠著屐,似坐,正面,微笑,雙手提袍。題詞見前文。

(六)仇英的《東坡笠屐圖》。仇英,明代著名畫家,與唐寅、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明四家”。此圖,東坡多髯,戴笠著屐,腰微彎,右手拄杖,左手拎衣,側面向左。

(七)尤求的《東坡笠屐圖》。尤求,字子求,號鳳丘(一作鳳山),明代大畫家。工寫山水,兼善人物。此圖東坡形象與朱蘭嵎臨摹李公麟的《東坡笠屐圖》東坡形象極相似。腳著笠似靴。

(八)曾鯨的《東坡笠屐圖》。曾鯨,字波臣,明代大畫家。擅畫肖像。在繼承粉彩渲染傳統技法的同時,汲取西洋畫的某些手法。此圖東坡造型極似錢選《東坡笠屐圖》的造型。東坡戴笠著屐,雙手提袍。此圖先勾線條,後著淡彩。面部刻畫細微,精緻,衣紋簡練、流暢。此圖東坡多髯,圖上有題跋。

(九)費以耕的《東坡先生笠屐圖》。費以耕,字餘伯,清代畫家,畫承家學兼工花鳥。畫面上東坡行走于山林中,彎腰,右手拄杖,左手拎袍,神情蕭逸。

(十)餘集的《蘇文忠公笠屐圖》。餘集,字蓉裳,號秋室,清代畫家,博學多藝,工詩善畫,書法古樸而秀潤。圖中東坡戴笠著屐,雙手拎袍,正面,神態嚴肅。

(十一)張廷濟的《東坡先生笠屐圖》。張廷濟,原名汝林,字順安,又字作田,號叔未,晚號眉壽老人。清代金石家、書法家、畫家。此圖東坡體胖,雙手拎袍,彎腰,正面行走,神態自然。圖有題詞。

(十二)張大千的《東坡居士笠屐圖》。名張正權,字季爰,後因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此圖有題詞。此圖東坡身著華麗的朝服,多髯,直立,右手拄竹杖,左手張開,神態泰然灑脫。笠與屐已藝術化。

(十三)程十發的《東坡笠屐圖》。程十發,名潼,齋名“步鯨樓”,上海畫院院長,歷任上海美術家協會副會長。此圖以國畫筆法描繪東坡:戴笠著屐,右手握竹杖,昂首前行,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神氣。圖中草書東坡《行香子》(攜手江村)佔了畫面半幅。在眾多的《東坡笠屐圖》中題有東坡詩詞很少見。

(十四)富岡鐵齋的《東坡笠屐圖》。富岡鐵齋,字無倦,日本文人畫家。他精於漢詩文,一生崇拜蘇東坡。此圖東坡多髯,右手握杖,左手拎袍,頭微翹,露出蔑視目光。

(十五)許煉的《阮堂先生海天一笠圖》。許煉,字摩詰,朝鮮南宗畫畫家,崇拜蘇東坡、黃庭堅、石濤等人的畫技發和精神。許煉為金正喜畫此圖。圖中東坡戴笠著屐,作站立狀,左手捋須,右手撫衣,頭側左,目光注視。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為什麼是蘇東坡?

人們不僅羨慕他在事業世界中的剛直不屈的風節、胞物民與的灼熱同情心,更景仰其心靈世界中灑脫飄逸的氣度、睿智的理性風範,笑對人間厄運的超曠。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宋以來畫家為什麼喜歡畫《東坡笠屐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