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信,草原凤凰文学第78期作品选读

遥远的信

遥远的信,草原凤凰文学第78期作品选读


从袅袅炊烟的小山村,到红墙绿瓦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三十多年间,搬了几回家,连我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当时给老伴写的情书,足有上百封。那年,她二十刚出头,出落得虽然说没有倾国倾城,这个丑小鸭却驻进我的心里。几经鸿雁传书,终修成正果。结婚那天,把饱含暖暖爱意的情书和印着大红喜字的结婚证,终于放在一个匣子里。

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个印证着我们爱情的匣子,也渐渐地被遗忘了,但我和老伴依然相敬如宾。

年前大扫除,孩子们要把我那老旧的皮箱丢掉。我急忙拦住,它可不能扔掉啊,里面有封信,那可是我的宝贝。孩子们一脸的茫然,他们怎么会知道,这封已经发黄了的信,足足陪伴了我三十多个春秋。

那是1981年的深秋,校园里的花花草草还那么鲜绿。我正在科尔沁西部沙城奈曼一中读高中,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为一名作家,因为分别在《北京文学》和《科尔沁文学》发表了两篇散文。正午休呢,邮递员叔叔把一封特殊的来信交到我的手中。

当时,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全国著名作家,时任天津市作协主席冯骥才老师给我的回信!这对当时还是文艺青年的学生来说,真可谓喜从天降,如获至宝。

慌忙拆开来信,一句“回信迟了请你原谅”顿时使我泪如泉涌。冯骥才老师对晚生后辈如此谦逊,是多么令人感动!来信字数不多,但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年轻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并充满了希望。他只求我做到以下四点:注意人的内心;有颗正直仁爱的心;多读书;多写而不怕失败。

直到今天,我还在咀嚼、回味着信中每句话的含义,每读一遍都有收获。老伴时常嗔怪我把情书和结婚证书弄丢了,没留下一点念想,冯骥才老师的信却总揣着不放。我安慰老伴,结婚证书没有了可以补办;情书没了,以后我每天都可以给你写。在我心里,这封遥远的来信价值千金。它每天都在激励我怎样做人,奋发向上。只要笔耕不辍,不忘初心,就一定会乘梦飞翔。


遥远的信,草原凤凰文学第78期作品选读


乔树义,内蒙古奈曼旗人。一个喜欢文字的商人,现定居长春。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北京文学》《科尔沁文学》《西辽河文学》及全国各大网络平台。有作品获奖。

遥远的信,草原凤凰文学第78期作品选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