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蕭郎到底是誰?

點擊下方,音頻內容更精彩呦~@^_^@~

內容摘要:

漢字有一種特別讓人著迷的魅力,每個筆畫,都像是一樣兵器,一篇文章,鋼盔鐵甲,氣勢磅礴。

更讓人著迷的是漢字的意,對仗、押韻、諧音,玩得不亦樂乎。把漢字的意發揮得淋漓盡致集大成,無非唐詩宋詞。我們說唐詩,總說李白杜甫白居易,其實真正的唐朝精神,不是那些華麗的辭藻堆砌出來的風華絕代,而是在那個年代,那一幫詩人的人生態度。不同於南北朝時期的追逐美男,追逐風度,就像你以為的風流才子李白,實際上是個大酒鬼、古惑仔。

大唐的魅力,恰恰是那一堆和歌舞昇平的盛唐格格不入的唐士,那是不羈、是個性、是獨立、是反叛、是放肆、是風輕雲淡、是自由……

而這些,造就了另一個精神上的盛唐。

傳說中的蕭郎到底是誰?

大唐可以說是一個見證了不少奇蹟的時代,全民素質都很高,很多事,寫首詩就解決了,崔郊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崔郊,是唐元和年間的秀才,他唯一被收錄到《全唐詩》中的一首詩,《贈去婢》: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後面一句稍稍改版就成了現在常用的網絡用語,大家應該都很熟。

翻看《全唐詩》,便會發現,許多愛情詩中的女主人公所思慕的男戀人都叫"蕭郎",唐以後的宋、清也都有這種用法。可是詩中提到的蕭郎,具體是歷史上哪位姓蕭的,眾說紛紜。

一種說法是梁武帝蕭衍,南朝梁的建立者,風流多才,長得又帥,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在歷史上很有名氣。

另一種說法是指蕭史,傳說中春秋時的人物,善吹簫。漢朝劉向《列仙傳·捲上·蕭史》中記載:蕭史善吹簫,作鳳鳴。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鳳樓,教弄玉吹簫,感鳳來集,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夫婦同仙去。

這段奇事,《東周列國志》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傳說中的蕭郎到底是誰?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她長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歡音樂,是一個吹笙高手。

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英俊少年,吹著簫,騎著一隻綵鳳翩翩飛來。少年對弄玉說:“我叫蕭史,住在華山。我很喜歡吹簫,因為聽到你的吹奏,特地來這裡和你交個朋友。”

說完,他就開始吹簫,簫聲悠美,聽得弄玉芳心暗動,於是拿出笙合奏。他們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開心。

夢醒之後,弄玉把這事跟父親說了,讓父親派人去找,沒想到真的找到了那位少年,於是帶回來跟弄玉成婚。

婚後兩人非常恩愛,每天合奏,不亦樂乎。後來有一天,倆人在月下吹簫,來了赤龍和紫鳳。蕭史曰:“吾本上界仙人,上帝以人間史籍散亂,命吾整理。乃以周宣王十七年五日,降生於周之蕭氏,為蕭三郎。至宣王末年,史官失職,吾乃連綴本末,備典籍之遺漏。周人以吾有功於史,遂稱吾為蕭史。今歷一百十餘年矣。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與子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然不應久住人間。今龍鳳來迎,可以去矣。”

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倆人駕著神獸飛走了。

現在人說佳婿叫“乘龍快婿”,也是出自此處。

傳說中的蕭郎到底是誰?

說了這些,主要是為了讓你明白,蕭郎通常是泛指被少女愛戀的男子。而崔郊的詩裡,蕭郎指代的是他本人,此處請自助腦補小瀋陽的表情:“呸!臭不要臉的!”

再說回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比神話還精彩。

崔郊寓居在襄州(今襄樊)姑母家時,姑媽家有一個婢女,清純貌美還善音律,崔郊與她互生愛慕之情。

可是他姑母家境不好,沒辦法只能當人販子把婢女賣了,賣給了當時的襄州刺史於頔,於頔給了四十萬錢。能賣上這麼高的價錢,可見這婢女確實很漂亮。

按道理來說,一般人這時候就知難而退了,趕緊從對方的全世界路過就算了。可崔郊對那個婢女是真愛啊,日思夜想,就想再見她一面。

寒食節那天,他在司空府邸外終於等到外出的戀人,兩人百感交集。於是崔郊發揚了讀書人的本事,寫下了這首《贈去婢》。這詩就是一出權貴巧取豪奪,而自己不得不向權貴低頭的大戲啊,這題材,非常容易橫生事端。

果然,崔郊大概人緣也不怎麼好,有好事者就把這詩直接抄到了於頔的桌子上。

於頔不愧是是能做宰輔人,胸襟氣量確實高人一等。他把崔郊請來,不但沒怪罪,反而說:“你怎麼不早點把這事告訴我呢。”然後把婢女賜給了崔郊,還送了一大筆嫁妝!

傳說中的蕭郎到底是誰?

有沒有感慨,沒什麼事情是一首詩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再寫一首!

生活不比電視劇,大團圓結局不常見。崔郊因為愛情寫出這首傳世名詩,又因為這首詩抱得美人歸。雖然於頔的寬容大度和成人之美很重要,可是崔郊寫詩的水平也很重要。

知識,才是第一生產力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