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的戚宦統治

兩漢是中國歷史上外戚最猖獗的時代, 而漢(東漢),唐,明又是中國歷史上宦官亂政時期。兩股勢力交錯,在東漢形成了外戚和宦官爭權。關於宦官,在西漢時是士人和閹人皆用。光武中興後,宦官全都任用閹人。如中常侍,黃門令,中黃門,中黃門冗從僕射,小黃門等。但因為開始時人數很少,地位也卑下,對皇權也毫無影響。外戚因為有西漢王莽亂政,東漢初,對外戚還是很抑制的。在光武和明帝時,陰,郭,馬氏等後族,位不過九卿。而且光武帝的陰麗華皇后和明帝馬皇后都是東漢有名的賢后。她們也都約束自己的家人,遵守法度。明帝時殺了了不少違法的外戚。明帝還諭諸外戚曰:‘苦身待士,不如為國。戴盆望天,事不兩施。’所以在東漢初年,外戚一直未進入權力中心。

明帝當了18年皇帝后去世,傳位給皇子劉炟即位,是為章帝。章帝即位後,一改明帝時的嚴刑峻法,而行之以寬厚。章帝在東漢歷史上也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章帝經過幾次懇請馬太后,最後終於封自己的3各個舅舅為侯。開了東漢無戰功封外戚為侯的先例。章帝開始時立清河王劉慶為太子,劉慶是馬太后為章帝選的宋貴人所生。章帝時後宮的爭寵競爭也很激烈。比較有名的有宋貴人姐妹,梁貴人姐妹(東漢開國功臣梁統的孫女)和竇皇后(東漢開國功臣竇融的曾孫女)。馬太后死後,竇皇后寵盛,因為大宋貴人之子被立為太子,而竇皇后因為自己不能生育,擔心自己的皇后地位不穩,就收養了大梁貴人的兒子劉肇養為己子。後來她又和母,兄一起陷害宋貴人。最後兩位宋貴人服毒自盡。劉慶被廢,劉肇被立為太子。章帝廢長立幼,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的時候,劉肇才10歲。如此稚子,豈能獨掌大權。我們再來說竇氏。章帝立竇皇后,又加封皇后的哥哥憲為侍中、虎賁中郎將,篤,為黃門侍郎。竇憲的曾祖父竇融是東漢初年河西的割據勢力。後來,在光武帝進攻隴右的隗囂時,竇融率兵相助,平隴右後,竇融又上表要求放棄割據,率領部下內附。受到光武極高讚譽,也得到極高的待遇和地位。光武還和竇融結為親家。竇融為人還不錯,但就是不善於約束子弟家人,結果在明帝時兒子竇穆和孫子竇勳都因為枉法被處死。竇皇后和竇憲,竇篤都是竇勳所生。馬太后死後,外戚馬氏式微,竇氏開始興起。竇憲因為妹妹得到專寵,幹了很多枉法之事。一般的諸侯王,公主,外戚,功臣都沒有不畏憚他的。後來還強行賤買了沁水公主的田園。此事被章帝知道後,非常憤怒,在竇皇后的求情下,才免於問罪,但終章帝一世,竇憲也沒有再得到任用。竇憲這件事的處理上如果是西漢的武帝或者是章帝的父親明帝,都會處死竇憲的,如果是光武帝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在這一點上,章帝不如明帝遠矣。也為以後竇氏亂政埋下伏筆。

章帝當了13年皇帝后去世,享年只有31歲,從此開始了一串短命的東漢皇帝們登場。10歲的和帝劉肇即位,由竇太后臨朝聽政。還在章帝的時候,和帝被立為太子後,他的生母梁家人非常高興,竇皇后擔心將來會危害到自己的地位,就譖殺二貴人,又讓竇憲等誣陷梁竦(兩位梁貴人的父親,開國功臣梁統的兒子)致死,梁家人都被流放到九真。(何足道按,歷史就會捉弄人,當年他們的先人竇融和梁統是好朋友,都是河西的割據勢力,當時大家推舉河西五郡的第一把手就是竇,第二位是梁。而他們的後人卻反目成為仇敵)。而宮中之人也沒人敢告訴和帝,他的生母不是皇后。竇太后任命竇固以侍中的身份主持機要,竇固的幾個弟弟也獲得重用。又任命鄧彪為太傅,鄧為人仁厚。大權盡落在竇憲兄弟手中。竇憲其人,性果急,睚眥之怨莫不報復。明帝時韓紆審理過其父竇勳的案子,竇憲派人殺了韓紆的兒子,拿人頭到父親墳前祭奠。都鄉侯劉暢進京弔喪,因為經常進宮入見太后,竇固擔心會對自己有所不利,就派人刺殺了他。結果太后下旨調查,查出幕後主使是竇憲,殺宗室肯定是死罪,竇太后要將竇憲抵罪。竇憲非常害怕,就自請打匈奴贖罪。於是竇太后派竇憲和耿秉去攻打北匈奴。前後兩次進攻北匈奴,最後居然滅了北匈奴。應當說,竇憲所滅的北匈奴,已經不能和西漢時的匈奴相提並論了,漢軍又有南匈奴和西域諸國的配合,竇憲的副將耿秉和耿夔又是東漢初年名將耿弇之弟耿國的兒子。所以很容易地消滅了北匈奴。竇憲因為這個功勞被封為大將軍,武陽侯,食邑二萬戶。竇景為執金吾,竇瑰光祿勳,竇憲的叔叔竇霸為城門校尉,霸弟褒將作大匠,褒弟嘉少府,竇氏父子兄弟併為卿、校,充滿朝廷,一門都居於顯赫地位。而且竇氏的驕縱,比以前還要嚴重,家奴也仗勢欺人,作惡多端。轉眼到了永元4年,和帝14歲了。竇憲的女婿郭舉和父親郭璜,鄧疊、鄧疊弟弟步兵校尉鄧磊及他們的母親元合謀殺害和帝。被和帝知道,因為接觸不到大臣,和帝只好和身邊的宦官們商量對策。鉤盾令鄭眾謹慎機敏有心計,又不是竇氏的同黨,所以和帝準備找他。除了宦官外,廢太子清河王劉慶在剷除竇黨中也發揮很大作用,和帝派他去找千乘王劉伉借《漢書·外戚傳》,又命他去找鄭眾傳話,讓鄭眾蒐集皇帝殺外戚的先例。於是,和帝,清河王劉慶,鄭眾合謀。因為竇憲領兵在外,他們決定等竇憲回來後,才動手。竇憲回京後,和帝到北宮,命執金吾,五校尉駐紮在南,北宮,關閉城門。將鄧疊、鄧磊、郭璜、郭舉,都下獄殺死。又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信,讓竇氏宗人全都到封地去,到封地後竇憲等人都被逼自殺。因為鄭眾在除滅諸竇中立有大功,於是封鄭為大長秋,後來又封為鄛鄉侯,食邑千五百戶。閹人封侯從此開始。

和帝清除諸竇後,又清洗了朝中的竇黨,開始親政。幾年之後,竇太后病故,有人才告訴和帝,他的生母是梁貴人,而不是竇太后。和帝瞭解到生母的慘死,舅舅一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於是接受大臣們的建議,為生母上尊號為皇太后,改葬梁太后姐妹,並追封梁竦為褒親侯,將梁竦的3個兒子都封為侯。就這樣為將來梁氏興起,以後梁冀的登場打下基礎。但和帝也沒有因此罷黜竇太后,仍以禮將其和漢章帝和葬。和帝太太平平地做了幾年皇帝,又把皇后給廢了。和帝第一位皇后陰皇后是光烈皇后陰麗華哥哥陰識的曾孫女。在後宮很得和帝的喜愛。但隨著鄧貴人的入宮,陰後失寵了。心理失衡的她,和外祖母鄧硃一起挾巫蠱道,結果被發現,和帝派宦官和大臣調查,彈劾以大逆無道,陰後的兩個舅舅鄧奉,鄧毅和皇后的哥哥陰輔被拷死在獄中,皇后父陰綱自殺。陰後也被廢掉,並打入冷宮。後來憂愁而死。陰家和鄧家的家人都被流放。和帝立鄧禹第六子鄧訓的女兒鄧綏為皇后。這位鄧皇后天生聰慧,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經常和兄長們談論經史典籍。他被選入宮後,就顯示出了她工於心計的一面。恭肅小心,動有法度,承事陰後,接撫同列,常克己以下之,雖宮人隸役,皆加恩借。和帝因為他生病,特許她的家人可以進宮探視,但鄧後認為皇宮禁地,外戚家人不該經常進入而堅決不從。每次後宮宴會,別的妃子都忙著打扮,只有鄧後衣著比較樸素。而且看到自己衣服和陰皇后相同,就馬上更換。每次和陰皇后一起見和帝,都很謙卑,禮讓陰後。有時候陰後做出失禮之事,左右從人都偷著笑,只有鄧後獨愴然不樂,為之隱諱,若己之失。陰後見鄧後得寵,非常惱怒。一次在和帝病重時說,我要是得意,一定把鄧家人全殺光。陰後的話被鄧後聽到,她因此要自盡以挽救自己的家人,後來有人告訴她,皇帝的病好了,她才做罷。後來陰後被廢,鄧後向皇帝求情不準。和帝要立她為後,鄧後也推託不從。後來不得以才即位,和帝要封她的幾位兄長為侯,也被她堅決拒絕。

和帝當了17年皇帝,在27歲那年撒手西去,這位皇帝在後宮可謂廣種薄收。有10多位皇子都早夭,最後只剩劉勝和殤帝。劉勝因為有痼疾,所以立才降生100多天的殤帝為皇帝。又將清河孝王劉慶的長子劉祜留在京城,以備不測。結果殤帝當了200多天皇帝就夭折了。有先見之明之明的鄧太后遂和兄長鄧騭定議以劉祜作為和帝的後嗣,繼承皇位!不知當時仍健在的章帝廢太子清河孝王劉慶是不是感覺和天龍八部中的段延慶一樣,就是皇位應該是我的,但我的兒子當了,我不當也無所謂。從扶立殤帝及安帝朝的大部分時間,是鄧太后聽政時期。後漢前後有竇,鄧,閻,梁4位太后聽政治,其她3位不值一提。這個鄧太后卻是位出色的政治家。在她臨朝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每聞人飢,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厄,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鄧後政治上比較清明,為人節儉,削減內宮的費用,還減少郡國的貢獻,珍奇金銀等物都停止進獻。而且還親自去洛陽的監獄複審死刑犯人。而且還將和帝廢皇后陰皇后的家人赦免,允許他們從流放地回來,並且將他們的家產發還。體現了她的氣度。她約束自己的家人,沒有象從前竇氏那樣胡作非為。知人善任,知道虞詡有將帥之略,就任用他和羌人作戰。又用班超的兒子班勇經營西域。還將雲臺28將的後人中因為獲罪失國的(只要不是謀逆)和因沒有直系子嗣的,均允許旁支繼承爵位。鄧太后不愧是鄧禹的孫女,她在後漢的統治者中僅僅不如光武帝,明帝,章帝,比東漢其餘那幾個皇帝要強很多。在中國歷史上也和呂武,孝欽三位太后一樣是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而且和那三位一樣,太迷戀權力。周章因為宦官鄭眾和蔡倫干預朝政,鄧太后又立安帝而不立和帝另一個兒子劉勝,而欲發動政變,殺鄭,蔡以及鄧太后的幾位兄弟,廢掉鄧太后,另立劉勝為皇帝。但事情洩露,周章自殺。郎中杜根因為勸諫太后還政給已成年的安帝,太后不聽,讓人把杜根裝在袋子裡,在金殿上打死。因為執行人手下留情,杜根又裝死,才隱瞞過去。杜根躲了15年,直到鄧太后死,才敢出來。成翊也因為勸說鄧太后歸政被判刑。這兩人在安帝親政後都因為忠心得到了重用。

鄧太后聽政16年後死去,安帝開始親政。安葬完鄧太后,安帝的乳母和小黃門李閏就告訴安帝,說鄧太后生前和自己的幾位兄弟,侄子曾經準備廢掉他,立平原王劉翼。這位安帝是一個典型的糊塗皇帝,凡事糊塗,但這事處理上卻聰明非凡。他先貶平原王劉翼為都鄉侯,又將諸鄧免官的免官,奪爵的奪爵。大部分都被逼自殺。整個鄧訓這一支幾乎全都被誅。鄧氏無罪遇禍,也得到了同情。鄧氏鑑於竇氏的下場,在處事上比較收斂,而且鄧禹的家教也比較好。所以他們沒有什麼惡行和民憤。大臣們一再為鄧騭鳴冤,說他根本沒有參與此事。後來安帝同意把他運回京城安葬,又允許其家屬回洛陽居住。

安帝從鄧氏手中奪回權力後,他開始重用宦官,因為江京迎立有功,封都鄉侯,食邑三百戶。李閏雍鄉侯,也是三百戶。兩人還都被封為中常侍。安帝還大封皇后閻氏的3個弟弟,都被封侯。閻皇后和江,李等結為一黨,將太子劉保的生母李氏害死。安帝的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又向安帝進讒言,廢皇太子為濟陰王,安帝糊塗到了極點,自己就一位皇子,豈能輕言廢立。安帝親政四年後死,閻皇后貪戀權力,於是立年幼的北鄉侯劉懿為帝。太后弟弟閻顯又為了獨攬大權。讓閻太后將大將軍耿寶貶官,讓他就國。又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侍中周廣下獄死。安帝的乳母王聖母子被遷到雁門。不久小皇帝北鄉侯病死。閻太后又和閻顯,江京商議皇位繼承人。這時候,中常侍孫程因為閻太后不立安帝的兒子劉保而心中不滿,於是孫程聯合宦官共19人開會,大家立誓擁立濟陰王劉保。孫程等回到宮中,先將江京等殺死,又脅迫李閏加入他們。李閏只好同意。又將11歲的濟陰王接入宮中立為皇帝,是為順帝。然後招集所有的大臣們進入南宮。調集軍隊把南,北宮的各宮門守住。此時,閻顯等正在北宮中,他派小宦官出去想以太后的旨意從外面調集軍隊,但接到旨意的將軍卻拒絕。順帝派軍隊將閻氏三兄弟全都抓獲並處斬。這場以中下級宦官對高級宦官加外戚的鬥爭,以中下級宦官獲得了全勝而告終。孫程等19人都被封為列侯。這位孫程和前文所述的鄭眾和蔡倫都是好宦官。基本屬於和唐朝高力士一種類型的,就是忠心耿耿,但不胡作非為。和後面的十常侍相比,真是相差太多啊.

東漢的戚宦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