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讀《道德經》(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青色、黃色、赤色、白色、黑色;五音,宮、商、角、徵、羽;五味,酸、苦、甘、辛、鹹。

目盲,眼花繚亂;耳聾,聽覺不靈敏;口爽,味覺失靈。

聖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讀《道德經》(八)

爽,並不是我們說的那個意思,比如大熱天喝了瓶汽水解渴,感覺很爽。口爽裡面的爽,並不是這個意思。這個爽跟屢試不爽的爽接近,都是出了差錯的意思。

(屢試不爽的意思是,你多次實施某種方法或做法,都不會有差錯!),直譯過來,就是:

過度的繽紛色彩,讓你眼花繚亂,你也就失去了辨別色彩的敏銳;過度的嘈雜,挺多了也會讓你聽覺遲鈍;過度的美味吃多了,也會覺得味覺失靈。

這裡我都加了限定詞——過度。當然老子的原話裡面貌似看不到過度的意思。也許在古代,一丁點的聲色犬馬就達到了五色五音五味的程度,但對於現代人來說,這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當你馳騁於狩獵場上,你沉浸入一種肆意殺戮的氛圍,這種氛圍讓你產生了濃濃的殺機,你還不以為然,幾乎到了發狂的地步;這是一種現象,就像美國大片裡說的一樣,當一個狙擊手每天打兩千發子彈的時候,也許再也不甘心於打靶子,更想拿真人試驗一番,心魔讓肉體做出令人髮指的行為。

聖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讀《道德經》(八)

物以稀為貴,難以得到的東西,不管是不是最好的,但都是你最想得到的。正所謂“欺不如竊,竊不如偷”就是這個道理!何況這是個難得的東西呢,所以讓人偷竊的概率就大大上升!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所以聖人只為填飽肚子,並不為溫飽以外的事情,所以他們去除了自己的一部分慾望,僅僅滿足生存而已!

聖人就是聖人,有聖人的做派,但我只有望其項背的份兒!我不能僅僅為了溫飽,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貌似聖人都只停留在生理需求層次,哎,聖人的世界,誰知道呢!

聖人是不是更注重生理需求|我的解讀《道德經》(八)

也許聖人經歷了種種之後,又回到了原點,他們更傾向於去除生理需求之外的需求,寫到這裡才發現,也許以上就是段謬論,老子的世界已經完成了“自我實現”,不然我們研究他的理論幹嘛啊!


就寫到這裡了,據說能讀懂的都會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