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2019年,临沂坚持从城乡双向、农业内外、供需两侧共同发力,市级财政投向乡村振兴资金10亿元,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现代气派的“富春山居图”。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1.田园综合体推动产业振兴。继续抓好30个重点田园综合体,发展农业“新六产”,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产业融合“样板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重点发展粮油果菜茶畜等十大特色优质产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良机配套,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打响“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争取新创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省级整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个,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2.“两新培育”推动人才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鼓励人才留乡、能人回乡、大学生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浙大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建立农业技术联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供销社为民服务中心和金丰公社模式。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3.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

实施乡风文明提标行动,力争80%以上村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实施乡村文化兴盛行动,建设一批村史馆、民俗馆、乡村博物馆,培养一批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文化源泉。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4.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振兴。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15个市级美丽乡村重点片区、100个市级示范村,带动提升1000个村庄,力争涉农街道基本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20%。推广土壤改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单位耕地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2.3%和1.25%。实施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和水利补短板工程,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安全供水体系,用两年时间让所有村通上自来水,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绿色能源示范村镇等重大工程,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抓好“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每个中心村(社区)及40%的行政村至少拥有一条宽6米以上的公路,每个县区至少打造2条精品示范美丽路。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5.治理有效推动组织振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施经济薄弱村三年“清零攻坚行动”,力争年底前8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抓好乡村综合治理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人民调解组织,落实“一村警务助理一法律顾问”制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沂蒙乡村振兴瞄准现代气派“富春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