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读《我的未了情》有感汪艳玲责任编辑:王换成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十四年前,七十岁的二爷爷出了一本书,书名叫《我的风雅颂》。这本描写老人半生经历,平淡朴实而又让人久久回味。散文集一经出版即引起很大反响,上至中央电视台台长,下至老家的田间地头的农乡亲,都交口称赞,并在北京和武山都举行了作品的研讨会。二爷爷多年心系家乡,更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此番特地千里迢迢从北京带回来自己的散文集和女儿的诗集(作家汪文勤),共二百本捐献给家乡的小学,以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我也有幸参与了捐赠仪式。初冬的天气,山间的风寒冷刺骨,满头白发的古稀老人不惧严寒,饱含深情地给一帮学子们讲述自己写书的经过和他对人生的感悟。作为老人的侄孙女,在老家的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的我,深感骄傲的同时又十分惭愧,骄傲自是因为我与老人沾亲带故,而看着七十岁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不断学习、突破自我,居然写出书来,我这个正当青春年华,父母亲戚都抱有莫大希望的年轻人却一事无成,怎能不惭愧?十四年过去了,老人捐书仪式的一幕幕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今年新年刚过,远在新疆探访亲友的二爷爷给我打电话说,他在老家武山又出了一本新书《我的未了情》,已经邮寄了一部分到北京的姑姑家,让我抽空去拿。此时的我就在离北京不远的天津市武清区居住,一边上班一边照顾两个一岁多的双胞胎女儿。万没想到已至耄耋之年的二爷爷再次出新书。挂了二爷爷的电话,我就跟北京的姑姑联系,准备凑个时间去姑姑家拿书。结果善解人意的姑姑体谅我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说不要专门跑一趟了,把地址发给她,她把书快递给我好了。过了两天就收到姑姑从北京发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除了带着墨香味的新书,竟然还有一袋新疆特产的精品红枣。迫不及待地翻开二爷爷的新书,扉页上即是二爷爷站在老家山坡上翘望前方油菜花田的照片。二爷爷走南闯北几十年,足迹遍布海内外名山大川,却独独选了在家乡拍的一张照片,可见他心中对家乡割舍不掉的美好眷恋。经过十多年不间断地写作,二爷爷对文字的运用越发娴熟。普普通通的汉字在他的组织下焕发出独特的风采。跟他在同一个地方生活过的熟人,看到他朴实无华的描写,都说让人好感动。开篇故事《龙背上的顽童》写的就是我们村子里两位我也熟知的老人,他们与二爷爷同辈人,全是真人真事。文中的汪喜即作者本人,当自己过上令人艳羡的好日子,在世界各地潇洒自在、快意人生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老家山村一起长大的兄弟,几乎每年都要抽时间回老家共叙兄弟情,为他们带去各地的特产,陪他们聊聊相互的家长里短。在智能手机还未流行的时候,二爷爷带着相机给他们的子女儿孙拍照,又跑到镇上照相馆一张张洗出来。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二爷爷是个特别重情的人,作为他的侄孙女我深有体会。按辈分来讲,我们家跟二爷爷家是隔了好几辈的族亲,村里其他家跟我们类似情况的大多已不大走动了,但是从我记事起,二爷爷就一直对我们家照顾有加。只要他回老家,必要上我家住两天,问候家里人各方面的情况,礼物更是少不了,逢年过节的压岁钱也没落下过我们。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回二爷爷从新疆回来,特意问了我的学习情况,听完我的陈述,他很欣慰,夸我是个聪明孩子。为了奖励我,专门带我上洛门镇给我买了一双白色的双星牌旅游鞋,那是我拥有过的第一双时下最流行的鞋。从我穿上它的第一天到它最后完全破得没法再穿,它都是干净洁白的,因为在它发黄洗不白的时候,我就用白色的粉笔把它涂白。在一个十二岁知道爱美的女孩心里,这双鞋实在太重要了!在此之前,我穿的所有鞋都是妈妈用旧布料做的,不是不好,不是不珍贵,只是在那个时候的我眼里,远比不上买的鞋好看时髦。这双鞋让我在同学中收获了无数羡慕的目光,极大地满足了我当时的虚荣心。二爷爷对我们的关爱一直到现在都未曾减去半分。2005年我初来北京,是他老人家带着我游览了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天坛、地坛等等北京的名胜古迹。他带着干粮水果,所到之处,细细讲述每一处景点的前世今生,并为我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更是坐公交,然后倒地铁不止一次到我工作的地方去看我,为我和同事带去好吃的水果点心。2009年我妹妹来北京的时候,又是他老人家去火车站接她,带她去天安门参观留影。2015年我爸妈来北京,我们忙于工作,照顾不过来,还是二爷爷让小叔叔开车接送他们出去游玩,耐心开导心有抑郁的母亲渐展笑颜。在我生完孩子后,二爷爷又几次三番地到我住的地方看我和孩子们,又是给红包又是买衣服,给两个小宝宝买的衣服穿着好看又舒服。二爷爷的重情在《寻找老战友》中可看出来,正如书中所写“武山武山,山大沟深”,年过古稀的老人,翻山越岭、走乡串户,是何等不易?老家的交通状况我是了解的,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村庄是通不了车,全靠双腿一步步地走。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随时都有摔下山坡的危险,即使困难重重,二爷爷依然不改初衷,凭着一腔热血,辗转打听到自己昔日的至交好友,他先后不下二十次的去探望有些战友家,给他们送去关怀与问候,鼓励生活有困难、身体有疾病的战友重拾信心,战胜困难。有时候为了请他上谁家吃顿饭,经常发生你争我抢的场面,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二爷爷的所作所为,老家的乡亲都看在眼里。二爷爷是个爱学习的人,《再铸铁人魂》就是他在看完话剧《铁人轶事》后写的观后感。通过他细致入微地描写,作为读者的我也有种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到这出话剧的魅力。还记得当年《变形金刚2》在中国上映时,二爷爷特意带我和男友去王府井的万达影城观看。我本来想二爷爷这么大岁数的人,肯定不会喜欢看这种科幻动画电影,没曾想整个观影过程二爷爷看得非常专注。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出了影院,二爷爷又带我们一起吃午饭,在等待上菜的间隙,二爷爷开始问我们观影感受,我和男友都说惊险刺激,特效一流。二爷爷说除了这些还有几个方面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擎天柱为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霸天虎为什么看似雄霸无敌最终却一败涂地;为什么只有美国人能拍出如此气势恢宏、火爆全球的大片?从电影中的各个角色到影片的配色、特效;导演掌控全局的指导能力;到中外电影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二爷爷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我俩惭愧不已。二爷爷就是这样不间断地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吸取知识,丰富自己,任何时候都不忘记学习。也正因为如此,在他八十三岁高龄,好多同龄人都已经感叹时日无多,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他再一次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我的未了情》让我们激动又汗颜,他就这样不断地超越自我。二爷爷是个勇气可嘉的人,除了散文集《我的风雅颂》和《我的未了情》之外,他还有不少文章被各类报刊杂志刊登,篇幅不一,大多数都属于散文随笔之类。二爷爷在散文这一文学领域的造诣功夫颇深,按说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耕耘,收获来得会更容易些,可他偏不走寻常路,在新书中居然大胆地写起了小说。《被母亲生过两次的儿子》就是其中的一篇中篇小说,虽然有些情节还可以再完善,有些地方还可以再润色,男女主人公之间、男主女配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可以再延伸,,但可以肯定的是,二爷爷这次尝试是勇敢的。以他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成呈现给我们一本能够流传下去的长篇巨制。

了不起的二爷爷——读《我的未了情》有感 汪艳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