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進駐雲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被迫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宣告結束。雲南收復以後,清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善後,即如何著手處理吳三桂反叛餘孽及其部署的諸多事宜。康熙帝的宗旨是本著懲治首惡、寬宥脅從的政策,根據罪行輕重予以區別對待。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首先是重懲吳三桂黨羽。康熙二十一年正月,議政王大臣會議作出決定,將吳三桂的屍骸分發各省,傳示天下;刑部將吳世璠首級懸掛示眾;逆黨馬寶、夏國相、李本深、王永清、江義等,俱凌遲處死;高起隆、張國柱、巴養元、鄭旺、李繼業斬首示眾,妻女財產籍入官。四月,兵部上奏將胡國柱、王緒、李匡等情罪重大者子弟悉行處斬,妻女、家口一律送交內務府。

其次是從叛官員從寬免死,革職回籍。康熙二十一年六月,言官上書參奏王輔臣之子原太僕寺卿王繼貞、原任總兵官郭義論罪正法。但康熙下旨認為他們之罪行為“從賊”,予以赦免死罪,令革職放回原籍,以示寬典。當年十二月,康熙再頒諭旨,對那些在三藩之亂中有效力朝廷的官員,酌情給予留任。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至康熙二十二年二月,朝廷對吳三桂部署的處理基本結束,涉案官員官員共有240人,除廣西巡撫陳洪明等極少數“情殊可惡”者,被流放寧古塔、籍沒財產外,其餘皆歸養故里,不予追究。

最後是遣散吳三桂藩屬。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康熙帝下旨將吳三桂親屬、家口,及其將軍、總兵、副將以上者隨清軍分六次入京,參將、遊擊以下低級軍官令直接分發河南、山東、湖廣、江西四省安插。這既體現了朝廷的寬大政策,又使得叛逆者無法再聚眾謀亂。

其後,清廷又將吳三桂部分兵丁前往東北開原縣的尚陽堡臺站服役。同時又規定:“凡系逆犯應行入官匠役、家屬、人口,有私自入京者,令其送到部,若已私自放出為民者,亦令呈首,嗣後隱匿不報者,交部從重議處,系民人照例擬罪。”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持續八年的三藩之亂儘管給清廷帶來了嚴重的打擊,但對於康熙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他藉著平定三藩的機會在制度上作出了一些重大的調整,有力的集中了皇權。

魏源曾說:“我朝自平定三藩之後,不復以兵權、土地世予臣下,凡元功親王,畢留京師。宗室自親王以下至奉恩將軍凡九等,有俸有莊田;功臣自一等公以下至恩騎尉二十六等,世襲有差。”“雖各有提鎮、駐防將軍,掌兵權而不擅財賦,與文臣互牽制。於封疆有其名而無其實,於藩鎮收其利去其害,損益百王二千年之法,至是而大定。”

也就是說,自三藩之亂後,朝廷收回了原先地方上的藩鎮勢力,地方上的將軍、提鎮定時入京朝覲,兵權集於朝廷,像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之前不朝心生驕妄,以致反叛的事情就此杜絕。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三藩之亂後,藩屬盡歸朝廷,清廷自入關以來三十餘年的藩兵制度宣告結束,軍隊編制由此定型。在撤藩的同時,清廷又將一些從叛的悍將所部給予分別處置。如孫延齡部被收歸漢軍旗下,王輔臣部被裁撤,從而使軍隊的中央隸屬性大大增強。

此外,清廷還在邊疆與地方重鎮增設八旗與綠營駐防。康熙十九年,康熙帝撤除平南、靖南二藩後,在廣州、福州設八旗駐防軍,開始對軍隊進行整頓。康熙二十年十二月,議政王大臣便以雲南恢復,提出在湖廣的荊州、陝西的漢中設兵駐防。並議定:荊州設八旗將軍一人,副都統二人,八旗兵3600餘人;漢中設將軍一人,副都統二人,兵員3000人。在廣西和雲南,清廷則加強了綠營兵力。

康熙帝平定三藩後,吳三桂的家人、部將們結局如何?

​清廷在荊州、漢中、西安等地派兵駐防,是在總結三藩叛亂之後,以加強對全國統治的一項有力措施。尤其是在居天下之中的荊州派駐防八旗六千餘人,使之成為天下第一重鎮,大大增強了清王朝統攝全國的威力。而此後,清廷以直隸於朝廷的官軍駐防,於廣州、福州等地設八旗駐防成為定製,更直接加強了中央的集權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