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耙地多少长时间为好?

田俊超白


水稻耙地沉淀多长时间为好?这个没有确定的答案的,不同地区的土质不同,沉淀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总体的原则是以秧苗移栽之后不下沉为好。

水田耙地有的是使用耕牛带着拖板将泥土耙碎,在我们黑龙江地区则因为土壤较为黏重,需要拖拉机带动打浆机通过机械的力量才能将泥土打出来均匀的泥浆,而对于吉林省的一些地区来说,泡田之后使用手扶拖拉机带个木板子跑两遍就能打出泥浆。所以,耙地多长时间为好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看当地的土质情况来判断。

以我们黑龙江为例,就是在耙地之后,用手指划过田面,如果手指划过出现的沟能够尽快的复原,那就说明沉淀时间不足。移栽之后秧苗会在泥浆中继续下沉,造成移栽深度过深、返青慢、分蘖少,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稳产;如果手指划过形成的沟,能够缓慢的逐渐复原,那么沉淀的正好,秧苗移栽后不会继续下沉,只要调整好移栽深度就可以了;如果手指划出的沟不能复原,那就是沉淀时间过长了。移栽后泥浆不能淤合,容易出现漂苗的情况,造成秧苗的保苗株数不足,也不利于水稻种植的稳产。

除此之外,沉淀时间也和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2011年我们黑龙江地区春季多雨,没有明显的冻融过程,泥土需要多次耙地才能打出泥浆。结果,2011年黑龙江地区的淤苗情况及其的严重。

所以,不同的地区耙地后沉淀的时间也不一样的。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田耕整地是人们利用犁、耙和耢的机械作用,结合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为水稻的正常生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水田在插秧之前,要进行泡田和耕整地作业,待土壤搅出浆层、沉浆后才能插秧。常规的耕整地方法为:水稻收获后大犁翻地深度18~20厘米(或旋耕机旋耕深度12~15厘米)→第二年春季施用基肥→灌水泡田5~7天→水田耙整地→搅浆平地机整地→沉浆5~7天→排出多余泡田水→插秧,这种常规耕整地方法整作业环节多、地时间长和耗水量大,从灌水泡田到达到插秧状态需要15天左右(水稻搅浆前需灌水泡田5~7天,待土壤被水泡软后,进行搅浆,搅浆结束后需沉浆5~7天才能插秧),一般泡田水用量为1200~1800立方米/公顷,在水整地搅浆作业后,由于沉浆时间长,泡田水田间蒸发、渗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一部分泡田水在插秧前要排出,即浪费水资源,又造成肥料损失;搅浆机搅浆过细,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


灰太狼永远回来


我耙水田是横两遍竖两遍,然后围田边再来一遍,叫打围。就行了。若土头好(易烂好耙)横竖各一遍就行了。


天然呆165472403


现在耙田都是用机械化,不像以前,耙田都是用牛,牛耕的话就要讲究多,有坚多少次,横着多少次,现在是大型拖拉机,一般都是一次都可以。如果是泥土比较粘的话就多一次。


田东芒果妞


种水稻前,把地犁一下,然后用耙子耙平就好了,耙地的时候里面水不可留太多,地耙平后撒一点化肥和农家肥在田里面然后就可以插秧了。等到秧苗都下根了,再给田里灌上水,不能太深,影响水稻发兜而减产


飞哥65843221


🍵这个不能以时间为准则,而是由土质的结构,泥土的干湿程度去决定。

一,如果是含沙量较多的泥巴,不管是干泥或是湿泥,一般两个来回,然后再耙平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的是,耙不能放水过多,刚适当就可以了,如果水多了形不成泥油,泥土容易沉淀,导至泥和水分离,抛下的秧苗可能有部分会漂在水面上死掉。

二,如果是粘土的泥巴,特别是晒干了的泥巴,很是麻烦的。因为没有吸足水份,耙起来就像耙石块一样,一团团的。因此,必须放水将泥巴泡足时间,让其充分吸足水份,之后耙起来就容易多了。


用户5781598700416


南方水田一块田要耙三次,两次翻一次平整。田翻的次数多草就好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