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育來說究竟是學生成績重要,還是教書育人重要?

跟我學生物


同等重要,同等需求。各行各業責任擔當是必須!教書育人沒有成績,何來教書育人的成就感。我也整天在學校教書育人,不需要成績,怎麼教都行。在學校混日子混飯吃,反正我每天有工資拿,這樣也挺好。都不知道這樣的教書育人教出來的學生是什麼樣的效果。這樣的教書育人,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什麼目的?怎能達到教書育人的要求嗎?成績就是考核我們教書育人的目的。沒有成績,何來我們教書育人的目標啊?成績與教書育人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

如果我們各行各業都在公司裡混著玩兒,不求上進。沒有目標。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的企業各個倒閉。沒有方向感,沒有目標。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又能走向什麼方向?是難以想象難以相信的場面。這個社會必定會走向黑暗。國家也沒有了前進的動力。人民的生活也將遭遇最強災難。教育事關民生,關係國家政治穩定發展的基出設施。必須要嚴抓嚴管嚴格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全方面考核評價,全方面發展是必須!


誠信為貴12aw


單就教育的目的而言,成績只能佔教育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育人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除了提高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之外,最重要的是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以及情商。而這些恰恰是使一個人能夠適應社會準則,過一個健康、幸福生活的基礎。

成績與育人哪一個更重要?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一目瞭然。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成績優異,智商過人,但道德敗壞的人,思想扭曲的人,與一個成績平平,智商平庸,但品格高尚的人相比,哪個是我們所希望的呢?毋庸置疑,前者對社會來說是一個危險品,後者也許一生碌碌無為,但卻能順利的融入社會生活之中,過一個幸福健康的生活,這也正是教育的社會目的。


只不過由於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孩子從小就面臨小升初、中考、高考,甚至工作了以後的各種晉升考試,再加上我們教育選拔人才,只能以分數為標準,給人造成的錯覺是,分數就是一切,從而掩蓋了教育對於人的其它方面的重要影響。

這也正是為什麼中考、高考唯分數論一直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原因,也正是教育不斷改革的主要原因。大家都意識到,一個人的品質和能力遠遠重要於其考試成績的高低,縱觀世界,各國在選拔人才中,考試成績是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就連教育非常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如果真有的話,世界各國早就廢棄了考試了吧。

但不管怎麼樣,教育的育人功能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被淡化,更不能被曲解,更不能被分數所代替,反而要被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上來。


逗逗英語


育人重要,但是育人成果很難考核。

目前我國專門育人的課程也就是政治課的思想品德中有一些,但是會回答思想品德考試題,不一定會做人。

在基礎教育中,除了班主任具有育人的義務外。很多文科類知識可以幫助育人,也就是語文、歷史、英語,可以在文章裡放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去讓孩子感悟。

但是我想說一句,教師有育人的義務,但是人沒育好並非全部是老師的原因,更多的是家長的原因。家長的溺愛、錯愛,或者說家庭問題是導致孩子思想畸形的主要原因。

我給大家舉兩個我家人的例子,第一個是我大伯,我奶奶就從小寵愛他,各種護犢子,有好處第一個給他,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大伯誤入歧途,吸了毒然後最後把老太太活活氣死。第二個是我表弟,小時候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初中性格叛逆期開始處對象,大學上不了好的,畢業只能去機場接他爸的班,但是他媽一向給他灌輸他是未來王者的思想,結果上班後一個月1500的工資成為他的催命符,加上畢業以後他媽一分錢不給他(上學的時候一個月小一萬),這孩子直接得了抑鬱症,然後肺癌去世。

最後從社會的角度談一下,一般而言,讀書越多犯罪的可能性就會降低。比如,你去監獄走一走看一看,統計一下犯罪者的學歷,幾乎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一般高學歷犯罪都是金融性犯罪,比如貪汙行賄挪用公款啥的。低學歷的犯罪涵蓋面更大更廣。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讀書學習有助於磨平戾氣,使人不會那麼衝動;二,讀書可以讓人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三,成績好的人,有好工作的概率更大,犯罪動機就小,幾乎不可能為了一時之快或者千八百的,斷送自己一輩子。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只要高考不變。在學校,成績就是最重要的。在家庭裡,育人就是最重要的。但是,這不代表學校沒有育人的義務,只是在強調家庭的責任。試想一下:如果家長天天帶著孩子打麻將賭博,每天跟三教九流的在一起,這孩子想好也很難。


安立特特特特特特特


1.不言而喻,育人比學生的考試成績重要。緣於學生的“三觀”正確才能暢通無阻、一路繁花地走完崎嶇的人生路,所以育人就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否則,只有淵博的知識、時尚的作派、精湛的技藝和健康的身體,是不能具備正確的觀察、思考、解決問題能力的,所有貪官汙吏不缺能力,恰恰因為匱乏正確三觀。

2.學生不具備適應社會大環境的能力,尤其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烝烝日上、一日千里,如果只抓學生的成績,有可能應試時成績名列前茅,而“高分低能”,在現實生中處處碰壁、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為什麼?不會做人、不懂做人;少擔當缺責任,遲早還是會被社會大潮淘汰。

3.毛澤東主席要求我們的“教育方什是德、智、體相結合”,注意:德育被開國領袖放在首位,可見,透過歷史的塵埃,主席深諳社會的建設中堅是有品德的人;我感覺他置德育於首位,就是要求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要謙遜謹慎、樂於奉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培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永不過時。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固然正確,追求“三教九流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曉”的境界值得推崇。


然而前提是一定要有利社會的安寧與人民幸福,為一己之念去出人頭地,去“直掛雲帆濟滄海”,去光宗耀祖、澤被後世;最後會受萬人唾棄,自私而狹隘的個人主義者從來無法拓取高位!

5.回到現實,我們現在於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下,一味強調學生的中招與高考成績,有捨本逐末之嫌,追求高分是某些學校師生的共同願望;為此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和提升身體素質的體育教育,甚至有的學校根本不開政治課與體育課,讓學生在題海中游泳成了教育的目的,結果會讓學生身心受到傷害,得不償失,望能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回到正確的教育軌道上來!!


希望星晨58298869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辨的問題!

如果讓父母回答,他們應該會說“同等重要”,因為所有父母都需要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未來能有一份體面且掙錢的工作,還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

如果讓教育專家或領導回答,他們應該也會說“同等重要”,因為國家需要棟樑之才,國家的發展既需要科技知識,還需要有一顆胸懷祖國的心。

如果讓一個老師回答,估計所有老師也都會說“同等重要”,因為老師的價值感,不僅僅是“桃李滿天下”,還需要“天下桃李會感恩”,而不是辛辛苦苦教出來的學生,以“耳光”為報。

所以,真正的問題來了:

和孩子教育直接相關的三方——父母,老師,教育方針決策者,都認為成績與育人同等重要,那為什麼現實中,就擰巴成“只重視成績了呢”?


我仔細思量,覺得有這麼幾個問題,在整個事件中攪擰著,大家不妨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評價機制的不完善”。

從客觀上來講,“教書育人”有兩方面,對於“教書”,也就是“成績”部分,我們有著成熟可行的評價機制,教學,考試,判分,選拔,錄取一氣呵成,嚴謹而公平。

而對於“育人”部分,卻遲遲找不到一套完整的公平的操作性強的評價方式。

這也是我們“素質教育”口號喊了若干年,一直進展緩慢的原因吧!

因此,即使教育專家再呼籲,及國家政策再“嚴禁……”,都改變不了家長們對成績的追求,因為它是目前代表“優秀”的唯一評價。

至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思想觀念,在面對“用分上學”的量尺時,也只能退居其次了。


其次,“低廉的工資導致的教育界功利化”。

其實,“教書”和“育人”雖是密切相連,但本質上是兩件事。

“教書”,是指老師想辦法把自己的知識傳送出來,最終使得學生理解接受。這在本質上,和一個策劃員用自己的頭腦做一個文案,最終讓客戶滿意差不多。

但是,“育人”則是個感情活,是件需要“心”的活。真正要培養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理想情懷,這需要老師們走進每個孩子的心裡去。

所以,作為老師,要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是需要全身心精力的付出,以及大量時間成本的投入。

可是,現實的世界不允許老師們這樣的投入,因為他們有後顧之憂。

第一憂,他們的工資水平確實不夠高。耗盡所有時間與精力,換不來他們家庭生活的經濟保障。

每當網絡上,有工齡15年以上的老師,曬出自己的工資,只有3000元時,總有很多質疑聲,今天,我也證實一下,“確實如此”。

這幾年,頻頻有老師辭職的,冒著風險搞有償補課的,甚至去年52歲男數學老師跳樓的,等等,這些無一不是與“錢”有關係。

第二憂,各學校為了名氣,生源,收入,皆以成績要求老師。

越是有名聲的學校,越有各種規定:老師們的獎金收入要學生的成績掛鉤。

學生沒有成績,老師就沒有獎金。在工資本就低的情況下,所有人不得已必須先顧眼前,“抓學生成績”。

大家有目共睹的,好多學校,都在大張旗鼓的高額髮獎金,發錢標準就一個:“考了高分的學生”“考了清北的學生”。

這不就是逼著老師們“重成績”嗎?因為大家都缺錢啊!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要說了,“給了足夠的工資,所有老師就都會兢兢業業了嗎?”

我不敢說,但這又是另外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不是嗎?

總之,作為老師,真的希望有一天,理想與現實能夠打通麻結,讓“教書與育人”並肩齊飛。


羅敷講中高考英語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就像“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一樣。但隨著教育的環境、要求的變化,似乎無形中對這天職行成了衝擊,作為一個一線教師真的很迷茫。

中國幾千年的傳承,自古講求尊師重教,自古就講“尊其師信其道”,但現在的教育環境似乎變味兒了:安全第一;成績第二;育人第三。個人愚見,歡迎批評指正。

安全第一這無可厚非。生產要安全第一,教與學也是生產之一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在前,授業在後,解惑在末,當然不可以這樣武斷和草率的區分成績與育人的前後。

但個人認為,教師的天職應以育人為首。育人:育品格,育做人,育人格,育價值觀,育是非念,育上進心……

事實上,育人與成績應該並重。成績,是現在教育考量的手段之一,更是選擇人才的依據之一,成績的好壞既是考查學生更是考查老師。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傳授知識技能;育人更是重於泰山,二者不用剋意區分輕重。教師做好本職,力所能及的育人和提高成績,雙雙豐收才好。

僅為個人愚見。


醉z清q風f


題主提出此問題,肯定心裡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擔心。但是還不夠堅決,從某種方面來說題主對目前的教育現狀有些憂患意識,可又找不到方向,或許是理由來說服自己。

在回答教育方面的事,我是不請自來的。總是鴨子呱呱叫,不管好聽不好聽,自表言論。首先個人的觀點肯定一點:育才育才,育人更重要,成績在後。

為什麼說育人更重要,在半小時前看了一個高級教師回答優等生重點培養的問題,心有感觸。想到了社會上為什麼有些老師得不到尊重的問題。因為,在育才育人之前,有些老師首先要育好自己,連自己都沒有育好,己身不正,何去育才育人呢?連一點基本的自知之明都沒有,談何育才育人呢?

舉一個基本的常識,佛教都有普度(照)眾生,人人平等的思想。而老師,做為一個傳授知識的老師,卻沒有此種思想,我不會臉紅,但覺得很慚愧,可不內疚,因為社會是如此。

只重點教好優等生,而貶損差等生。連最基本的人人平等都不教,還在間接鼓勵學生要學會分三六九等的,從小就培養學生攀上貶下的潛移默化思想,談何尊重低層人士呢?

恰當鼓勵優等生是可行的,但是學校單純地重視優等生,間接貶視差等生,那是什麼思想呢?做為傳授知識的老師,你們自省了嗎?你們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嗎?學校要成績,難道你們不會反對,難道你們還是沒有思想的人嗎?不是總是抱怨老師得不到尊重,工資又低,何不就此放棄呢?奔向其它行業,為什麼要委屈自己的才華呢?呵!真是的。

社會在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辛苦教育。在目前這種人人嚮往金錢看,貶視信仰的社會,老師也要負責任。因為,你只教好了成績,卻沒有育好人,自然而然失去了桃李滿天下的榮譽。因為學生在老師辛勤的教育下,學會了自傲自大的思想,也學會的圓滑見風使舵的人生。卻很小學會真正的獨立思想,人格的自由。

為什麼民國能產生很多大師,現在的大師寥寥無幾。做為老師,你們認真地去看看民國時期的教育吧!民國時期的大師,哪個沒有獨立的思想。

老師,我一直很尊重。有很多老師總在抱怨自己是人不是神時,想沒想過自己的職責是什麼,是傳授知識的海洋。你可以拋棄不做老師,但在做老師時,一日為師,做好自己一日的職業道德。

詩曰: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你的教育如何,後來人就如何。

話說己身不正,何以育人。

成績固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






用戶李錦奇


素德育人高於一切

中國古代傳授大道,對道德缺乏者,只傳授為人處世與做事必須站在崑崙大道地立場方法上,向這些道德匱乏的人傳授以為己為大眾的生存搏命,去為人處世與做事的思想方法。夏朝建立以後,到現在,崑崙文化,在社會發展中,丟掉了為大眾生存搏命的文化內涵,發展成為為了自己與極少數人的更好生存而搏命地自私自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腐朽文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提出的仁愛、仁慈就是力求回覆為人為大眾搏命地奉獻文化。就是高度重視育人。對人品符合道德標準,在傳授以更深層次的物道、人道、治世之道。為人類培育棟樑。

事故,培育人品過關的人,是特別特別重要的。育才只有在育好人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的。

因為,有德有才,是人類的棟樑才。有德育才是人類的人才。無德無才是是人類走邪走偏地鬼才。無德有才是人類的悲哀,人類的魔鬼才。淡化了政治掛帥,思想領先地當今英才教育,就說明了這一點。

為此,素德育人高於一切。

試問,我們還要培養向把祖國最高機密出賣給美國的清華學子,這樣的英才嗎?!


自在樂行真



知足常樂8丨8


這個問題真的很考智商的,成績和教書育人是息息相關的,成績好的人,人品差不到哪,但成績不好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雖然不是絕對,但肯定是大部分。

上一段文字有看得懂的嗎?看看監獄裡面坐的是文化高的多還是文化低的多,文化低的不是全部都差,但文化不高而犯罪的比率相當大。看看成績好的殺人放火多還是成績不好的殺人放火多你就知道了。所以無論怎麼說,課本里面本身就有很多育人的環節,學生成績上去了,人品也就會上去,這是有絕對關係的。你會說,成績不好的也會有人品好的,對,絕對正確,但沒有成績好人品好的多,真的遠沒有那麼多。教書育人,這些模糊的概念就別說得太多了,人們永遠都這樣,自己孩子讀書差人品差,就說是老師不會教書育人,其實是自己沒管好孩子,還在指指點點說學校和老師不懂教育他的孩子。越不懂教育的人,這種理論就越多,到自己孩子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都還不肯承認自己的不足,可悲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