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草药(黄芪)

常用中草药(黄芪)

【本草】

黄芪叶似槐叶,但稍微要尖小些,又似蒺藜叶但略微宽大些,青白色。开黄紫色的花,大小如槐花。结尖角样果实,长约一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杆为佳,且嫩苗可食用。此外,亦可摘取其果实,于十月下种,以种菜的方法种植即可。人们多将黄芪捶扁,加蜜水烧数次,熟了即可。也有用盐汤浸润透,盛在器皿中,在汤碗内蒸熟切片使用。

常用中草药(黄芪)

【药理】

◎甘黄芪甘温纯阳,功用有五:一补各种虚损;二益元气;三健脾胃;四去肌热;五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如同西医的骨与关节结核,或是体质虚者的痈疸),为疮家圣药。又说黄芪补五脏虚损,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可用其发汗,有汗则用其止汗。

◎肥胖多汗者适宜用黄芪补元气,而面黑形瘦之人服用会导致胸满,应用三拗汤泻之。

◎因防风能制黄芪,故黄芪与防风同用则功效增强,此为相畏而相使的配伍。

常用中草药(黄芪)

【灵芝黄芪炖肉】

黄芪15克、灵芝少许、瘦肉500克,料酒、葱、姜、盐、胡椒粉各适量。

将灵芝、黄芪洗净润透切片,葱、姜拍碎,瘦肉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汆烫去血水捞出,再用清水洗净切成小方块。将灵芝、黄芪、瘦肉、葱、姜、料酒、盐同入碗内,注入适量清水,隔水炖煮。煮沸后,捞去浮沫,改用小火炖,炖至瘦肉熟烂,用盐、胡椒粉调味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