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三條歷史文化街區獲保護,規劃成為標誌性景觀節點

武威三條歷史文化街區獲保護

規劃 “三寸不爛之舌”成為標誌性景觀節點


武威三條歷史文化街區獲保護,規劃成為標誌性景觀節點


寶塔內供奉著“三寸不爛之舌”

《武威文廟、古鐘樓、羅什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近日獲武威市政府批覆。這意味著,武威文廟、古鐘樓、羅什寺歷史文化街區被列入重點保護項目。

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區東南隅,是一組造型雄偉的建築群,始建於明正統四年,歷經擴建,規模龐大,號稱“隴右學宮之冠”。


武威三條歷史文化街區獲保護,規劃成為標誌性景觀節點


鳩摩羅什寺

武威羅什寺已有1600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演教之處。寺內雄立的寶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修建的,塔內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三寸不爛之舌”)。《規劃》顯示,羅什寺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為北至羅什寺北巷,南至羅什寺西側民居區南邊界,西至玉泉巷,東至羅什寺西巷,總面積1.0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範圍:北至羅什寺巷以北約30米,南至共和街,西至玉泉巷、甘泉巷,東至北大街,總面積6.66公頃。

應通過保護更新,將羅什寺街區打造成為涼州歷史城區內佛教寺院保護綜合區、佛學發揚地、黃土民居復原改造展示地、寺院與城市融合發展的體驗地。以羅什寺塔作為標誌性景觀節點,保持玉泉巷、甘泉巷、羅什寺西巷、羅什寺北巷等傳統街巷的空間格局及尺度,保護修繕文物建築,維修改善傳統風貌建築,整修與歷史風相沖突的一般建築,保護各項歷史環境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