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女子杨步伟从三少爷到赵太太: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民国奇女子杨步伟从三少爷到赵太太: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民国奇女子杨步伟

最近在读《一个女人的自传》,主人翁是杨步伟。她是中国最早一批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在民国,和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等是同时代的人。

她参加过革命,当过中学校长,开过医院,不过,从来没想过要写一部自传。

说起这部自传,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是胡适提议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她的丈夫)写自传。

赵表示记的日记都是大纲,要写成文章须好多工夫和时间。就说妻子这些年的经历值得一写,而且她记性极好。

胡适一听,当即拍手说“韵卿(杨步伟曾用名杨韵卿)起头来写!”

杨步伟是一个爽快的人,也从来不惧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答应写,但认为自传都是名人才写。

胡适告诉她,自传人人都能写。她这才花三四个月的时间,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写了自传。并在一开始就做了声明:

我不过是一个普通道地的中国女人,自己并无特绩与社会和国家,不过几十年中巧遇了一些世界大事与我都有点边缘的牵涉,并且都是目击一切的实状,所以写出来以供社会人士酒后饭余时来看看消遣。

这个举动也正符合杨的性格,再次证实了她说过的一句话:“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01 三少爷

杨步伟出生在南京望族,祖籍是安徽池州石台县。家里有一百二十多间房子,加上用人有上百口人。

她的祖父杨仁山,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居士佛学家,创设"金陵刻经处",当时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他的学生。

在杨还未出世时,她的祖母就为她做好了两个打算。

一是过继给叔叔家。因为叔叔家无子嗣,而祖母又立下规矩不准纳妾,只准过继,所以她就由“大伯”家过继给了叔叔家当女儿。

名字由兰仙改为传弟,意思是说下面能来一个弟弟。有的父母给女儿起名“招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希望能给父母招来一个弟弟。

二是与姑母家指腹为婚。当时还不知是男是女,只说如果是男女就结婚,如果是同一性别就作罢,但不管如何都要过继给叔叔家。

后来出生了,是女孩,姑母生了一个男孩,无疑,是要结婚的。退婚的事,我们后面再讲。先说说这个淘气的小三少爷。

因为是过继父母的独子,一家人疼得不得了,再加上一直是男孩装扮,所以家里人都叫她三少爷。

七岁开始读书识字,家里请了老师,跟着几个哥哥弟弟一起学习。

要说有多淘气呢?光她自传里头写的,就足够可见一斑。她大冬天把雪放在家里客人被子里,让客人一夜没睡好觉。这个客人就是黎元洪,多年以后依然记得杨小时候的淘气。

这个小三少爷,还经常让带她的老妈子偷偷背她出去看杀人。

上学了更不得了,捉弄老师,躲在护她的祖母那里不去上课,老师来了被骂回去。夏天,为了可以休假,作弊教室里的温度计,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到40度就让老师放假。

还编了一首打油诗诗捉弄老师:

赵钱孙李, 先生没米。周吴郑王,先生没床。冯陈褚卫,先生没被。蒋沈韩杨,先生没娘。

别人想干不敢干的事,一撺掇她,她就干。为此,家里人都喊她“搅人精”。

一直到了十二岁,才穿回女装,此后称为三小姐。但此时的三小姐,并不是性格也温柔起来,相反,是很豪爽的性格,心直口快,做事又极讲信用,有着男儿气概。


民国奇女子杨步伟从三少爷到赵太太: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年轻时候的三小姐


02 求学和退婚

杨一直想要进入正式的学校接受新式教育。这一点,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开明的人,提倡新思想,自然支持她出去念书。

所以16岁那一年,杨进入了旅宁学校读书,是最早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旅宁改为师范后,她转到上海中西女塾就读。

不过,上了一阵子之后,因为革命,就赋闲在家了。跟祖父和父亲约定好了出去学医。本打算去德国学医的,后来计划赶不上变化竟去了日本学医。

这要从她上海中西女塾出来以后说起。她接受了一段时间新式教育之后,担任中国第一所"崇实女子中学"的校长。这是当时的都督柏文蔚主动请她去的,主要是教学和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

那年她22岁,本来是不想去的,但经不住再三邀请,又说只是暂时担着,一年为限,等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就放她出国学医。

杨本是性情中人,哪经得起一个都督这样劝说,没多思量就应承了下来。

一年之后,学校因为革命的事解散,柏文蔚也受到牵连,本来答应给杨出国的官费也没有了。柏提议杨去日本学医,自己掏腰包兑现承诺,并托付家人一起带到日本。

危难之时有了托付,杨自然是一口答应,来不及跟家人告别,就匆忙去了日本。这一呆就是六年。

至于跟姑母家表弟的婚约,杨一封信给退了。本来杨就不是很喜欢姑母,再加上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哪能指腹为婚呢。笑话,于是就解除了婚姻。

因为解除婚约,还闹得姑母和大伯很不愉快,尤其是大伯(杨的亲生父亲)有8年时间都没有说过话。但是祖父和父亲是很支持她的,所以还算平安了事。

关于退婚,她在信里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日后难得翁姑之意,反贻父母之羞,既有懊悔于前者,不如挽回于现在……

祖父夸她成人了,配有自主权了。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无论做什么事她总有自己的盘算,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哪能听别人说了算。


民国奇女子杨步伟从三少爷到赵太太: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杨步伟和丈夫赵元任


03 成为赵太太

关于杨和他的丈夫赵元任的故事,要从森仁医院说起。杨从日本学成归来以后,在北京西城绒线胡同,和一同归来的朋友李贯中合办医院,起名“森仁医院”。

之所以叫森仁医院,还有一段故事。她本来是和林贯虹、李贯中三个人一起开医院的,孰料林贯虹因为一场病去世了,只剩下杨步伟和李贯中两个人。

林贯虹在世时,对杨步伟极好,为了纪念她,因为三个人的姓里都有木部,就起了三个木,即森字,二人,刚好念“仁”字。因此起名森仁医院。

还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说一下,就是杨步伟的名字。她本不叫杨步伟,祖父给她起的名字叫杨韵卿,杨步伟是林贯虹起的,说她“你这个人将来一定伟大的,叫步伟吧。”没想到起完名字没多久就去世了,杨为了纪念这个好朋友,名字就改作杨步伟。

说起杨和赵的邂逅,纯属一场意外。当时赵在清华教书,因为回去晚了,就到表哥家庞敦敏过夜,刚好碰到前来聚会的杨步伟和李贯中。

这一见不打紧,自此后赵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有时一连好几天都去。杨很忙,平时都是李贯中陪着,杨自觉比赵大几岁,就没往感情方面想,还有意撮合朋友李贯中和赵两个人。

但是这一切在李贯中的无理取闹中,事情有了戏剧性的转变。一次李贯中去南京办事,杨和赵去车站没接着她,回来之后李贯中就大吵大闹。意思是说杨人品不好,抢她的男人,还威胁说要杨跟赵一刀两断,不然就关闭医院。

这是哪跟哪啊,杨跟赵本来没什么,现在被这样一威胁,杨心里实在不是滋味,但也还是刻意回避了赵。有一天赵约杨在中山公园见面,才说出自始至终都是对杨有意,是李贯中误会了。

后来李贯中知道了事情原委,也为自己的误解道歉。这个时候,杨便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跟赵两个人越来越亲密。次年就结婚了。

这也是杨的性格,她不会因为别人怎样,就牺牲自己的爱情,或者刻意逃避某个人或某件事。只要自己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就好。

他们是新式婚礼,不摆酒席不收礼,只请胡适和朱徵做了证婚人。还是在胡适的提议下,才找两个证人签字,贴四毛钱印花,才算合法。

以杨赵两人的家世背景和个人能力,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是他们选择了新式婚礼一切从简。杨说过,结婚是两个人的人,与旁人无一点干系。

就这样,杨步伟,从此成为赵太太。跟随丈夫,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大半个人生。被称为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不知为何,在看《一个女人的自传》这本书时,脑海里呈现的人物面貌一直是演员郝蕾的样子,仔细想来,大概是因为之前看过郝蕾演的影视作品,为人处事风格很相像的缘故吧!

做人做事豪爽直率,只要自己拿定主意要做的,从不顾念别人的看法,因为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民国奇女子杨步伟从三少爷到赵太太:我就是我,不是别人

老年时候的杨步伟和赵元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