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偶虹:初識童芷苓

童芷苓雖非梨園世家,而一門風雅,與慧珠同。其父母均為愛好戲曲藝術的教育界人士,見兒女喜歌,遂助之發展。芷苓聰明敏慧,性格沉靜而內心活潑,幼習花衫,常出入津門票房。其兄遐苓,習老生;弟壽苓,習小生;妹葆苓,亦習花衫;季弟祥苓,亦習老生。40年代初,童芷苓來京挑班,旨在深造。擅演荀派戲,故立雪於荀門,《紅娘》、《紅樓二尤》、《金玉奴》等,累得荀氏真傳。

翁偶虹:初識童芷苓

童芷苓

童芷苓性格開朗,洞察時代氣息,荀派之外,亦欽梅、程,傳統之外,更喜新作。1942年冬,予方坐雪窗寫劇本,長女入,告有“蒙古族”姑娘踏雪來訪,異而迎之。一俊偉女郎,衣反毛狐裘,戴反毛狐帽,蹬長筒皮靴,紅撲撲的臉上,綻笑容如五月榴花。

自報家門:“我是童芷苓,特意來找翁先生學《鴛鴦淚》。”予喜其誠樸,肅入寒暄,芷苓仍然開門見山:“請您說一出《鴛鴦淚》,您要多少錢?”予未及答,她又說:“我唱旦角,我弟壽苓唱周仁,只要您肯說,保證砸不了,您談談代價吧。”予以其知音之誠,不計酬報,卻問她:“你是荀派旦角,何必演此苦戲?”芷苓乃傾述其博學廣採之思,轉益多師之志。予又喜其爽朗有大家氣,約日赴其新居(北京西四牌樓兵馬司),為之執導。

翁偶虹:初識童芷苓

童芷苓之《秋江》

瀕行,見予案上,放著上海王蕙蘅女士錄製的《鎖麟囊》唱片三張,芷苓如獲至寶,擎而抱於懷,驚喜地說:“我找《鎖麟囊》唱片,真是踏破鐵鞋,沒想到它就在我眼前了!”蓋芷苓久欲嘗試《鎖》劇之唱,而程硯秋之唱片,尚未問世。

王蕙蘅是滬上名票王準臣之女,準臣厚重硯秋,蕙蘅又嗜程腔如命,近水樓臺,頗得程氏指撥,偶歌“春秋亭”等唱段,程氏面許為斌秩亂玉。蕙蘅不憾於硪硤,反喜“亂玉”之出諸程口,故自費灌片以為念。倩予題字,贈此三片。芷苓夙知蕙蘅學程極肖,謂得王片無異程片,開口求借,予又喜其誠樸而慨然付之。哪知未過兩月,芷苓既演出《鴛鴦淚》於三慶,又演出《鎖麟囊》于吉祥,兩劇均獲好評。

翁偶虹:初識童芷苓

童芷苓之《鎖麟囊》

隨即又索劇本於予,予方忙於穎光社之新劇演出,憶及三年前曾為嚴月秋(綠染香)編寫過《水晶簾》,因故未演,告以劇本存王瑤卿先生處。語本搪塞,並未介意。哪知數月之後,天津報紙的戲曲廣告中,竟刊出“童芷苓上演《水晶簾》於北洋戲院”,惜未在津,未得見之。但芷苓之聰慧過人,勤奮好學的品德卻深印我心。

本文摘自《翁偶虹看戲六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