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發病率為70%- 87%,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超過了哮喘和癲癇。

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痤瘡分級是痤瘡治療及療效評價的重要依據。依據皮損性質將痤瘡分為3度和4級:輕度(I級):僅有粉刺;中度(Ⅱ級):炎性丘疹;中度(Ⅲ級):膿皰;重度(IV級):結節、囊腫。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①飲食:限制可能誘發或加重痤瘡的辛辣甜膩等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②日常生活:避免熬夜、長期接觸電腦、曝曬等,注意面部皮膚清潔、保溼和減少皮脂分泌,保持大便通暢;

③心理輔導:痤瘡患者,特別是重度痤瘡患者較易引起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因此,對這類患者還需配合必要的心理輔導。

④局部清潔:應選擇清水或合適的潔面產品,去除皮膚表面多餘油脂、皮屑和細菌的混合物,但不能過分清洗。忌用手擠壓、搔抓粉刺和炎性丘瘮等皮損。

⑥部分痤瘡患者皮膚屏障受損,且長期口服或外用抗痤瘡藥物如維A酸,往往會加重皮膚屏障的破壞,導致皮膚敏感。因此,除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化學剝脫外,有時也需要配合使用功效性護膚品,以維持和修復皮膚屏障功能。如伴皮膚敏感,應外用舒敏、控油保溼霜,局部皮損處可使用有抗痤瘡作用的護膚品;如皮膚表現為油膩、毛孔粗大等症狀,應主要選用控油保溼凝膠。

痤瘡的治療全解析

1維A酸類藥物

口服異維A酸具有顯著抑制皮脂腺脂質分泌、調節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改善毛囊厭氧環境並減少痤瘡丙酸桿菌的繁殖、抗炎和預防瘢痕形成等作用。因其能作用於痤瘡發病的4個關鍵病理生理環節,故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瘡藥物,有明確適應證的痤瘡患者宜儘早服用。

適應證:

①結節囊腫型痤瘡;

②其他治療方法效果不好的中、重度痤瘡;

③有瘢痕或有形成傾向的痤瘡;

④頻繁複發的痤瘡;

⑤痤瘡伴嚴重皮脂溢出過多;

⑥輕、中度痤瘡但患者有快速療效需求的;

⑦痤瘡患者伴有嚴重心理壓力;

⑧痤瘡變異型如暴發性痤瘡和聚合性痤瘡,可在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症反應後使用。

口服劑量:小劑量異維A酸0.25 mg/(kg d)和1 mg/(kg d) 臨床療效相似,因此推薦從0.25~0.5 mg/(kg d)劑量開始,可增加患者依從性。累積劑量的大小與痤瘡復發顯著相關,因此推薦累積劑量以60mg/kg為目標,痤瘡基本消退並無新發疹出現後可將藥物劑量逐漸減少至停藥。療程視皮損消退的情況及藥物服用劑量而定,通常應≥16周。

2抗生素類藥物

痤瘡丙酸桿菌在痤瘡炎症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故針對痤瘡丙酸桿菌的抗菌治療是治療痤瘡特別是中、重度痤瘡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無論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均可能引起痤瘡丙酸桿菌及非痤瘡丙酸桿菌耐藥,這是十分值得關注的問題。因此,規範抗菌藥物的選擇及療程,或聯合其他療法,對提高療效及預防耐藥性十分重要。

適應證:

①中、重度痤瘡患者首選的系統藥物治療;

②重度痤瘡患者,特別是炎症較重時早期階段可先使用抗生素,再序貫使用異維A酸,或異維A酸療效不明顯時可以改用抗生素治療;

③痤瘡變異型如暴發性痤瘡和聚合性痤瘡。

藥物選擇:選擇口服的抗生素治療痤瘡基於以下4個條件:

①對痤瘡丙酸桿菌敏感;

②兼有非特異性抗炎作用;

③藥物分佈在毛囊皮脂腺中濃度較高;

④不良反應小。

劑量和療程:使用抗生素治療痤瘡應規範用藥的劑量和療程。通常米諾環素和多西環素的劑量為100~200mg/d(通常100mg/d),可以1次或2次口服;四環素1.0 g/d,分2次空腹口服;紅黴素1.0g/d,分2次口服。療程6~8周。

3.抗雄激素

雄激素在痤瘡的發病機制中有著重要作用,但大部分痤瘡患者外周血中雄激素水平均正常,因此無需常規進行內分泌檢查。對於病史及體格檢查提示有高雄激素表現(如青春期前兒童痤瘡、性早熟、女性患者出現男性化體徵和症狀以及有月經稀少、多毛症、雄激素源性脫髮、不孕或多囊卵巢)的患者,可進行遊離睪酮、DHEAs、黃體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等實驗室檢查以輔助診斷。適應證:痤瘡激素治療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抗雄激素治療,僅針對女性患者,適應證為:

①伴有髙雄激素表現的痤瘡,如皮疹常好發於面部中下1/3,尤其是下頜部位;重度痤瘡伴有或不伴有月經不規律和多毛;

②女性青春期後痤瘡;

③經前期明顯加重的痤瘡;

④常規治療如系統用抗生素甚至系統用維A酸治療反應較差,或停藥後迅速復發者。

藥物選擇、劑量、療程及注意事項:

①避孕藥:是抗雄激素治療中最常用的藥物。避孕藥主要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構成,其中孕激素成分如果有抗雄激素作用可用於痤瘡治療。口服避孕藥治療痤瘡的作用機制:雌、孕激素可以對抗雄激素的作用,還可以直接作用在毛囊皮脂腺,減少皮脂的分泌和抑制粉刺的形成。目前常用的避孕藥包括炔雌醇環丙孕酮和雌二醇屈螺酮等。炔雌醇環丙孕酮每片含醋酸環丙孕酮2mg+炔雌醇35μg,在月經週期的第1天開始每天服用1片,連用21d,停藥7d,再次月經後重複用藥21d。

口服避孕藥的起效時間需要2~3個月,通常療程>6個月,一般要求皮損完全控制後再鞏固1~2個月再停藥,停藥過早會增加復發的概率。

②螺內酯:商品名:安體舒通,是醛固酮類化合物,也是抗雄激素治療常用的藥物。作用機制:競爭性地抑制二氫睪酮與皮膚靶器官的受體結合,從而抑制皮脂腺的功能;抑制5α還原酶,減少睪酮向二氫睪酮轉化。推薦劑量每日1~2mg/kg,療程為3~6個月.

4糖皮質激素

推薦使用方法:

①暴發性痤瘡:潑尼松20~30mg/d,可分2~3次口服,持續4~6周後逐漸減量,並開始聯合或更換為異維A酸;

②聚合性痤瘡:潑尼松20~30mg/d,持續2~3周,於6周內逐漸減量至停藥;

③生理劑量潑尼松5mg或地塞米松0.75mg,每晚服用,可抑制腎上腺皮質和卵巢產生雄激素前體。對於經前期痤瘡患者,每次月經前7~10d開始服用潑尼松至月經來潮為止。應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以免發生不良反應,包括激素性痤瘡或毛囊炎,使病情複雜化。

維持治療的意義:由於痤瘡的慢性過程和易復發的臨床特點,因此無論哪一級痤瘡,症狀改善後的維持治療都是很重要的。維持治療可減輕和預防復發,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是一種更為積極和主動的治療選擇,也被認為是痤瘡系統和完整治療的一部分。

方法: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外用維A酸是痤瘡維持治療的一線首選藥物。外用維A酸可以阻止微粉刺的形成,從而防止粉刺和炎性皮損的發生。目前還沒有任何已知的藥物在維持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優於外用維A酸。對有輕度炎性皮損需要抗菌藥物治療的,可考慮聯合外用過氧化苯甲酰。一些經過臨床功效驗證的抗粉刺類醫學護膚品也可用於輔助維持治療。目前臨床試驗的療程多為3~4個月,在預防復發和減輕症狀方面取得了明顯療效,停止治療後症狀很快復發,提示更長時間的治療是有益的,但目前無更長療程治療的循證醫學資料。

關於藥物的治療,建議非醫療人士謹慎參考使用,最好在正規皮膚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注:本文主要內容摘至中國痤瘡治療指南2014版

歡迎大家關注大俠說說,本號所有文章資源均出自專業指南及共識,作者用通俗的語言整理,針對非專業人士給與科學指導,本號係為做一個專業的醫學科普推廣號。

各位網友如有相關問題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大俠將極力為大家解決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