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一、原因和结果是不能分开的,结果存于原因之中。要觉察到一个问题的前因后果,我们需要心灵有一定的敏捷性和柔韧性,因为原因和结果不停地被修改,并且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曾经的因果关系也许现在已经改变,而毫无疑问,觉察到这种修改和变动对于真正的理解是必要的。要想跟随这种永在变化着的因果关系是异常艰难的,因为头脑依附、躲避于因果关系之中。头脑坚持要得出结论,因此会将自己限制于过去而不能自拔。我们必须要觉察到这种因果关系所带来的限制。

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二、因果关系并非静止的,而头脑如果紧握住转瞬即逝的因果,那么头脑便是静止的了。既然思想本身就是许多因果关系的结果,那么它必须从自我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我们对待因果问题不能仅仅是肤浅地观察,更不能视而不见。这种问题时持续不断的记忆链条,这种记忆限制了头脑,必须得以观察和了解。而要觉察到这种被创造出来的链条,跟随它到意识的任何一个层面,这是异常艰辛的。而无论怎样,我们都必须深入地研究它,理解它。

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三、只要思考者考虑自己的思想,就必然会有二元性出现。只要他还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二元冲突就将会继续。处在对立面之间冲突中的问题有解决的方法吗?难道问题的制造者不是比问题本身更为重要吗?只有当思考者不再和其思想分离,思想才能够超越二元冲突。如果思考者仍旧作用于思想,那么他将会维持自己独立的状态,并永远作为对立面之间冲突的原因存在。在二元的冲突中,任何问题都找不到答案,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思考者永远与其思想分离。虽然渴望的对象不断改变,但渴望本身不会改变。重要的是去理解渴望本身,而不是渴望的对象。

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四、思考者与其思想是不同的吗?它们不是一种共同发生的现象吗?为什么思考者会和他的思想分离呢?难道不是因为思考者本身的延续性吗?思考者永远都在寻求永恒和安全感,而因为思想并不永恒,因此思考者将自己当做永恒。思考者藏于思想的背后,不去转化自己,却试着去改变思想的模式。他将自己掩盖于思想的活动背后,从而保护自己。他永远是操控被观察对象的观察者,而问题正是在于思考者,而不是在于他的思想。这是思考者的一个小把戏,被自己的思想所困,由此来逃避自身的转化。

5条克里希那穆提的经典语录:关于因果关系,关于思考者与其思想

五、通过自知和正确的冥想,思考者就会与其思想结合,而且只有此时,思考者才能超越自我。也只要在此时,思考者才能终止其存在。在正确的冥想中,专注者就是专注。根据一般情形而言,思考者是专注者,专注于某些事情或是专注于成为某些状态。而在正确的冥想中,思考者并没有和其思想分离。我们偶尔会体验到这种完整,在这种完整中思考者会完全终止。而只有在此时,才会有创造者不朽的存在。思考者是问题、冲突和悲伤的制造者,直到他寻得安静为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