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一帶名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故事

說起徽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和當地的徽商密不可分,徽州商幫的發跡對飲食的講究促進了徽州地區飲食業的發展,再加上當地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域飲食,成就了徽州的一方名菜,徽菜最大的特點就是擅長燒、燉、蒸,重油、重色、重火功而且傳承了醫食同源的傳統,這是徽州菜的一大特色,而其中徽菜最著名的菜品莫過於毛豆腐,臭鱖魚,黃山石雞,以及當地的一種小吃黃山蟹殼燒餅,而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有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傳說故事。

徽州一帶名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故事

一種毛茸茸的豆腐源於朱元璋?

在安徽徽州有一種渾身長滿一層白色絨毛的東西,這一種食物當地人趨之若鶩,他就叫毛豆腐,毛豆腐是發酵後使其植物蛋白轉化成氨基酸的一種食物,傳說在元代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攻下般城後,來到了績溪,當地的老百姓用水來煮豆腐犒勞將士,這時是大暑,天氣賊熱,豆腐長出了白色的絨毛,朱元璋命令廚子先油炸在悶燒,這就是非常美味的毛豆腐,朱元璋當上皇帝后,還把這道菜招待給徽州歙縣的謀士朱升,這道菜又傳回了徽州,現在徽州當地人吃毛豆腐一般都點辣椒醬佐食,並且有開胃的作用,毛豆腐已經成為徽州的特殊風味菜。

徽州一帶名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故事

一種“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魚

臭鱖魚也是徽州的代表菜,臭鱖魚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非常鮮嫩,上等的臭鱖魚是採用來自徽州出產的桃花鱖,這個時候是每年桃花盛開,春汛發水的時候,魚長得最為肥嫩,在200多年前,安徽貴池安慶一帶的魚販在冬天的時候將長江名貴的水產鱖魚用木桶裝到徽州山區來出售,但是有什麼方法能防止這種魚的變質?商販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方法,不停的上下翻動,於是就能保鮮,這個時候魚鰓依然是紅色,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氣味,可以說臭鱖魚是當地一種保鮮的產物

徽州一帶名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故事

關於臭鱖魚,當地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年在徽州府調來了一個姓苗的酷吏,這個酷吏非常喜歡吃魚,而且喜歡吃活蹦亂跳的魚,但徽州地區重巒疊嶂從來都不生產大的魚,很多魚只能從貴池銅陵一帶沿江靠肩挑運,當時沒有保鮮設備,魚就會在運送途中腐爛發臭,苗酷吏僱了8個挑夫到江邊收購來交差,但是很快在運送途中魚就開始窒息,並且逐漸發臭,其中一個挑夫王小二急忙把魚剖肚剔腸,然後抹上食鹽掩蓋住臭味,沒想到飯店廚師在煎燒後卻吃出了別有一番風味。

徽州一帶名菜:毛豆腐、臭鱖魚的歷史故事

礙於文章版面的原因,小編先介紹這兩種徽州最著名的菜,但徽菜又何止這兩種?還有很多著名的菜品如:甲魚燉火腿、黃山石雞、績溪一品鍋、紅燒果子狸、黃山燉鴿等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菜品都源於當地大自然獨特的惠贈,這些菜大家吃過哪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