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尚書》者,上古之書也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最近寫了幾篇基於《尚書》的上古史文章。有些朋友對《尚書》的可信度提出了置疑。說實話,《尚書》和《詩經》是我國曆來認為最可靠最早的上古史研究資料,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孔子“刪詩書,定禮儀”,是經過孔子整理之後得到的春秋之前的古籍。

現在有個詞語,叫做歷史虛無主義者。具體的含義我就不解釋了,浪費大家的時間。但個人覺得有些人自己也不是研究歷史的專業人員,卻認為《尚書》也不可信,清華簡都是現代人偽造的,我只能無語,不予評論了。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關於夏朝的存在,文章和論據寫了多少篇,其實很多文章都屬於論文性質,由於頭條對於體裁的限制,少了很多論文需要的引文,但如果需要,完全可以復原成論文,代表著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的學術觀點。並不是紅口白牙胡編亂造的東西。可能會出現某些失誤和筆誤,但大的方面不會存在虛構,信口開河之病。

還是說《尚書》吧。其實,對於《尚書》的解讀,可以說是高難度的命題,現如今學術界能讀懂《尚書》的人也寥寥無幾。也不能怪人家。這種上古文字本就難懂,再者,現在學術不值錢,除了吃飽飯沒事幹的人,比如筆者,誰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研究這些不賺錢的玩意。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當然,民間確實有不少人關心我們的上古史,特別是夏朝歷史,所以,雖然花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多,我卻還是要感謝大家,因為寫文,通讀了不少古文獻,有些古文甚至咬文嚼字通讀了多少遍。還有地圖,其他省不敢說,我也不是陝西人,山西人,河南人,我是湖南人,不會為誰搖旗吶喊,只是完全根據對史料和古地名的研究和山川地理形勢的判斷,做出的推論。我當然希望我的推論被認可,所以山東,河南。山西,湖北,陝西這幾個省的地形圖,那是翻來覆去認真研究過多少次的。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尚書》之古文今文

《尚書》,意思是上古之書。《尚書》分為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大塊,前者是西漢初年秦國遺民伏生背誦出來的28篇,後者則是西漢武帝時魯王為了擴大自己的宮殿,損毀了山東曲阜孔子的舊宅,從孔子舊宅的牆壁裡得到的藏書,後來由孔子後人孔安國整理出來進獻給朝廷的。這批竹簡由於採用的都是戰國時期的蝌蚪文字,也就是大篆,和當時通用的秦國制定的小篆不一樣,故又稱古文《尚書》,由孔安國翻譯成通行的漢隸,流傳後世。

孔安國,字子國,魯國人,孔丘十世孫。大約生活在漢景帝元年到漢昭帝末年之間,他曾經跟從申公學《詩經》,跟從伏生習《尚書》。漢武帝末,魯共王於孔府壁中得《尚書》、《禮記》、《論語》及《孝經》若干,文字時人不識,孔安國乃以今文釋讀,古文今文共計五十八篇,謂之《尚書》。這就是今文和古文《尚書》的來歷。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今文《尚書》是漢文帝時被髮掘的,當時伏生已經九十餘歲,文帝派遣大臣晁錯前往求教,由伏生口授,晁錯筆錄,傳得二十八篇,被立於學官。晁錯後來因七國之亂被誅殺,死於前154年,前157年,漢文帝去世,所以今文《尚書》被髮掘立於學宮應該是前157年前的事情。

而漢武帝,前141年登基稱帝,魯王是前154年被景帝封為魯王,在位28年(一說26年),也就是大約前128年去世,所以,古文《尚書》被發現大約是前128年的事情,也就是比今文晚了2-30年左右。

根據當時的規定,被立於學官的典籍,必須有師承,晁錯筆錄的這二十八篇《尚書》因為有伏生的傳授,故得立於學官。得以流傳後世,而其他版本的《尚書》就失傳了。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學官。"

又據《漢書·儒林傳》記載:"孔氏有《古文尚書》。。。遭巫蠱,未列於學官。安國為諫大夫,授都朝尉,而司馬遷亦從問故。”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這就說得很明白了,這批古文《尚書》不是孔安國寫的,而是當時很出名的一件事,和後來西晉發現戰國時期魏王墓竹簡《竹書紀年》一樣,是非常重大的一個發現。和今天發現的殷墟甲骨文,睡虎地秦簡,清華楚簡等性質一樣。孔安國只是整理者,獻上去之後卻遭遇了巫蠱之禍,結果這批古文《尚書》也跟著倒黴,沒有被列入學官,以至於後來都被懷疑是偽作。

巫蠱之禍與古文《尚書》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在位後期發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牽連者數十萬人,太子和皇后衛子夫都因此自殺,血流成河。孔安國和司馬遷都受到了牽連。這十幾篇孔安國整理出來的《尚書》因此不被朝廷認可。後世甚至有人認為是安國作偽,其實在古代,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叫欺君之罪,株連九族。

目錄學家劉歆在《移讓太常博士書》一文中亦記其:"魯恭王壞孔子宅。。。得《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就讀過今古文《尚書》,並且把它們都用作《史記》裡。《史記》照錄《書序》文本,涉及五十六篇,即《夏社》、《明居》、《鹹有一德》等(此處省略)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史記》引用文字與《尚書》吻合者,有《酒誥》、《梓材》二篇。司馬遷未見《尚書》原文而記錄篇名者,有《九共》、《槀飫》、《釐沃》等七篇。司馬遷據《尚書》之義講解而沒有提到篇名的,有《堯典》、《皋陶謨》等七篇。《史記》據《左傳》述事類同《尚書》未提及篇名者,有《蔡仲之命》一篇。

司馬遷《史記》述義不及亦未引篇目者,僅《舜典》、《汨作》、《大禹謨》、《益稷》、《旅獒》、《旅巢命》、《君陳》、《君牙》八篇而已。

《尚書》到底可靠嗎?為什麼有人說《尚書》是偽作?真知堂說史

史料記載司馬遷曾經跟從孔安國治《尚書》,孔安國當時是博士,是漢初治《尚書》的大儒,可見司馬遷用的史料不分今文和古文。後來,古文《尚書》因為巫蠱之禍沒有被列入學官,也就是沒被官方認可,這或許就是後來懷疑孔安國的原因了。但我們從司馬遷引用的《尚書》目錄來看,基本上今文尚書裡的篇目都存在,也可以肯定他一定讀過孔安國獻的古文《尚書》,並且認為是可靠的。所以才被司馬遷大量採用到《史記》裡。

就跟大家聊到這吧。畢竟這是一個太大的話題。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