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為車市打入強心針 出臺8項措施促進汽車消費升級!

導讀: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提出多項具體措施,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意圖為疲軟的中國車市打入一針“強心劑”。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一份文件,名為《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通知對象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這份文件共有六大部分,25條方案,其目的在於促進消費、拉動內需,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汽車產經網注意到其中第九條提到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提出了多項針對汽車消費的促進政策,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務院為車市打入強心針 出臺8項措施促進汽車消費升級!

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相關政策

可以看出,政策一方面要直接促進汽車消費,包括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平行進口試點和取消二手車限遷。另一方面,也在優化調整汽車產業結構,包括“雙積分”政策、油耗管理以及在流通領域的變革。

此外,國家繼續在政策層面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包括提升充電服務智能化水平、促進智能汽車發展的政策,都是在提升新能源車用車體驗,以及佈局未來智慧交通發展。而在車市整體疲軟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已經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多個自主品牌車企在9月新能源車的銷量,都同比翻番。

而在用車領域,政策明確了要發展汽車文化、改裝等後市場產業,以及加大停車場建設的支持力度,這也意在解決當前一些城市遇到的停車難、用車難問題。

但這份文件並未提及對傳統燃油車的購置稅優惠,而面對今年下半年的車市形勢,眾多車企在銷量上的壓力依然很大,呼籲政府重啟購置稅減半政策的聲音也不絕於耳。而據路透社消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上月已向政府提交文件,建議將2.0L及以下排量車型的購置稅減半至5%。

中國政府在過去曾經兩次推出過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分別是2009年和2015年,對1.6L及以下排量車型給予購置稅減徵優惠,這兩次政策都有效拉動了當時疲軟的車市,帶來了大幅的銷量增長。

但相比以往單純通過購置稅優惠拉動銷量,本輪的政策調整似乎顯示了政府在優化汽車產業結構、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上的決心,而並非單純追求高數字的銷量增長。

畢竟,相比高速增長的數量,中國車市更需要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

附:政策內容節選

(九)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

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制度,落實好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研究建立碳配額交易制度。

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標準規範,大力推動“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提高充電服務智能化水平。

研究制定促進智能汽車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

實施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打破品牌授權單一模式,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

深入推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

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便利二手車交易。修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

積極發展汽車賽事、旅遊、文化、改裝等相關產業,深挖汽車後市場潛力。

綜合運用發行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調整完善車輛購置稅分配政策等措施,加大停車設施建設資金支持力度。

為探索和解決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關鍵技術、體系建設和商業模式創新等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決定於2018年10月26-27日在北京舉辦“第三屆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與市場交流大會”。地點:北京,時間:10月26.27號,有要參加的企業儘快與我聯繫 報名熱線:張揚 15030269611(微信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