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行為,會導致孩子的“絕望”!父母千萬不要踩的坑

4月17日,上海一位17歲少年因為與同學的矛盾和母親發生口角而跳江,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讓人震驚、扼腕!

人們惋惜少年,指責母親教育方式,卻很少反思,類似的事情其實常常發生在我們身上。

雖然,結果沒有那麼極端,但足以警醒作為父母的我們:什麼會導致孩子對生活漸漸絕望?

01

一個做企業的朋友,夫妻從商,家境富裕,擁有兩娃。

小寶即將上幼兒園,大寶上小學四年級。大寶不僅有音樂天賦,考入亞洲某知名樂團,而且學習也在年級名列前茅。

生意進入穩定期後,媽媽退居二線,將主要精力投入培養孩子。孩子課餘參加各種比賽。媽媽希望通過各種榮譽,幫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也沒有讓媽媽失望,多次獲得金獎。

最近朋友聊天,媽媽說出了未曾提過的擔憂:“我對自己的各方面比較滿意,唯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未來是不是順利和幸福。”

她的擔憂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最近老大出現了很多“問題行為”,比如脾氣暴躁,尤其無法接受失敗。

一個很小的失敗——比如一個難題短時間沒有做好,孩子就會很焦慮。有一次一個奧數題真的沒做出來,她竟把自己鎖在房間,難過得不吃飯。

大家由此談起了今年2月,深圳一個13歲的男孩因為沒有完成寒假作業被班主任批評,勒令回家補作業而跳樓身亡的事。


這些行為,會導致孩子的“絕望”!父母千萬不要踩的坑


作為父母,大家對這些事件深表痛心,也受到不少警醒。


實際上,不管是被老師批評的“差等生”,還是經常獲勝的“優等生”,沒有人在“比較”或“競爭”中受益差的一方會覺得越來越沒有希望,最終會很難超過強者“獲勝”而放棄;而強的一方,會在每一次領先被讚賞中,會形成“我需要一直保持領先進,否則就是一個失敗者”的觀念。當做不到完美時,這個信念會讓孩子無法面對失敗。

當孩子出現錯誤和失敗,父母不過多關注錯誤,而是將孩子的關注引向積極正面、解決問題的方向。此時,一句“現在出了錯,我們可以做什麼呢?”的問話,孩子就會有勇氣和信心,也能學會“跌倒後重新站起來”

養育,不僅需要錢,更需要父母懂得孩子,才能給他有效賦能。

02

楠楠媽媽是另一種牛媽。

她和老公都是國內數一數二名校畢業的研究生,不僅工作厲害,而且還能以超乎尋常的高效投入到孩子的學習輔導上。

楠楠在一所名小上學。媽媽給孩子報了多個課外班,但是遺憾的是,孩子離媽媽的期望還比較遠。

為了讓孩子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媽媽制定了嚴格的計劃,自己還親自上陣:能旁聽的課外班,媽媽都去聽,不能聽的就自學。媽媽希望通過這種“雙重保險”計劃能讓孩子表現優秀。

結果,媽媽精通了孩子要學的奧數、圍棋、樂理、鋼琴等內容,而孩子卻不上道兒。常常是兩人一起進教室,回家後媽媽再給孩子講一遍。

讓楠楠媽越來越沒轍的是,自己花了這麼多精力,楠楠不僅不“出色”,反而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


我見過不少學歷高的父母,因為自己是“學霸”,心裡默認孩子也應該是“學霸”。這個執念,往往成了孩子成長的大障礙。

因為有了這個觀念,他們在教育上“追求完美”,力圖把孩子訓練成“不犯錯”的“人上人”,不斷的糾正孩子的“錯誤”以確保孩子有“美好成功的人生”。

不斷的“糾錯”,不僅強化了錯誤行為,孩子反而經常出錯;而且會讓他們變得害怕出錯。慢慢的,媽媽只認同“正確”不允許犯錯的行為,還會讓孩子形成“除非我很完美,否則我沒有價值”的信念。

這個信念很可怕,因為人生沒有完美,朝著完美努力,就很少會有進步,反而容易因為絕望而放棄。

當孩子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動力或者退縮不前時,也許他在用行為告訴你:

“放棄我吧,媽媽!沒用的,就由我去吧。

媽媽“追求完美”的觀念和行為,就這樣造就了一個自己最不希望的“退縮和絕望”的孩子。

兒童心理學奠基人德雷克斯說,“父母的愛最好通過不斷鼓勵孩子學習獨立來表現。”這句話,對父母來說可謂意味深長。


對孩子來說,缺的不是父母的學歷,而是父母認知的成長,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03

一個脾氣溫和的爸爸分享了一次輔導孩子的經歷:

孩子把考試卷拿過來,怯怯地說:爸爸,今天發試卷了,我沒考好。”

我一看成績又是“良”,很是不悅。

“怎麼又考這麼點分?最高分多少?”

“有個100分的。”

“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人家怎麼能考滿分,你就連個優都得不到?”聽說有滿分的,我一下子火大。

“這麼簡單的題目還會做錯,你是怎麼想的,啊?還有這個,也是送分題呀,你跟我說說到底你是怎麼想的?”孩子低著頭,我問了幾遍仍不吱聲。

“你給我快點兒解釋,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想的?……”

“你沒長耳朵還是沒長嘴巴,不會說話呀?你在幹什麼,學這麼多有什麼用?”我吼起來,真是恨鐵不成鋼!

雖然憋著不能動手,但卻無法控制嘴的衝動,傷人的話怎麼解氣怎麼說,完全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

突然孩子在沉默中爆發出一句吼聲“我不要你當我的爸爸,討厭你!我再也不學了!”然後轉身跑進房間,砰的關門“哇”的大哭起來。

我意識到衝動是魔鬼,感到一陣煩躁、後悔和無奈,但不知所措

實際上,孩子已經為發生的結果後悔了,如果大人再斥責或批評孩子,就容易對孩子造成情感傷害,雪上加霜。

習慣性的“衝動”總是在遇到壓力時跳出來。那個時候,爸爸根本注意不到孩子已經難受,更不能理解到孩子的羞愧和害怕。

學習控制衝動和鼓勵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德雷克斯在著作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姐妹倆期末考試了。十歲的伊迪絲四門都得A,而八歲的蘇珊拿回的成績單隻有三個D和一個C。

姐姐興沖沖的拿著成績單給媽媽簽字:“媽媽看,我全是A。”

“真好,我很高興你對學習這麼感興趣。媽媽讚賞的回答關注的是學習本身而不是成績。

而妹妹則悄悄的溜進了房間,媽媽一看就知道考得不理想。

等到和蘇珊獨處的時候,媽媽問到:“寶貝,你需要我給你簽字嗎?”蘇珊勉強拿出成績:“我很高興你對閱讀這門課有興趣,閱讀很有趣,是嗎?”

媽媽抱了抱蘇珊,並建議她“要不要和我一起擺餐桌?”

一起擺餐時,蘇珊有點忐忑,忍不住問:“伊迪絲全都是A,而我大部分都是D。

媽媽說:“你能不能和伊迪絲成績一樣,這不重要。即使你們成績不同,你也有可能對學習感興趣。而且,你會發現你比自己想象的好很多。”


媽媽的做法能讓蘇珊重新看待心裡隱藏的觀念:只有超過對方才算贏。這個觀念只會讓她把關注點放在超越姐姐上,最終會因為無法超越而放棄努力。

媽媽做的是:看到蘇珊在閱讀這一門功課得到C,並認可了這個努力,讓她不用關注和姐姐比較結果,而是看到努力的過程是有意義的,這就給了孩子希望。

此時孩子會想:“即使是C,也是有價值的。只要努力,也許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理解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每一點“進步”上,孩子就會感到鼓勵而產生向上的力量。


做一個理解、尊重和會鼓勵的父母,不是天生的。要擺脫習慣了幾十年的行為方式,不管是認知調整、情緒管理還是親子方法,都需要刻意學習和練習的。**

04

家長都希望培養出自信和善、情緒穩定、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人熱情友好而懂得界限的孩子。

但實際上,他們面對孩子們不同年齡段的挑戰接踵而來:黏人、叛逆、退縮、不合群;拖拉磨蹭、散漫、厭學、脾氣壞、抗挫力差;二孩時代孩子之間的競爭、差異化培養,以及可能伴隨的夫妻教育觀念不一,精力耗竭......

應對這些挑戰,我們常常是說教、催促、嘮叨、批評、吼叫、打罵、代勞、放任......這些方法是我們從小繼承下來的,運用嫻熟,幾乎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反應

心理學家德雷克斯說:無意識的行為方式,只有上升到有意識的層面,發展出理解和解釋的能力,我們才會有方法引導和幫助孩子。

我想,做一個好父母,不一定是有錢、高學歷。

覺察自己的不良親子模式,不斷調整改善,就是一個“好”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