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出现急性肝胰腺坏死如何解决?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早死病”(EMS),其本质上是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S),目前在全球对虾养殖中都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一般在放苗的20~30天发病率最高,可导致高达80%以上的排塘率。

此病往往发生比较突然,前期没有明显征兆,发病后病程发展快,几天内就会出现非常高的死亡率,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惨重。

南美白对虾出现急性肝胰腺坏死如何解决?

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如何保护

目前国内外的对虾病害防控研究专家从种苗、病原、水质、饲料、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具体病因分为以下4种情况:

1、虾苗携带病原数量多,导致投放池塘的虾苗死亡;

2、养殖前期池塘发生有毒藻类或者大量藻类死亡,导致对虾大量死亡;

3、养殖中后期(有时也发生在养殖前期),池塘水体有毒有害的理化因子超标,导致对虾中毒,随后继发病原性疾病;

4、养殖中后期,池塘发生有毒有害藻类或藻类大量死亡,随后继发病原疾病。

实际上,导致南美白对虾发生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四种情况均是养殖环境(包括藻类)胁迫和病原作用的结果。此病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很难控制和治疗,目前还是以预防为主。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防控措施主要是减少微生物的传入:购买没有携带致病菌的虾苗,进入虾池的水要先进行消毒,常改底、勤观水,减少弧菌在水体中的增殖,培养有益藻、减少有害藻。同时做好肝胰腺的健康维护,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保肝护肝。

胆汁酸可以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增加肠道屏障作用,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胰腺乃至整个虾体的危害;还可以增强对虾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排毒,减少毒害物质对对虾肝脏的损伤,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提高对虾成活率10%以上。

现在市面上的对虾保肝药是五花八门的,主要有清热解毒的中药类、加强营养的多维类、护肝解毒的胆汁酸,还有多肽类、菌制剂等。综合比较,只有胆汁酸可以从根本上保护对虾肝胰腺、促进肝胰腺排毒解毒、预防肝胰腺病变和坏死、提高对虾成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