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蘇聯軍隊的步兵師,到底能擁有多少官兵,戰鬥力怎麼樣?

羽評郡主


蘇軍在二戰期間的步兵師編制先後調整過9次

最初採用的是1941年4月5日的編制表,編制為14483人,轄3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獨立反坦克營,1個高炮營,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汽車營、衛生營各1個。總計裝備10420支步槍和卡賓槍、1204支衝鋒槍、392挺輕機槍、166挺重機槍、33挺高射機槍、144門火炮(54門45毫米反坦克炮、34門76毫米加農炮、32門122毫米榴彈炮、12門152毫米榴彈炮)、12門高射炮(4門76毫米和8門37毫米)、150門迫擊炮(12門120毫米、54門82毫米和84門50毫米)、16輛輕型坦克、13輛裝甲車、99臺拖拉機、558輛汽車和3000匹馬。

反坦克步槍使用訓練


1941年7月9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炮兵團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0859人,裝備火炮54門(18門45毫米反坦克炮、28門76毫米加農炮、8門122毫米榴彈炮)、78門迫擊炮(6門120毫米、18門82毫米和54門50毫米)、高射炮10門(4門76毫米和6門37毫米)、高射機槍27挺、步槍和卡賓槍8341支、衝鋒槍171支、輕機槍162挺、重機槍108挺、5臺拖拉機、汽車203輛、馬匹2500匹。

ПВ-1型高射機槍


1941年12月6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1626人,裝備火炮66門(18門45毫米和12門57毫米反坦克炮、28門76毫米加農炮、8門122毫米榴彈炮)、162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72門82毫米和72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炮、反坦克槍89支、步槍和卡賓槍8565支、衝鋒槍528支、輕機槍251挺、重機槍108挺、高射機槍12挺、汽車248輛、馬匹2400匹

1939年式37毫米高射炮


1942年3月1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2795人,裝備火炮74門(30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70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76門82毫米和76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9挺、反坦克槍279支、步槍和卡賓槍9375支、衝鋒槍655支、輕機槍352挺、重機槍114挺、15臺拖拉機、汽車154輛、馬匹1800匹

1937年式45毫米反坦克炮


1942年7月2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0386人,裝備火炮74門(30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88門迫擊炮(18門120毫米、85門82毫米和85門50毫米)、6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9挺、反坦克槍228支、步槍和卡賓槍7241支、衝鋒槍711支、輕機槍337挺、重機槍112挺、15臺拖拉機、汽車149輛、馬匹1800匹

1941年式57毫米反坦克炮


1942年12月10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9435人,裝備火炮92門(48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60門迫擊炮(21門120毫米、83門82毫米和56門50毫米)、反坦克槍212支、步槍和卡賓槍6474支、衝鋒槍727支、輕機槍494挺、重機槍111挺、15臺拖拉機、汽車123輛、馬匹1700匹

蘇軍1939年式76毫米加農炮


1943年7月15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57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火箭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9380人,裝備火炮92門(48門45毫米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160門迫擊炮(21門120毫米、83門82毫米和56門50毫米)、反坦克炮48門、反坦克槍212支、步槍和卡賓槍6274支、衝鋒槍1048支、輕機槍494挺、重機槍111挺、15臺拖拉機、汽車124輛、馬匹1700匹

120毫米迫擊炮準備射擊


1944年12月18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獨立高炮連、1個炮兵團和勤務保障分隊。共11706人,裝備火炮90門(18門45毫米和18門57毫米反坦克炮、44門76毫米加農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127門迫擊炮(38門120毫米和89門82毫米)、30門37毫米高射炮、高射機槍18挺、反坦克槍107支、步槍和卡賓槍6330支、衝鋒槍3594支、輕機槍337挺、重機槍166挺、汽車342輛、馬匹1200匹

1944年戰鬥中的M-30型122毫米榴彈炮


1945年6月9日編制表:轄3個步兵團、1個炮兵旅(2個炮兵團和1個迫擊炮團)、1個自行火炮營、1個反坦克殲擊炮兵營、1個高射炮兵營、1個工兵營、1個教導營、 1個通信營以及數個後勤保障部隊和分隊。共11780人,裝備火炮118門(66門反坦克炮、32門76毫米加農炮、20門122毫米榴彈炮)、136門迫擊炮(20門160毫米、18門120毫米和98門82毫米)、自行火炮16輛、高炮12門、高射機槍18挺、反坦克炮66門、反坦克槍111支、步槍和卡賓槍6188支、衝鋒槍3557支、輕機槍383挺、重機槍178挺、汽車445輛、馬匹1200匹

160毫米迫擊炮的生產


戰後1957年蘇軍用摩托化步兵師取代了原先的步兵師。60年年代1個摩托化步兵師轄3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坦克團、1個炮兵團、1個高炮團、1個獨立地地導彈營、1個獨立火箭炮營、1個獨立偵察營、1個工兵營、1個通信營、1個運輸營、1個衛生營等。全師裝備259輛坦克、470輛裝甲車、252具火箭筒、36門57毫米和18門85或者100毫米反坦克炮、36門無後座力炮、30輛自行火炮、36部反坦克導彈發射架、3部地地戰術導彈發射架、63門迫擊炮、36門122毫米和18門152毫米榴彈炮、24門火箭炮、96門(挺)高射炮與高射機槍。

60年代摩托化步兵師裝備的2К6 Луна"月亮",北約代號蛙-3/5戰術地地導彈


榮華之武器堂


我們以二戰時期的蘇聯步兵師為例進行介紹:1941年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規定步兵師的編制為14483人,轄3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獨立反坦克營,1個高炮營,偵查營、通信營、工兵營、汽車營、衛生營各1個。總計裝備10420支步槍、1204支衝鋒槍、558挺機槍、210門火炮和迫擊炮(不包括50毫米迫擊炮)、16輛輕型坦克、13輛裝甲車、55輛汽車、3000匹馬。


雖然從編制而言蘇軍步兵師的戰鬥力很可觀,但是在蘇德戰爭爆發前夕,靠近西部的5個軍區177個步兵師中沒有一個是滿員的,其中144個師擁有8000人,19個師擁有不到5000人,所以其實際戰鬥力遠達不到編制中的標準。

戰爭期間,蘇軍對步兵師的編制進行了多次的調整,到後期蘇軍一個步兵師的編制為3個步兵團、1個炮兵旅(2個炮兵團和1個迫擊團)、1個自行火炮營、1個反坦克殲擊炮營、1個高射炮營、1個工兵營、1個教導營等獨立部隊。但實際步兵師的數量比初期更低,平均只有5000到6000人,不過由於在自動火器和火炮數量上的增加,其戰鬥力並沒有太大下降。



蘇軍一個步兵師的進攻寬度一般為1.5到3公里,在防禦中負責扼守寬6至14公里、縱深5至7公里的區域,一般蘇軍一個步兵軍的戰鬥力同德軍的一個步兵師差不多,當然這並不是說德軍素質遠遠高於蘇軍,而是蘇軍步兵師的編制缺額實在太大。


戰略論


蘇軍的步兵師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編制,不過總體來說是編制越來越小,到了戰後蘇軍的步兵師都改編為機械化師,可能番號還是步兵師,但是裝備已經實現了摩托化。

蘇軍的步兵師至少在紙面上非常強大,比如1939年的步兵師有18841人,包括3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一個加農炮團,一個榴彈炮團),6個直屬營,4個直屬連。不過到了1941年4月,編制改編為14483人,不過整體的框架不變。

從紙面上看,蘇軍的步兵師也是裝備精良,但是當時蘇軍的步兵師中人數達到編制的不多,當時蘇聯5個邊境軍區的177個步兵師裡邊,144個是有8000人,而還有19個師人數更少有的還不到5000人。由於戰爭的突然爆發,蘇軍的大量部隊被消滅,到了1941年的7月,蘇軍的步兵師編制人數縮減到10859人。不過,按照華西列夫斯基的說法,到了1941年的10月當時蘇軍的213個步兵師,平均每個師不到7500人。不過各個師情況並不一樣,比如308步兵師,就是潘菲洛夫的那個師就是按照舊的編制,308師有14000人。不過,大部分蘇軍師沒有那麼充實。一般能夠保持7000人就不錯了。

比如到了1945年的東普魯士戰役,蘇軍進攻東普魯士的第28集團軍中的近衛54步兵師就有6893人,每個團平均有1600人,每個連85人。擁有218挺輕機槍,110挺重機槍,54門82迫,16門120迫,35門45炮,26門76炮,12門122炮,還有13輛自行76炮。

而在1945年3月,蘇軍再次縮編步兵,在前線推行了3種步兵師的編制,人員分別是3600人,4000人,4500人。3600人師編為12個步兵連,4000人的是有18個步兵連,4500人的有21個步兵連。每個步兵連76人,10挺機槍,也有的步兵連53人,編為2個排。

通常來說,這時候的蘇軍步兵師人數更少,朱可夫在回憶維斯瓦河戰役後期,蘇軍已經打到了柏林的門口,但是被迫停下來,一方面是先消滅東普魯士的德軍,還有就是自身的消耗很大,當時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的步兵師平均人數為5500人,而近衛第8集團軍的步兵師只有3800到4800人。

蘇軍的步兵師由於滿員率很低,所以通常計算兵力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個步兵軍相當於德軍一個步兵師來計算。這種算法西方國家也承認,西方國家認為蘇軍的步兵軍的實力相當於大型的師,這個還是比較客觀的。由於缺乏步兵,步兵師缺乏步兵,說起來搞笑。各個步兵師的炮兵成為了主要力量,如果炮兵不能大量的殺傷守軍,那麼步兵師就無法完成對敵軍陣地的突破。


有痰


關於蘇軍步兵師編制,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多次提及。在戰爭初,戰爭未都有所不同。

最近我看了各位的回答,與朱可夫提及的,出入不大。既然大家都回答了,就沒必要再重複答題!

關於步兵師人數。在戰爭期間,都沒達到編制規定人數。人數足額時有七千至八千人,人數不足時只有兩、三千人。都未達到編制規定的14000多人。蘇軍就是靠不足額的步兵師打仗的。


陽城導航




一、斯大林的肅反運動,極大程度上削弱了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當時蘇軍的5個元帥、16個集團軍長、67個軍長大多數被殺,有60%的師旅級主官和15000多名優秀軍官被清洗,另外還有40000軍官流放至西伯利亞集中營。在一定程度上使的蘇聯軍隊陷入癱瘓,作戰體系混亂,戰鬥力急劇下降,這也是在蘇聯對德作戰中屢次吃敗仗的一個原因。



二、不切實際的大幅度擴軍,空有編制數量而缺乏戰鬥力。斯大林野心和權力慾極大,在肅反運動之後,為有效應對二戰,提出擴軍至500萬的計劃,大幅度的擴軍,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時間來完成,很多部隊都是隻有架子,沒有兵員或是隻有部分兵員,而且還大多數是新兵,並沒有形成戰鬥力,也沒有很好的貫徹指揮員的作戰意圖,作戰效果大打折扣。



三、裝備的升級和人海戰術,彌補了蘇軍當時戰鬥力不足的短板。蘇軍當時雖然單體戰鬥力還有不足,但是蘇聯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兵員數量優勢還是很大的,蘇聯當時的步兵師大約是德國的兩倍,雖然德軍裝備更強一點,但是面對數量上的優勢,在當年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有限的戰爭中,人員數量就成了戰爭的決定因素,這也是蘇聯軍隊傷亡數量比較大的說明吧。

總體上來說,蘇聯步兵師在二戰時期,戰鬥力是明顯弱於德國、日本和美國,蘇聯的勝利也是用人堆積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