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笨的方法炒:就買銀行股,每年拿分紅,還可以打新可以嗎?

用戶7512832231515


當然可以了!

這樣的方法也不能叫做笨了,感覺上應該叫做大智若愚!這種方法感覺上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方法了,現在買入銀行股,每年拿分紅,還可以打新股,感覺這樣的方法真的是非常棒!下面來具體分析一下。

銀行股業績非常好

現在的銀行股業績非常好,比如國有四大銀行的業績,可以說非常靚麗。工商銀行淨利潤達到了2976.76億元,建設銀行淨利潤達到了2546.55億元。中行和農行,2018年淨利潤分別達到了1800億元和2027.83億元。

四大銀行不僅取得了優秀的業績,2018年淨利潤的增速也比較穩定。因此,銀行股業績非常好是支撐銀行股股價的最關鍵因素。

從銀行股的業績來看,長期持有銀行股將是一筆非常好的投資了。

銀行股存在價值低估

現在的銀行股存在明顯的價值低估的現象。比如四大行中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的股票價格,現在明顯低於股票淨資產。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股價已經低於淨資產不少了,而且業績又這麼好,因此,現在股市對於四大行的股票是存在一定的價值低估的。

在股票價值低估的時候購買股票,這個也符合價值投資的原則的。當然了,四大銀行股票由於盤子巨大,因此股價短期波動不是太劇烈,只有長期持有可能才能夠獲得較好的收益。

持有銀行股的收益

現在四大行中中行和農行的股價還不到4元錢,中行4月26日收盤價是3.86元,淨資產是5.14元,市淨率只有0.75。農業銀行4月26日收盤價是3.72元,淨資產是4.72元,市淨率只有0.788。2018年中行預計每股分紅0.184元,而農行每股準備分紅0.174元。這樣算下來,持有中行或者農行每年能夠獲得4.5%以上的分紅,而且每年分紅只佔淨利潤的30%左右,其餘淨利潤將進入淨資產,這樣每年銀行淨資產還能夠增值10%左右。而淨資產每年增加10%左右,那銀行股股價也會隨著淨資產的增長而增加10%左右。

如果長期持有四大行等銀行股10年以上,每年不僅能夠獲得4.5%左右的紅利,而且每年股價也會隨著淨資產的增長而增長,長期來看平均每年收益率可能能夠達到10%左右。

還有就是打新收益,打新收益這還是要看運氣了。只要是50萬以上的資金量,天天打新股,平均每年獲得10000元左右的收益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綜上所述,買銀行股長期持有,每年分紅,然後打新股,這樣的投資方式感覺上就是價值投資的好方法,而且能夠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根本就不能叫做笨啊,感覺上這就是大智若愚!


睿思天下


現在中國銀行股每股淨資產是5.14元,現在的股價3.86元。我的成本價4.09元,但總盈虧還是正的一萬多,總市值不多就十幾萬。最初只有幾萬,幾年中的分紅,打新的收入全部又買成了中國銀行股票,現在才有十幾萬的市值。

中國銀行的淨資產每股5.14元。在國有企業改制時,永遠不會按淨資產買給投資人,如果那樣買就是國有資產流失,量大會被有關部門追究責任。可在這股市裡,中國銀行每3.91元,遠比每股淨資產5.14元低。這肯定不正常,國有資產這樣是長期流失狀態,股價一定會得到修復。

中國銀行每股收益0.51元,分紅每股0.184元,每年的淨資產還會增加。所以有錢就買中國銀行股長期持有,日積月累。等到股價超過淨資產就出,收益肯定不會低,而且安全。

有人會說可能要好多年股價才能追上淨資產,而且按上面的每股收益和分紅的情況,淨資產還會每年提高。但我認為追上是必然的,提高越多收益就更多。

中國股市不可能只有熊市,沒有牛市,牛市中中國銀行這樣的大權重股不可能股價不超過淨資產,我就等那一天。我就不信只有大資金才能買銀行股長期持有盈利,小資金就不行。


用戶64176382940


媲美巴菲特的銀行股投資法

這種最笨的投資銀行股的方法,收入將媲美巴菲特的年收入。從以下幾點展開研討:


一、年分紅得利5%。

二、打新。投資銀行股最好超50萬,並開通科創板。以老狼印象中來判斷,20萬市值的銀行股,每年至少中籤一次,一次獲利一般為一萬,即20萬打新獲利5%,低於20萬市值靠運氣,運氣不好的一年無一簽。而今科創板開盤,預計將是大批量的公司上市,加上有50萬門檻限制,中籤率應該大幅提升,暫且估計中籤率為A股IPO的3倍,那麼50萬一年中籤7.5次,算獲利7.5萬,15%的收益。

三、絕不虧損割肉,如果遇到被套,則死守。以這些年來看,銀行股越來越穩定,2018年尤其明顯,多年驗證,銀行股必解套。

四、因無需費神費時間盯盤,可以有足夠時間學習股市知識,為判斷牛市高點轉折做準備,一旦辨別牛市高點,可賣出獲利一倍;一旦辨別熊市低點,可以滿倉等待坐轎。

總結:從以上幾點合計,投資銀行股至少每年獲利20%,只要被套就不賣,不存在退市風險,獲利則可計算為額外收益,往往一兩年有次50%甚至翻倍機會。因此長期持有銀行股的獲利可媲美巴菲特。

先知先覺實力派,陰陽易變掌乾坤。歡迎點贊、關注 頭條號,查看更多股市實操心得!


股市財狼


你這種方法也是最笨的,但也是炒股最理想的方法,用閒錢買入一隻優質銀行股,每年可以享受到每年股息,並且還有吃到股價的溢價利潤,只要長期持有銀行股還是能保持穩定平均年10%的收益,所以我認可你這種操作方法,這種操作可以的。

我個人是非常贊同你這樣操作的,但是這樣操作具備兩大條件:

其一你的這波資金必須是閒資金,也就是打算最起碼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用的閒錢,而且這波閒錢最起碼要60萬元或者以上比較好

其二你必須有這個心理準備,有這個心態,能持股不動的心態,達到那種手中有股,心中無股的最高境界。

還有你這樣操作的三大優點:

其一:炒股比較清閒,不用每天看盤,該幹嘛就幹嘛,不用擔心短期股價的波動;

其二:做價值投資,收益非常穩定;

其三:收益非常可觀,比把錢放銀行或者其他理財產品收益都會高很多。

你這樣操作的有三方面的收益:

(1)股息收益,根據A股歷史銀行股的分紅收益率,大概每年分紅收益率在3%~4%之間,當然每家銀行不一樣,分紅收益有高有低,3%~4%是比較正常的分紅收益。

(2)打新收益,打新收益只要中籤就是穩賺不賠,賺多賺少;這就是我個人建議你60萬資金的原因之一,60萬分滬市一隻和深市一隻各配資30萬沒銀行長期持有,持有滬深兩市各持有30萬市值基本都是達到頂格申購,一年中個一兩籤還是很大概率的,所以這樣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3)股價溢價收入,銀行走勢相對穩定的,股市行情差跌的差,股票行情好漲的慢,但是總體平均下來的話銀行股都是呈現上漲趨勢,只要你安心持有幾年都是賺錢的,只是賺多賺少的而已,股票溢價收益無法預測,這個跟股票內在價值和股市行情息息相關。

綜合以上三方面就是我個人認為你這樣操作可以的真正原因,而你這種操作也是最笨,但也是最好的,最理想的炒股方法,但是在A股市場裡面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這點呢?


老金財經


目前銀行確實是在低位,對於普通的散戶來說,如果沒有能力選擇到更好的股票,在銀行股洗盤下跌企穩後買入,每年拿分紅,還可以打新也是可以的。但是記住,買銀行股也要選擇流通盤較小的銀行股,業績好的,而且一定是要在銀行下跌後企穩時再買入。另外,本輪行情大部分銀行股的漲幅都不會太大,是跑不贏大盤指數的,本輪行情銀行股只是機構對大盤指數進行護盤的工具,可能會放在將來牛市的尾聲上漲。

所以,投資者買入銀行股心態要放平和,銀行股可能你買了之後很長時間不漲,而其他的股票在上漲,你要有定力和耐心等待,也不要眼紅別的股票漲得快漲得猛,如果你能做到一年在股市有點投資收益就可以滿足,那麼,你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問題就怕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最後做不到,你最後受不了別的股票天天上漲的誘惑,然後又改變了主意,這是許多散戶在股市投資中經常乾的事情,有些散戶本來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並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去執行,最後被市場誘惑著改變了主意。當然,這不能怪散戶投資者,而是股市的遊戲規則就是這麼設計。你能堅持執行而不被市場誘惑嗎?

股市投資是一件複雜而專業的事情,對於投資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投資者如何有效規避市場的波動風險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筆者會在每週研究一個熱點板塊應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閱讀筆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筆者創建的中國人自己的投資理論《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個熱點板塊,可以在圈子交流諮詢,圈子之外的人筆者一概不回覆。圈子是頭條請筆者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公益活動,大家去網上看看我寫的《股王兵法》和專欄裡的股市投資技巧,如何捕捉黑馬股,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堅定信念。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這種操作方法可行的,但這種操作方法不是笨,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你的資金量非常大,最起碼你的資金量要上億元,而你的收益預期可能就是一年穩定的20~30%,你不追求高收益,你追求的是穩定和安全,所以這種資金一般都會潛伏在優質的銀行股中,不追求股價的暴漲,只追求股息分紅,同時能夠配置打新,這樣就能夠保證資產增值。

所以說在股票交易中,除了交易系統有一定的差別外,資金量的差別也非常大。對於絕大多數散戶股民來說,投入股市的資金量都是100萬元以下,甚至很多股民投入的資金量只有50萬元以下,前一段時間科創板開戶權限要求中,設置了前20個交易日日均50萬元,據統計,A股市場僅有300多萬賬戶具有這樣的資格,如果考慮到一些潛在的用戶,可能這個數額也僅僅是500萬個賬戶左右,而中國的股民已經突破了1.3億,兩者相對比佔有的比例還是非常低的,所以對於絕大多數散戶來說,都屬於低資產交易。


如果你的交易資金低於100萬元,雖然你也可以配置在銀行股中,但由於你的資產量偏小,獲得的股息也很小,而且打新的配置中籤率也比較低,綜合來說你的收益率不高,同你持有的資金成本來比較,有點得不償失。所以對於資產量比較小的散戶股民來說,還是要按照趨勢進行交易,才有可能實現資產收益的最大化。

綜上,這種交易不是笨,而是由於資產體量的大小來決定,資產體量比較大,進出市場都比較困難,所以就會選擇大資產配置,保持穩定的收益。在大資產面前,資產的安全和保值是最重要的,收益有的時候會退居到第2位,這是股市交易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面,有興趣的可以去鑽研。


小散李大鵬


我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穩健的投資者來說,更是如此,“存錢不如存股票”,如果你只是為了賺取利息收入的話,如其存錢還不如買點銀行的股票“存”起來,不僅每年可以享受分紅收益,而且還能打新股,長期持有國有銀行股,短期內是不會有退市或破產風險的,而你可能會獲取以下幾種收益:

一、分紅收益,銀行的股息率比較高:

由於銀行的盈利能力很強,基本上每年都會分紅,而分紅是否能跑贏定期利息收入,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概念:股息率,股息率是每股分紅與股票價格的比率,例如,假設某銀行的股價是10元,2018年每股分紅為0.5元,則它的股息率就是5%,那麼它這個股息率水平明顯高於現在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那麼你買這隻銀行股的話分紅收益其實比存在銀行利息要高!

事實上,2018年大部分國有銀行的股息率都在4%以上,比今年3月份發行的國債利率還高,所以,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很划算的,而且,長期持有銀行股,除了能享受分紅之後,還能有其他的收益(下面我會講到),下圖為部分銀行2018年的股息率:

二、打新股中籤的收益:

由於新股申購需要一定的持倉市值要求,所以,你長期持有銀行股除了用來分紅之外,還可以用來打新股,打新股從目前來說是毫無風險的,而且一旦中籤,收益比分紅要高得多,即便不中籤也沒什麼損失。

現在新股發行數量比較多,而且科創板馬上就要上市,如果你有50萬資金的話,可以去開通科創板,然後通過長期持有的銀行股,長期堅持打科創板的新股和主板市場的新股,一旦中籤,收益將頗豐!

三、股價上漲帶來的股價差收益:

現在銀行股的估值普遍偏低,隨著A股納入MSCI國際指數,國際機構配置銀行股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這樣一來,銀行股未來或許會有不錯的表現,你如果是長期持有的話,不僅能享受以上兩個好處之外,還能賺取股價上漲所帶來的收益,這個可比分紅要高多了。

退一步講,即便你長期持有銀行股股票暫時是虧損的,但是由於你是長期不動的,所以也僅僅只是賬面虧損,只要不是買在歷史高位,總有一天會回本的。

注:長期持有銀行股必須是用長期閒置的資金來做,而且必須要非常有耐性,如果你耐不住寂寞,最好還是不要這樣玩!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隨著註冊制在科創板的試點,未來主板市場大概率要走註冊制,這就是意味著股票資源會不是什麼稀缺品了,未來會有大量的企業上市,你想當供給變大的時候,是不是意味著選擇的餘地就大了,而這個時候能吃到肉的概率也就變低了,對多數人來說無從下手將成為主基調,而這個時候你再回頭去看,前些年上市的大盤股會成為稀缺品種,尤其是那些分紅能力比較好的大型銀行股。

註冊制的來臨就是一個優勝略汰的過程,讓垃圾公司逐漸被市場拋棄,讓好公司受到青睞,直接影響投資人收益的是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而且市場的平均收益率會逐年下降,這個時候預期就自然要降低了,不要小看了大盤的銀行股,每年拿著分紅的收益也不少,最重要的是股價的波動因素相對穩定,大起大落的概率不是很高,拿著這些公司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什麼才叫放心的投資,長期拿的話你的整體收益率是非常高的,根本談不上虧損。

這個辦法雖然笨,不被多數人所接受,但可以不賠錢,也能在市場中獲得相對比較好的收益,至於說打新,這就要看你手上的資金量了,資金多的話沒有問題,小體量的資金意義不大。


春意萌生


對準銀行股,堅持每年拿分紅,這樣的炒法,並不是最笨的方法,而是最理智,最現實,最沒有風險的炒法。我的一位親戚,就是採用的這種方式,十年下來,最少的獲利3倍,最多的得到6倍。

事實上,所謂的價值投資,講的也就是這樣的投資。不快進快出,只在運作過程中,一般通過半倉的方式,高拋低吸,做低成本,效果是非常好的。

要知道,銀行股大多是風險較小的,除極少數地方銀行,可能存在比較大的風險之外,國有商業銀行和股價制銀行,一般都是抗風險能力很強、分紅比較穩定的。如果能夠堅持購買幾隻效益較好、分紅能力較強的銀行股,耐心地持有,耐心地等待分紅,耐心地高拋低吸,不頻繁換股,也不頻繁全拋全吸,絕大多數都會有不錯的收益。就算不能像炒短線那樣,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回報,也一定會有長期回報。

所以,對一般投資者來說,不妨用這樣的方式處理,用這樣的方式培養自己的價值投資理念。


譚浩俊


太可以了,絕對是個好主意。我也有這個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