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文化:過了35歲,你還為這三種事“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幾句詩句描寫古人登高望遠,抒發內心豪情壯志,也表達內心襟懷抱負。對於過了35歲的半個年輕人而言,就要有這種登高望遠的胸襟,也要有對未來更好更高的思考。這個前提必須是你上升了一個層次,做人做事和平臺站位都有新的氣象。從正常職場的眼光來看,如果過了35歲,還有初出茅廬“懵懂”青年的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志向不高,不會有多大出息。今天我們重點分析“三種”典型的焦慮。

官場文化:過了35歲,你還為這三種事“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

第一種焦慮,為什麼領導不給我“機會”,我的“機會”在哪裡

職場不崇尚機會主義,但是每個人的職場離不開機會。在職場中,抓住機會要趁早,只要參加工作,立馬就要進入狀態,吃苦受累毫無怨言,受點委屈不在話下,每個人都是從“當孫子”開始的。機會不會“天上掉餡餅”,機會只青睞有準備主動爭取的人。過了35歲還在為“機會”焦慮,說明你畢業十多年來根本沒有狀態,更談不上被“機會”捶打和磨練。過了35歲都沒有遇到過機會,你的職場很可能被你玩壞了,領導也不願意跟你玩。

官場文化:過了35歲,你還為這三種事“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

第二種焦慮,為什麼沒人願意跟我“聊天”,為什麼進不了任何一個圈子

在職場中,一個層次的人才會一起“聊天”,一個平臺的人才會成為“圈子”。30歲左右的人愛聊天,他們聊的是發展,聊的是未來,你過了35歲,你的未來已經成型,他們不會跟你聊。40歲左右的人愛混圈子,他們混的是資源,混得是人脈和平臺,你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平臺,沒有人主動拉你進圈子。過了35歲沒有年輕人跟你聊天,說明你身上沒有值得借鑑的東西,沒有人拉你進圈子,說明你的提升速度太尷尬。人情是財富,圈子也是財富。你沒有實力,你根本就沒有圈子和人情。

官場文化:過了35歲,你還為這三種事“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

第三個焦慮,我什麼時候能“翻身”,還有沒有“翻身”的可能

長江後浪推前浪。過了35歲還在為“翻身”而焦慮,說明你35歲了還沒事業、財富方面沒有突破,那麼就會被後來者“碾壓”。對於大部分過了35的人來說,時間好像已經來不及。其實,“35歲定律”就是胡扯,努力而大器晚成的人非常多,娃哈哈老總45歲還在賣冰棒……35歲過了,我們依然還可以奮力搏一把。只是,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35歲之前,你的確混得太不怎麼樣了。你是痛定思痛,重新出發,還是選擇沉淪,一蹶不振,都在一念之間。

官場文化:過了35歲,你還為這三種事“焦慮”,說明你混得不好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小詩:

天時地利人意好,花開花落意從容。

嫋嫋娜娜眾男女,出類撥萃非尋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