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打油茶文化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打油茶是瑤族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生活習慣

居住於鐘山縣兩安、花山的瑤族同胞

把打油茶當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成為一種獨特的生活習俗

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色彩

油茶緣於治病的“藥茶”

第一個油茶來源傳說:在元朝末期,鐘山瑤族人的先祖為逃避官兵的追殺,不得已逃離他們可愛的故鄉——千家垌。幾經輾轉後,南下來到當時人煙稀少的桂東北(即現在的鐘山、恭城、平樂的交界地)地區的深山老林定居。由於原始森林裡陽光稀少,水氣特重,不久,因水土不適,不少人患上了風溼風寒病。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凡患病的人,都食慾不振,軟弱無力,臉色蒼白。後來請教了當地的一位老中醫,他教給瑤族人一個祖傳秘方,就是採兩種草藥,即茶葉和生薑,將這兩種草藥放一起熬湯,一瓢水熬至剩下碗湯時喝下,每天喝三、四次,連喝三至五天即可。

果然,效果非常好,所有患者全部治癒。此時,患者不僅病好了,而且食慾比原來好,氣色也比原來好,顯得更年輕了。同時,瑤族人也從中認識到,這種“藥茶”不僅具有治病功能,而且還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此後,全族男女老少都堅持天天喝“藥茶”。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原先單用來治病的“藥茶”改進成為今天色香味俱全的瑤家油茶了。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油茶緣於禦寒

第二個油茶來源傳說,是瑤族多居住在山區,山高水寒,晝夜溫差大。為了拒寒風、禦寒冷、保健康而打油茶。油茶的主要用料是茶葉、生薑、蒜米等,茶主要是蔥花、炒米、花生、油炸果條等。茶葉、生薑等經過炒、拷打、熬煮後,就成了一種味香可口、老少皆宜的暖補的食料。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喝了油茶既可以驅寒保暖,消除疲勞,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又可以起到防治輕度風寒,健胃消食,散寒解表的作用。由於油茶具有禦寒及保健的功效,人們就經常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俗。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