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打油茶文化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打油茶是瑶族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生活习惯

居住于钟山县两安、花山的瑶族同胞

把打油茶当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习俗

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色彩

油茶缘于治病的“药茶”

第一个油茶来源传说:在元朝末期,钟山瑶族人的先祖为逃避官兵的追杀,不得已逃离他们可爱的故乡——千家垌。几经辗转后,南下来到当时人烟稀少的桂东北(即现在的钟山、恭城、平乐的交界地)地区的深山老林定居。由于原始森林里阳光稀少,水气特重,不久,因水土不适,不少人患上了风湿风寒病。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凡患病的人,都食欲不振,软弱无力,脸色苍白。后来请教了当地的一位老中医,他教给瑶族人一个祖传秘方,就是采两种草药,即茶叶和生姜,将这两种草药放一起熬汤,一瓢水熬至剩下碗汤时喝下,每天喝三、四次,连喝三至五天即可。

果然,效果非常好,所有患者全部治愈。此时,患者不仅病好了,而且食欲比原来好,气色也比原来好,显得更年轻了。同时,瑶族人也从中认识到,这种“药茶”不仅具有治病功能,而且还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此后,全族男女老少都坚持天天喝“药茶”。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原先单用来治病的“药茶”改进成为今天色香味俱全的瑶家油茶了。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油茶缘于御寒

第二个油茶来源传说,是瑶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水寒,昼夜温差大。为了拒寒风、御寒冷、保健康而打油茶。油茶的主要用料是茶叶、生姜、蒜米等,茶主要是葱花、炒米、花生、油炸果条等。茶叶、生姜等经过炒、拷打、熬煮后,就成了一种味香可口、老少皆宜的暖补的食料。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喝了油茶既可以驱寒保暖,消除疲劳,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又可以起到防治轻度风寒,健胃消食,散寒解表的作用。由于油茶具有御寒及保健的功效,人们就经常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俗。

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钟山文化 | 瑶族打油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