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一直以來,郭沫若的風評一直不好,無論是個人問題還是學術,都有頗多為人所詬病的地方。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留學日本的郭沫若(中)

胡適只比郭沫若大一歲,卻早已成名,早早當上了北大教授,在文學創作和批評界站穩了腳跟,堪稱當時學界的大牛。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胡適

二人作為文化名人,有頗多的交集,郭沫若對胡適,一開始是隔空叫罵,後來在酒桌上抱著親吻,最後又成為批鬥胡適的主將,他們之間為何會上這些演匪夷所思的戲碼呢?

我們把鏡頭推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的中國,當時風雲際會,暗潮洶湧——

1 文壇“黑暗得厲害”

當時,郭沫若和郁達夫等在日本和德國留學的文學青年,抱著極大的熱忱創作了一些作品,並熱切地郵寄回國內投稿。然而,他們看來,貌似是胡適等執掌的文壇給了他們一個冷冰冰的背影。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郁達夫

1917年底,郭沫若曾想把譯著《太戈兒詩選》賣給商務印書館,遭到拒絕;

1918年底,郭沫若把第一篇小說 《骷髏》投寄給商務印書館的 《東方雜誌》,又被拒了;

1920年,郁達夫投稿《銀灰色的死》,一直在編輯部裡壓了半年之久才發表;

在郭沫若、郁達夫和成仿吾等看來,國內的出版界“黑暗得厲害”,學界名人“壟斷文壇”成風。

而這風氣直指胡適,1921年,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高夢旦邀請胡適當所長。7月,胡適到了上海,商務印書館為了迎接他傾巢出動。

上海的報紙都刊登了胡適來上海的消息。不過胡適自己不當,最終推薦了王雲五當館長。

當年的8月和9月,郭沫若和胡適曾經在兩個飯局上見過面,彼此的印象並不好,郭沫若對胡適一手遮天耿耿於懷,出版過詩集《嘗試集》的胡適對詩人郭沫若評價不高:“他的新詩頗有才氣。但思想不太清楚,工力也不好。”

然而,郭沫若他們作為文壇新人,這個時候剛剛嶄露頭角,只能默默地忍受,並想辦法來突破這個黑暗。

當年,郭沫若和成仿吾聽說泰東書局決定重組,就來到上海,結果是空歡喜一場。郭沫若只好繼續編輯詩集《女神》和譯著《茵夢湖》,他們幾個還商量著合辦一個刊物,可是包括商務在內的幾家書局,都不肯出版印刷。

好事多磨,8月,泰東書局出版了《女神》,他們一幫人也陸陸續續地寫了一些作品。

幾經周折,《創造季刊》終於在1922年5月1日出版了。郭沫若在《海外飛鴻》中,毫不留情地批評中國的批評家:“黨同伐異的劣等精神,和卑鄙的政客者流不相上下。”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創造社諸君:王獨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

1923年3月,郭沫若從日本醫科大學留學回來。出於對文學的熱愛,託好友成仿吾的哥哥,希望能在商務印書館謀一個位置,結果不了了之。

郭沫若的同學,在商務印書館當編輯部主任的任公敢想請郭沫若簽約寫作和翻譯書籍,承諾寫作書籍每千字五元,翻譯書籍每千字四元。

郭沫若嫌少,就半開玩笑地說:

“著譯未免太辛苦了,能夠每月送我幾百元錢,我倒一定拜領的。”

任公敢笑了:

“恐怕你鬧到了梁任公(梁啟超)、胡適之流的資格才行。”

郭沫若此時心裡是酸溜溜的:自己想進商務印書館當個編輯當不成,想翻譯本書,又是這麼便宜,人家胡適如日中天,既是北大教授,放著館長都不當,要知道胡適僅僅比自己大一歲。人比人,氣死人。

2 集中火力向胡適開炮

創造社的這批年輕人,有才華,有想法,但做事方法欠妥當,有時毛手毛腳的。

由於刊物趕時間,郁達夫要回日本參加畢業考試,沒有親自校勘,導致這期的《創造》錯字在2000個以上,恐怕這個記錄沒人能破了罷。

他們的發刊詞和文章也都出言不遜,挑起了創造社和胡適、文學研究會以及新月派的矛盾紛爭。

郁達夫1922年率先發文《夕陽樓日記》,指出餘家菊的翻譯水平不高。實際上是指桑罵槐,諷刺1919年胡適邀杜威來中國講學,胡適作為杜威的學生,“跑來跑去的跑幾次,把他們幾個外國的粗淺的演說,糊糊塗塗的翻譯翻譯”郁達夫還毫不留情地說他們是“清水糞坑裡的蛆蟲”!

這讓胡適先生按捺不住,趕緊發了一篇文章《罵人》回應,指出郁達夫修改後的翻譯“幾乎句句是大錯”。

郁達夫氣不打一處來,寫信給在日本的郭沫若,還把胡適罵他的文章寄了過去。郭沫若仔細研究了英文原文後,又發文說胡適才是“幾乎句句是大錯”,甚至“全不通”。

胡適大為惱火,發文回應道:

“一班不通英文的人來和我討論譯書。我沒有閒工夫來答辯這種強不知以為知的評論。”

郭沫若又反擊道:

“你北京大學的胡大教授喲!你的英文誠然文明、可惜你自己做就了一面照出原形的鏡子!你須知精通英文一事不是你留美學生可以專賣的。在你的意思以為要像你留過美國的人才算是精通英文嗎?……我勸你不要把你的名氣來壓人,不要把你北大教授的牌子來壓人,你須知這種如煙如雲沒有多大斤兩的東西是把人壓不倒的!”

其後,郭沫若在《卓文君》中,郁達夫在《採石磯》中,把胡適好好地刻薄了一頓,用的還是胡適回應他們的原話。

成仿吾在1923年5月1日《創造週報》第一期上發文——《詩之防禦戰》,認為真正詩歌應該是“由鮮美的內容與純潔的情緒調和了的”,現在充斥詩壇的都是些野草。

他所批評的第一把“野草”就是胡適的《嘗試集》,成仿吾把胡適批評得體無完膚: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你心裡愛他,莫說不愛他。 要看你愛他,且等人害他。 倘有人害他,你如何對他? 倘有人愛他,更如何待他?——《他》 這簡直文字的遊戲,好像三家村裡唱的猜謎歌,這也可以說是詩麼?《嘗試集》裡本來沒有一首是詩,這種惡作劇正自舉不勝舉。

又譬如 "車子!車子!"車來如飛。 客看車伕,忽然中心酸悲。 客問車伕,"你今年幾歲?拉車拉了多少時?" 車伕答客,"今年十六,拉過三年車了,你老別多疑。" 客告車伕,"你年紀太小,我不坐你車。我坐你車,我心裡慘悽。" 車伕告客,"............"——《人力車伕》 這簡直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自古說:秀才人情是紙半張,這樣淺薄的人道主義更是不值半文錢了。坐在黃包車上談貧富問題勞動問題,猶如抱著個妓女在懷中做了一場改造世界的大夢。

"這棵大樹很可惡, 他礙著我的路! 來! 快把他砍倒了, 把樹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樂觀》哈哈!好了!不要再抄胡適之的名句了。

……

創造者的同仁們同仇敵愾,在不長的時間內,集中火力,向胡適發起了猛攻。

3 “抱而吻之”,批而鬥之

面對創造社這麼集中、這麼猛烈的火力,就是胡適這樣冠蓋滿京華的學術大咖也招架不住。

1923年5月15日,胡適主動示弱,寫信給郭沫若和郁達夫:

“我對於你們兩位的文學上的成績,雖然也常有不能完全表同情之點,卻只有敬意,而實無惡意。”

胡適還就自己說二人英文翻譯不好這一點,做出誠懇的辯解和道歉。

郭沫若在回信中說:

“如能感人以德,或則服人以理,我輩尚非豚魚,斷不至因小小筆墨官司便致損及我們的新舊友誼……尚望明晰如先生者大膽嘗試,以身作則,則濟世之功恐不在提倡文學革命之下。”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胡適接到信後,大度地親自到民厚南里去看望郭沫若和郁達夫,欲言歸於好,盡釋前嫌。

郭沫若曾回憶道:

“一年不見的他是憔悴多了。他說在生病,得了痔瘡;又說肺尖不好……我看他真有點像梁山泊的宋公明,不打不成相識,罵人的一筆官司就像是從來沒有的一樣。”

郭沫若、郁達夫和成仿吾三人又去回訪了胡適一次,這起轟動文壇的風波終於平息了。

半年後,郭沫若在美麗川酒店請胡適和徐志摩等,徐志摩在日記中記載:

“飲者皆醉,適之說誠懇話,沫若遂抱而吻之。”

郭沫若“抱而吻之”或許是喝醉了,或許是浪漫主義的表現,然而二人的關係始終勢如冰火。

尤其是,若干年後,郭沫若成為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戰士,而胡適的思想則越來越右傾,二人的矛盾反而越來越深,很多時候都是郭沫若隔空撰文,批判揭露胡適的錯誤思想。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1929年胡適寫文章指出,我們中國的五大“仇敵”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汙和擾亂。郭沫若指出,應該還有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他還說:

“博士先生,老實不客氣地向你說一句話:其實你老先生也就是那病源中的一個微菌。你是中國的封建勢力和外國的資本主義的私生子……”

1954年,全國大規模展開了對胡適的批判,身為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被推舉為全國胡適思想批判討論會工作委員會主任。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郭沫若與胡適的恩怨由來:文人相輕還是嫉妒洩憤?

這或許就是宿命吧。從郭沫若對待胡適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其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