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史被称为“先生”的女性有哪几位?

zj1973


被称为“先生”的十位女性。

对于杨绛、冰心,我们常常称呼她们为先生,经常会引起一部分人的误会。

其实用先生称呼女士专属于清末至开国那段时间,由于“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流行,开始追求西化和男女平等,于是不论男女都可称先生,当然一般是对于较有知识或身分的人,而现在已经不会再叫女士为先生,而对一些人的称呼,譬如杨绛先生,还是沿用下来了。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 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 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 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

宋庆龄

宋庆龄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杨绛

杨绛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钱钟书)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

冰心

冰心属于 “五四” 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在新思潮的激荡下,1919年9月她以“冰心” 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揭示了为了事业改良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以后,她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与此同时,她写作散文,1921年发表的《笑》,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初期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美文 。 她还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 ,写出了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 ,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在“五四” 新诗坛上别具一格,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很受读者欢迎。

叶嘉莹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她是一代女中豪杰,她的绝命诗,展现出万千女性同胞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那句“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也成为了她一生的绝笔。

许广平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与鲁迅的通信集《两地书》编辑出版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

张充和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出身官宦之家,只是到她这一辈已家道中落。她有三个姐姐和六个弟弟,丈夫是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98岁的张充和的故事,按照流行的说法,确是“民国最后的闺秀”的故事。

常香玉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妙玲。常香玉出身艺人之家,从小学戏,10岁登台,13岁主演《西厢》,名满开封。一生从事豫剧的演出与研究。常香玉的一生始终心系人民、心系国家,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号双清楼主,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她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的第一位女会员;她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诚地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她发动妇女参加革命,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一往文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专门查了“先生”的释义,大约有5种解释:1.老师;2.对知识分子的称呼;3.称别人家的丈夫或者成自己的丈夫;4.医生;5.旧时称管账的人和说书艺人,相面,看风水的人。

然而,在中国近代(上辈人)却有为数不多杰出的女性被称之为先生,说实话刚开始我觉的怪怪的,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女性被称为先生。在我的记忆里,先生是男人的专用名词。后来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理解了为什么这些女人称之为先生了。

原来这些女性,大多出身书香门第,都受过良好教育,德高望重,雍容典雅,老来都被称为“先生”。比如“国母”宋庆龄:文学家冰心;作家杨绛等名人。为了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春秋君简单介绍一下她们的情况。

一、国母宋庆龄先生。宋庆龄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爱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嫁给了偶像兼导师孙中山。从此以后,成为了孙中山的忠实伴侣。


Δ宋庆龄

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以及为青少年的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世界文豪杨绛先生。杨绛是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夫人,钱钟书的主要作品有《围城》,杨绛是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Δ杨绛

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105岁时逝世。所以我们称之为“世纪老人。”

三、世纪老人冰心先生。

冰心是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中的“冰心”二字。他的丈夫是吴文藻,吴文藻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冰心的著名散文《小桔灯》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作品。老人是在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医院逝世的,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撰稿/秉烛读春秋


秉烛读春秋


近代史上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可了不得,都是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女性。“先生”在不同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含义,近代史上则多指有学位的人,与性别无关,而现代则泛指男性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几位近代史上有名的女“先生”。

1、宋庆龄。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不仅在中国,在美国都拥有很高的威望,伟大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她被当选为副主席,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并致力于儿童的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

2、杨绛。钱锺书夫人,虽然她丈夫名气很大,但她却是靠自己的实力被尊称“先生”。杨绛通晓英 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3、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现代作家。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等让人印象深刻。

4、林徽因。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我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关爱中老年


宋庆龄,冰心,林微因,叶嘉莹。

读过冰心先生的<>,林微因先生的<>

好像是今年在电视里看到某节目介绍了叶嘉莹先生。她九十多岁了,是知名的汉学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本想在这里曾现两首她写的诗,不知记在那个本子里了,又想不起内容。她写了很多文章可惜我没有买过,也没有借过她的书来读。如果不是看电视,都不知道她,感觉自己的见识太少了,如井底之蛙,许多事和许多作家都不知道。


胡五妹1964


这原本是一个与笔者领域并不搭的问题,但仍旧让我充满了作答的欲望,若有不严谨之处,还望各位指正……图为林徽因先生

所谓"先生"《辞海》和《辞源》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年长而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另一种是对别人的敬称,首先是对老师的敬称,其次还有对父兄、医生、道士等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先生"一词逐渐被消磨了原本的意思,到如今普遍成了对男士的敬称。图为冰心先生

曾经,"先生"对于男性可能仅仅是学识上的认同,但之于女性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而细数中国近代史,抛却那些凭借夫贵妻荣而获此尊称的女性,真正做到"先生"的,虽屈指可数,但也人才辈出!

图为杨绛先生

若凭真才实学,而非浪得虚名者,可称之为"先生"者,有"国母"宋庆龄,"世纪老人"冰心、杨绛、女权先行者秋瑾、"大家才女"林徽因,张兆和以及"丹青才女"胡挈青等。

那她们为何有资格被称之为"先生"呢?无外乎以下几点:

1. 人格魅力

2. 术业专攻

3. 相敬如宾

4. 时代影响

以上几位女性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博爱伟大的人格魅力也不会因为斯人已逝而消灭……


军武最前哨


女性被称为先生,大多是她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或者是她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崇高的社会威望。近代史中公认的几位女先生有宋庆龄先生、邓颖超先生、冰心先生、林徽因先生、杨绛先生、李佩先生、何泽慧先生等。不过我认为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足以被称为“先生”,只是很少有人提及。那就是中国第一位女校长——吕碧城。

除了“中国第一位女校长”的称号,吕碧城身上还有很多头衔,“近三百年来中国最后一位女词人”、“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者”……她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

吕碧城1883年生于安徽徽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她从小就聪慧过人。聪明到什么程度呢?在六、七岁的时候她就会作词、绘大幅的山水画,十二岁的时候能四处写信求救把自己的母亲从土匪手中救出来,以至于未来的夫家看到她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本事,心里有了戒心,于是提出了悔婚。

解除婚约后的吕碧城跟着母亲离开家乡来到塘沽投靠舅舅。从此她传奇的一生便开始了。在她20岁的时候,当时天津的直隶总督袁世凯要办女子学堂,听到消息后的吕碧城只身一人来到了天津。有一回当时的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读到了她写的一封信,对她的文采非常惊叹。等见到她后就直接邀请她做了《大公报》的编辑,从此《大公报》就成了她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是从这里开始她结识了很多文坛名人。

除了诗词作品,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最多的就是宣扬女子解放和女子教育的文章,她的观点一时激起千层浪,很多新女性都以她为榜样,从此吕碧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人生道路。后来“北洋女子公学”成立,仅仅23岁的吕碧城成为了学校的总教习,邓颖超、许广平都听过她讲课,思想上也受到了她的影响。

单凭兴办女子学校这一点,我想吕碧城就足以配得上“先生”这个称号。当然她一生的传奇不仅如此。她还做过袁世凯的秘书,后来居住在上海,成了上海显赫一时的女富豪,之后又全世界各地去旅行,写了很多旅行见闻的文章,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又毅然决定皈依佛门。像她这样独立又思想丰富、人生丰富的女性,的确称得上一个“奇”字。


在读书的问渔


此先生并不是通俗意义上指的男士,而是按照传统文化理念,与性别无关,指那些有特定才能,有特殊地位,或者德高望重之人。近代史里有很多,比如民国“国母”宋庆龄,地位特殊,识大体,后期反蒋投共,伟大的爱国主义家。

还有林徽因,中国才女,并且抓住了中国三大男人的心(诗人徐志摩,梁思成,学界泰斗金岳霖)

还有世纪老人冰心,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河南豫剧精神领袖和开创性人物常香玉,传奇色彩的作家张兆和等


娱乐大茬子


宋庆龄先生,我怀念您。您是杰出的女性,巾帼的英雄!佩服!


贻生


先生这个词在古代一般就是教书先生和算命先生。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平等的称呼,对男士称作先生。女先生一般是对于成就高,影响大,有作为的女士尊称为先生,所以这是一种尊称。

世纪老人冰心先生,文学成就高。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被称作先生。孙文的第一夫人宋庆龄也被尊称为先生,她曾代表中国在美国演讲,赢得世界掌声。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先生出身富贵,家世显赫,旷世师生恋也是一段美谈,与鲁迅先生志同道合,有比较高的文学造诣。


学历史的小姐姐


这里是小鹦鹉!

小鹦鹉才疏学浅,只知道几位!

钱钟书大师的夫人杨绛,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冰心先生。

常香玉先生。

欢迎讨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